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A 护理模式为基础的肺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 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04-22 06:33张彩霞殷长靖姚兰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满意度疾病

张彩霞,殷长靖,姚兰娟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山东滨州 2566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老年群体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可伴有气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且随着疾病进展,可引发肺性脑病、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重型疾病,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2]。 现阶段,临床针对老年COPD 患者主要通过药物对症治疗,并辅以肺康复训练、高质量护理服务等非药物方式,以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其肺功能恢复。5A 护理模式属于临床新型护理方案,即通过评估、建议、共识、协助、随访5 个环节中施展系统性护理,使护理计划更符合患者需求,将肺康复训练融入5A 护理模式中,可将训练目标化,让患者合理接受训练,保障护理质量及训练效率[3]。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6 例老年COPD 患者为对象,探讨以5A 护理模式为基础的肺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选取2021 年3 月—2022 年5 月我院收治的106 例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4]诊断标准,处于稳定期;(2)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典型呼吸系统症状;(3)年龄>60 岁;(4) 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伴有支气管哮喘等其他肺部疾病;(2)伴有感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3) 伴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53)中男26 例,女27 例;年龄61~83 岁,平均年龄(72.49±5.14)岁;体质指数17~25 kg/m2,平均体质指数(21.49±1.61)kg/m2;病程1~4 年,平均病程(2.53±0.70)年;合并高血脂17 例,高血压19 例,糖尿病13例,其他4 例。 观察组(n=53)中男30 例,女23 例;年龄61~86 岁,平均年龄(73.24±5.29)岁;体质指数17~25 kg/m2,平均体质指数(21.37±1.58)kg/m2;病程1~5 年,平均病程(2.60±0.73)年;合并高血脂12例,高血压21 例,糖尿病15 例,其他5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即病房巡视、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指导患者进行上下楼梯、有氧等常规训练。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以5A 护理模式为基础的肺康复训练。(1)建立护理小组:团队成员包括呼吸科医生、康复治疗师、营养师、护士长及老年专科护士。团队成员均经过专业知识培训,保障护理质量。(2)评估:评估患者情况及需求,为其设立合理化的康复目标,通过院内自制的调查表对患者疾病状况、认知水平、运动耐力、生活质量等维度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康复方案。(3)建议:此阶段目标是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采取集体授课、预后良好的患者进行宣教。①第一次授课:邀请呼吸科医生为患者及家属传授COPD 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疾病产生正确认知。 ②第二次授课:通过老年专科护士为患者普及肺康复的概念与实施,并通过现场演练的方式指导患者肺康复训练要点。③第三次授课:有专科护士进行强化教育,包括指导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识别、 肺康复注意事项、戒烟指导等。(4)共识:先收集患者信息,包括运动耐力、实际需求等,以此制定近远期目标,并督促患者完成目标;建立与家属的友好关系,鼓励家属充分参与到患者训练过程,让患者在家庭支持与护士督促下完成每日训练。(5)帮助:由团队成员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节康复计划,应保持循序渐进与适度运动的原则。 同时掌握患者动态心理变化,尽量避免负面情绪对患者的干扰。 (6)随访:出院后,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并嘱咐患者依照营养师出具的合理饮食方案进食,为患者解答疑惑等。肺康复训练包括。①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仰卧位,手置于胸、腹部,深吸气时同时扩张腹部,呼气时同时收缩腹部,训练15 min/次,早晚各1次。 ②缩唇呼吸训练:用鼻子吸气,嘴唇嘟起呼气,维持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训练15 min/次,早晚各1 次。③胸式呼吸训练:患者取仰卧位,双臂处自然垂直状态,收缩腹部并慢慢吸气,使腹壁收缩、肋骨向两侧扩张,扩张到最大限度时慢慢呼气,训练15 min/次,早晚各1 次。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干预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川械注准20092210145,型号:S-980AⅡ)测定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并计算FEV1/FVC 值。 (2)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 WHOQOL-BREF 从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与社会关系领域4 个维度进行评价,各个维度满分均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 (3)护理满意度:出院前采用院内自制满意度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问卷包括对护理内容、护理态度、护理专业性等方面,满分为100 分,包括3 个等级,即非常满意(91~100 分)、满意(71~90 分)、不满意(0~70 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肺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VC、FEV1均大于干预前,FEV1/FVC 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FVC、FEV1均大于对照组,FEV1/FV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OPD 患者肺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COPD 患者肺功能比较(±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FVC(L)干预前 干预后FEV1(L)干预前 干预后FEV1/FVC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3)观察组(n=53)t 值P 值2.02±0.34 2.05±0.35 0.448 0.655 2.47±0.43a 2.79±0.49a 3.574 0.000 1.15±0.31 1.14±0.29 0.172 0.864 1.54±0.38a 1.96±0.47a 5.059 0.000 54.37±6.24 54.63±6.15 0.216 0.829 64.67±7.53a 71.52±8.61a 4.360 0.000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WHOQOL-BREF 评分的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COPD 患者WHOQOL-BREF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COPD 患者WHOQOL-BREF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生理领域干预前 干预后环境领域干预前 干预后心理领域干预前 干预后社会关系领域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3)观察组(n=53)t 值P 值45.39±5.14 45.72±5.28 0.326 0.745 63.19±5.79a 75.46±6.32a 10.422 0.000 47.84±4.93 47.25±4.86 0.621 0.536 66.23±6.82a 78.34±7.24a 8.864 0.000 46.15±7.14 46.89±7.20 0.531 0.596 65.89±8.24a 77.96±9.28a 7.081 0.000 48.71±5.38 48.47±5.27 0.232 0.817 68.31±6.75a 74.62±7.23a 4.644 0.000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COPD 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COPD 主要临床特征为持续性呼吸系统症状、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等,随着环境污染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COPD 的患病率逐年上升[6]。患者可因疾病反复发作造成肺功能下降,并累及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明显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给予患者合理的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肺康复训练是干预COPD 患者的有效方式,其可缓解呼吸系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采取的肺康复训练以呼吸训练为主,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胸式呼吸等,在呼吸训练过程中患者呼吸肌肌力得到增强, 其膈肌的活动位置与呼吸节律均得到改善,增加了气道压力,消除肺泡内残留的气体,从而有效增加通气量,最终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7-8]。 而常规护理为患者展开的肺康复训练效果不佳,且训练与患者自主性挂钩,增加了训练的参与度与实施难度,总体干预效果较差。 本研究通过5A 护理于评估阶段对患者疾病状况及运动耐力具有准确的认知,并于共识及协助阶段,将患者的训练以目标划分,提高患者对训练的参与度,并根据循序渐进与适度运动的原则维持患者训练合理性,从而保障患者肺康复训练的效率[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FVC、FEV1均大于对照组,FEV1/FVC 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以5A 护理模式为基础的肺康复训练可进一步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

欧洲呼吸学会认为肺康复的理念不仅包括运动指导,同时应囊括对患者的行为指导、健康教育等,以全面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促进患者建立综合性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10]。本研究通过评估阶段充分掌握患者的需求及处境,以此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并于建议阶段为患者进行3 次授课, 分别为认知教育、肺康复概念普及与强化教育,使患者纠正对疾病的错误认知,重点掌握肺康复训练要点,保障训练效率,而强化教育可指导患者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减少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于共识阶段让家属参与患者训练过程,使患者感受到来源于家庭的支持;并于随访阶段,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计划,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习惯,改善其生活质量。 此外,5A 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且团队成员均经过培训,保障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及质量,在与患者及家属的相处过程中,使其感受到医院内部的人文关怀,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WHOQOL-BREF 评分的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以5A 护理模式为基础的肺康复训练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患者对护理工作及质量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采取以5A 护理模式为基础的肺康复训练干预老年COPD 患者,可提高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护患关系。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满意度疾病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