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简易锻炼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2024-04-22 06:33乔娜周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淋巴活动度上肢

乔娜,周飞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乳腺外二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多由基因、激素紊乱等原因引起,患者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失控,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会威胁其生命安全[1]。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且趋于年轻化,改良根治术作为主要治疗方式, 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手术存在一定创伤,易导致淋巴循环、静脉回流损伤,增加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故需加强术后康复锻炼[2-3]。 传统康复锻炼方法较繁琐,需借助辅助器材,且缺乏明确目标,多数患者无法逐步执行,极易错过康复锻炼的最佳时机,导致术后恢复缓慢[4]。改良式简易锻炼法具有操作简单、 便于掌握等优点,且目标明确,患者接受度高,但对于其具体应用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2 年3 月—2023 年2 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乳腺二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300 例患者为对象, 通过分组对照,分析改良式简易锻炼法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乳腺二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3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女性;符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指征;术前肢体功能良好;凝血、免疫功能均正常;单侧原发性乳腺癌。 排除标准:合并肝、肾等器质性损害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患肢乳腺癌术前受过外伤或有手术史者;癌细胞已向远处转移者;精神异常,无法沟通、交流者。 本研究获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 例。对照组年龄26~73 岁,平均年龄(49.52±3.94)岁;患侧为左侧86 例,右侧64 例;临床分期:Ⅰ期82 例,Ⅱ期68 例;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68 例,高中及中专49 例,大专及以上33 例。 观察组年龄25~75 岁,平均年龄(49.60±4.03)岁;患侧为左侧89例,右侧61 例;临床分期为Ⅰ期85 例,Ⅱ期65例;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72 例,高中及中专47 例,大专及以上31 例。 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康复锻炼法。术后24 h 内,指导患者进行伸指、握拳、屈腕等运动;术后2~5 d:指导患者进行摸同侧耳、对侧肩活动;术后6~14 d,指导患者以健侧手抓住患侧手指,进行伸直、抬高锻炼;术后14 d起,以患者耐受为前提,指导其根据锻炼手册,自行进行上肢外展、摆臂、扩胸、吊环等运动,不对锻炼时间、频率等做明确要求。 持续干预3 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 于术后14 d 起采用改良式简易锻炼法。 具体如下:(1)术后14~21 d,嘱患者面向墙壁,健侧手臂垂直触摸墙壁,以此为距离确定初始站立距离,健侧、患侧手各持长约30 cm 毛巾的一端,以健侧手一端与墙面接触处为圆心,以毛巾为半径绕墙面画圆,20 min/次,3 次/d。 (2)术后22~28 d,在术后14~21 d 基础上,嘱患者健侧手臂抬高一个手掌距离,脚向墙面前进半只脚掌距离,呈手臂上举位,以健侧手与墙面接触处为圆心,以两手间毛巾为半径绕墙面画圆,20 min/次,3 次/d。 (3)术后28 d 后,在术后22~28 d 基础上,嘱患者健侧手臂再抬高一个手掌距离,脚向墙面再前进半只脚掌距离,重复上述动作,20 min/次,3 次/d。 依次类推,术后时间每增加7 d,健侧手臂抬高一个手掌距离,脚向墙面前进半只脚掌距离,至患者双臂抬起均可达到或几乎达到平行于墙面的状态,维持锻炼。 持续干预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肩关节活动度。 于干预3 个月后评估。 正常:运动幅度为0~180°。活动受限:90°≤运动幅度<180°。活动严重受限:运动幅度<90°。 (2)淋巴水肿发生情况、严重程度。 ①淋巴水肿判定标准:采用可弯曲、无弹性的软尺测量患者双上肢腕横纹、腕横纹上10 cm、肘窝、肘窝上10 cm 周径,若两侧差距≥2 cm 即可诊断。 ②严重程度:差值>5 cm 为重度,差值3~5 cm 为中度,2 cm≤差值<3 cm 为轻度。 (3)上肢功能。 干预前后, 采用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共33 个项目,包括反射活动、手指及腕关节活动情况等,均采用3 级评分法,评分0~2 分,总评分0~66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FMA-UE 评分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淋巴水肿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淋巴水肿严重程度等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观察组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比较[n(%)]

2.2 两组淋巴水肿发生情况、严重程度比较

观察组的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淋巴水肿发生情况、严重程度比较[n(%)]

2.3 两组上肢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FMA-U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个月后,两组的FMA-UE 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FMA-UE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FMA-UE 评分比较[(±s),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 值 P 值对照组(n=150)观察组(n=150)t 值P 值20.55±2.03 20.35±2.16 0.826 0.409 31.34±3.40 40.37±3.67 22.106 0.000 33.372 57.578 0.000 0.000

3 讨 论

乳腺癌的发生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病因尚未明确,临床多认为是遗传因素、环境、生活方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以乳房肿块为典型表现,还可能出现乳头溢液、乳头回缩、皮肤改变等症状,对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5-6]。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医学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应用愈发广泛,通过切除整个乳腺组织并清扫腋窝淋巴结,可尽可能保留患者的乳房形态和感觉,延长其生存时间[7]。 然而,手术均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术后患者有较大概率出现患肢淋巴水肿、 肩关节活动障碍、疼痛等并发症,增加其身心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导致术后恢复缓慢。 因此,临床需于乳腺癌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锻炼,以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加快其肩关节活动度恢复。

传统常规康复锻炼操作较为繁琐,且需借助辅助器材锻炼,患者难以明确自身的锻炼目标,导致锻炼依从性较差;同时,常规锻炼以患者耐受为前提开展,未明确要求训练时间、频率等,患者锻炼过程中极易产生懈怠情况,影响锻炼效果,不利于肩关节活动度的恢复[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 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FMA-UE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改良式简易锻炼法可显著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利于减少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减轻水肿严重程度,改善上肢功能。 其原因为,改良式简易锻炼法具有操作简单、易懂等优点,即便是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亦可轻松理解、掌握,无需医护人员时刻在旁指导,即可开展锻炼。同时,改良式简易锻炼法以长30 cm的毛巾为半径画圆,锻炼轨迹覆盖面较广,可涉及患者患侧肩关节内收、上举、外展、下垂等多个角度,通过循序渐进抬高手掌距离进行锻炼,可加快肩关节活动度恢复,降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风险,促进上肢功能恢复,且毛巾易于获得,无需患者特意购买,随时随地均可锻炼[10]。 以患者个人手掌、脚掌长度为标尺确定前进跨度, 可避免同一标准下不适合情况的出现,如身材高大者能轻松达到,锻炼效果欠佳,而身材矮小者则达标困难, 甚至因过度锻炼出现皮下积液、伤口裂开等情况,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求。此外,毛巾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具有提醒作用,即使患者无医护人员陪同, 看到毛巾亦可主动进行康复锻炼,利于缩短上肢功能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改良式简易锻炼法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 降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并减轻严重程度,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淋巴活动度上肢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