幼儿园“亲近自然,生命成长”亲子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2024-04-22 10:46孙晋玲
求知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命成长幼儿园

摘 要:幼儿园时期是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亲子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对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有的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与接触不足,缺乏对生命成长的敬畏与理解。构建一个以“亲近自然,生命成长”为主题的亲子课程,可以帮助幼儿与家长一起亲近大自然、关心生命成长,并从小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关键词:幼儿园;“亲近自然,生命成长”;亲子课程

作者简介:孙晋玲(1973—),女,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潘塘教育幼儿园。

幼儿园时期是人一生发展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通过构建和实施亲子课程,幼儿园可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一个学习和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幼儿可以与家长一起探索自然、培养生命意识,这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因此,“亲近自然,生命成长”亲子課程的构建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亲近自然,生命成长”亲子课程目标与理念

幼儿园“亲近自然,生命成长”亲子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体验和亲子互动活动,促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亲子关系的发展[1]。该课程能够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该课程秉承“亲近自然,生命成长”的理念,鼓励幼儿走出教室,亲身参与自然探索和观察,与大自然建立联系。这样亲近自然的经历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其主动探索世界。同时,通过亲子互动活动,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参与课程,共同探索自然,共同学习,这有助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亲子关系的深化。家长的参与可以为孩子提供安全感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2]。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幼儿能逐渐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自然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这对于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园“亲近自然,生命成长”亲子课程内容与活动

幼儿园“亲近自然,生命成长”亲子课程可促进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和关爱自然的情感。以下是幼儿园可安排的一些课程内容与活动。

(一)户外探索

教师可组织户外活动,引导幼儿与自然亲密接触。教师可以带幼儿到户外进行探索,观察植物、动物等自然元素,并对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和分享。引导幼儿与自然亲密接触是一项重要而有益的任务。教师可以选择在公园、花园或森林等组织户外活动,这些自然环境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元素供幼儿探索,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记录和分享所见所闻,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工具,例如相机、素描本、录音设备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幼儿将所观察到的植物、动物形象地记录下来,或者通过录音的形式记录他们在户外探索中的感受和心情。

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关于自然的基本知识,例如不同植物的特征、动物的习性等。这样,幼儿在活动中就能更深入地观察和了解自然元素,从而深化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的户外探索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促进他们的观察力、记录能力和分享交流能力的发展。这种积极的接触与自然的体验能为幼儿打开一扇大门,让他们对于自然的美妙更加敏感,并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种植体验

教师可组织幼儿参与种植体验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播种、浇水、照料植物。这样的活动能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耐心。种植体验活动可以给予幼儿更多实践和亲身经历的机会,幼儿会看到种子慢慢发芽成长,观察到植物扎根、茎叶生长的全过程。这种体验能够让幼儿意识到植物需要阳光、水源以及适当的土壤才能正常生长,从而培养他们保护植物的意识。

种植体验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幼儿需要定期浇水、除草、修剪植物,确保植物得到适当的照顾,这种持续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其懂得承担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履行义务。种植体验活动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耐心。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过程能让幼儿逐渐学会等待,学会珍惜经过辛勤努力获得的成果。通过观察植物从种子到成株的生长过程,幼儿能够体会到坚持的重要性,并将其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三)环保教育

教师可开展与环保相关的教育活动,如回收垃圾、节约用水等。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使幼儿认识到自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成为环保行动的先锋,积极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和旧物回收利用,并且了解一些垃圾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此外,教师还可教育幼儿如何节约和有效使用水资源,让海洋和河流保持清洁,保护野生动植物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与自然界的联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通过环保教育活动,幼儿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成为未来环保领域的践行者,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3]。

(四)动手制作

动手制作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体验到与自然交互的乐趣。通过制作与自然相关的手工艺品,幼儿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触感和形态,培养他们对自然的感知力和欣赏能力。此外,这样的活动还能够帮助幼儿认识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自然摄影

教师可引导幼儿学习摄影技巧,组织他们在园内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拍摄照片。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记录自然界的美,培养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应该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周围的自然环境。教师可以带领他们走到花草丛、树林、河边等地,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教师可以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摄影技巧,如调整角度、运用光线、捕捉瞬间等。通过指导幼儿正确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完成拍摄后,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进行分享和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展示,让幼儿欣赏彼此的作品,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拍摄心得和感受。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自然摄影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幼儿尊重自然,在拍摄自然界的美景的同时注意保护周围的环境。

(六)自然科普讲座

邀请专业人士进幼儿园开展自然科普讲座,是一种引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讲座旨在向幼儿介绍关于植物、动物等自然界的奥秘,以开阔他们的视野。通过专业人士分享知识和经验,幼儿可以获得更多有关自然的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这种形式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理解和热爱,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索兴趣。通过自然科普讲座,幼儿能够学会欣赏生命的多样性,并且意识到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之,教师应该鼓励并支持开展这样的讲座活动,让幼儿通过不同视角的学习和互动,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4]。

三、幼儿园“亲近自然,生命成长”亲子课程实施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和专业知识

首先,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与幼儿家庭共同开展的亲子课程。其次,教师应当充分了解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便构建适合幼儿及其家长参与的活动。教师应能根据课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并从中提炼出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活动。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创新能力,能够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再次,教师应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和幼儿的兴趣爱好,以便更好地组织亲子课程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促进家庭和幼儿园的良好互动与合作。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应该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亲子课程,并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

(二)积极与家长合作并了解家庭环境

积极与家长合作并了解家庭环境是幼儿园实施“亲近自然,生命成长”亲子课程的关键策略之一。通过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家庭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指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课程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家访等形式了解幼儿家庭背景和家长对课程的期望,从而根据幼儿的成长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5]。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或软件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分享课程信息和家庭作业要求。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和进展,并与教师共同探讨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支持和延伸情况。

在与家长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尊重和包容家长的意见和想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对孩子的了解和期望非常重要。因此,在制订课程计划和活动安排时,教师应充分听取家长意见,并灵活调整课程内容。通过与家长的积极合作与沟通,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更贴近家庭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真正实现“亲近自然,生命成长”的教育目标。

(三)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提供资源

在实施“亲近自然,生命成长”亲子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提供资源。

首先,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自然材料和工具,如树叶、石头、水、植物等,让幼儿能够亲手触摸、探索,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小型的花园或者观察站,让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动植物。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让幼儿获得虚拟的自然体验。通过使用智能终端设备,比如平板电脑或者虚拟现实设备,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启虚拟的自然探索之旅。幼儿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观察各种动物,探索各种自然地理景观,并与其互动。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还能够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到幼儿园给幼儿开展自然教育课程,如邀请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来给幼儿讲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或者邀请植物学者来给幼儿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互动交流,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界,并且从中获得新的知识。

最后,在课程设计上,教师应该注重帮助幼儿建立对自然的情感连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和活动,让幼儿能够亲身参与其中,体验到自然的美好和奇妙。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户外拓展活动,组织野外观察和探索,或者开展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创作属于他们的自然作品。

四、总结

幼儿园“亲近自然,生命成长”亲子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培養具有重要意义。这样的课程可以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探索和体验,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敬畏之心。同时,通过培育植物和观察动物等活动,幼儿可以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并树立关爱和尊重生命的意识。此外,环保教育也能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意愿。总之,在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支持下,幼儿园“亲近自然,生命成长”亲子课程的实施能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样、有趣而又有益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和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施婷.浅谈幼儿园有效开展亲子活动的策略[J].教育界,2021(20):75-76.

李荣清.基于幼儿园课程亲子活动的策略探析:幼儿园亲子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1(7):99-100.

陈燕华.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实践价值的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1(3):95-96.

王厚红,杨秀秀.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现状与审思[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12):60-65.

彭玉娟.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的现状与优化对策[J].新智慧,2020(30):95-96.

猜你喜欢
生命成长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返璞归真,追寻“生态体育”教学
关注生命成长 打造动态课堂
用班级文化打造有灵魂的班级团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为师当有大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