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措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4-04-22 06:33王卫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围术组间康复

王卫娜

(烟台海港医院普外科,山东烟台 264000)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具有生长速度慢、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等特点[1]。目前,外科手术是PTC 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具有创伤性,加之术前禁食水、麻醉用药、术后引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加重患者身心应激反应,影响术后恢复效果[2]。因此,亟需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保障PTC 患者的康复效果,加快其康复进程。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是由外科病理生理学教授Kehlet 提出的康复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对围手术期措施进行优化, 缓解或阻断患者的身心应激反应,以便达到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节省医疗费用的目的[3]。目前,FTS 理念已在外科护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PTC 围术期逐渐开展[4]。 本研究选取2021 年9 月—2023 年8 月于烟台海港医院接受PTC 手术的98 例患者为对象,分析FTS 理念在其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烟台海港医院接受PTC 手术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参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n=49):男12 例,女37 例;年龄25~69 岁,平均年龄(42.82±5.49)岁;病程3 个月~3 年,平均病程(1.35±0.60)年;其中行甲状腺癌全切术23 例,次全切术26 例。研究组(n=49):男13 例,女36 例;年龄26~68 岁,平均年龄(42.80±5.80)岁;病程4 个月~3 年,平均病程(1.38±0.65)年;其中行甲状腺癌全切术24例,次全切术25 例。 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参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5]中的标准对PTC 进行诊断,且经病理结果证实;具有全切与次全切术手术指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有颈部外伤史或手术史;合并免疫疾病;营养不良;存在肝、肾功能障碍;合并糖尿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有精神疾病史。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采用集体宣教方式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知识,并在术前访视过程中介绍手术方法、流程与注意事项;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及准备措施; 嘱患者术前6 h 禁饮,术前12 h 禁食; 护患沟通期间注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疏导其消极情绪。 (2)术中护理:保持手术室内整洁,合理调节温湿度;覆盖毛毯进行保温;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常规补液,未限制输液量。 (3)术后护理:密切监测引流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嘱患者术后6 h 适量饮水,24 h 后摄入半流质食物; 术后6 h 内去枕平卧,6 h 后适当翻身并在床上进行小幅度活动,24 h 后离床活动;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遵医嘱合理使用镇痛药。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FTS 理念的围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①采用动机性访谈方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鼓励其表达对于疾病、手术的认知与顾虑,之后对其中的错误认知、不良问题进行耐心引导与解答, 期间可引用大量案例资料并使用 “预期” “相信” 等暗示性的语言潜移默化地转变患者消极心态,帮助其建立起康复信心。 ②采用视频宣教联合情景模拟方式使患者明确手术目的、方法、流程与注意事项,即准备宣教视频与情景模拟物品,采用生动、直观的视频知识加强患者对于疾病与手术的认知,之后创建手术与术后康复情景, 邀请患者参与情景模拟,提前熟悉手术流程与术后康复过程, 做好应对准备。③嘱患者术前4 h 口服10%葡萄糖水或碳水化合物500 mL,术前6 h 禁食。④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尿、颈部过伸体位,并进行肩颈操训练。 (2)术中护理:①密切监测患者体温,使用加温毯保暖,即体温过低时进行加温,恢复至37 ℃停用。 ②术中使用的冲洗液、输注液体均加温后使用,温度控制在35℃左右。 ③限制性输液并控制输液速度,使补液量<1 000 mL。 (3)术后护理:①麻醉清醒后,且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嘱患者术后3 h 即可饮用温水30 mL,若无不适症状可于术后12 h 摄入半流质食物, 之后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 ②术后6 h 内指导家属为患者按摩四肢,术后6 h 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主动翻身、四肢伸缩等运动,术后12 h 嘱其在床边取坐位,术后24 h 离床活动。 ③指导患者进行肩颈功能训练,其中拔除引流管后进行患侧手握拳、肘关节屈伸训练,10 min/次,2次/d;拆线至术后1 个月进行上肢抬高训练,10 min/次,2 次/d;术后1~3 个月进行划船动作训练、肩关节大范围活动、提举训练,10 min/次,2 次/d。

1.3 观察指标

(1)术中与术后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2)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应对能力进行评价,量表共有消极应对(0~24 分)与积极应对(0~36 分)两个维度,疾病应对能力与消极维度分值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维度分值呈正相关。(3)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出血、感染、低体温、恶心呕吐、皮下积液、颈部僵硬、瘢痕挛缩。 (4)护理满意度:使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对患者进行评价,量表中的19个条目均使用5 级评分(1~5 分),根据评分情况将满意度分为3 个等级,77~95 分为满意、57~76 分为基本满意、19~56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手术时间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对比

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PTC 行手术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PTC 行手术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指标对比(±s)

组别手术时间(min)首次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研究组(n=49)对照组(n=49)t 值P 值98.56±5.85 97.98±6.02 0.484 0.630 25.42±2.58 32.56±3.00 12.631 0.000 4.00±0.58 5.02±0.60 8.556 0.000

2.2 两组疾病应对能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SCSQ 中积极与消极应对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各项SCSQ 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 且研究组的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PTC 行手术治疗患者疾病应对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PTC 行手术治疗患者疾病应对能力对比[(±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对比,*P<0.05。

组别消极应对干预前 干预后积极应对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49)对照组(n=49)t 值P 值20.20±1.23 20.46±1.77 0.844 0.401 10.56±1.85*13.65±1.89*8.179 0.000 19.98±2.00 19.67±1.90 0.787 0.433 31.02±2.40*27.02±2.89*7.454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PTC 行手术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3 讨 论

PTC 在临床较为常见, 现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然而,一些研究发现PTC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会增加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若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术后康复效果与进程[6-7]。 FTS 是一种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康复模式,其通过对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优化与改进,能够缓解手术导致的身心应激反应, 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的SCSQ 中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基于FTS 的护理措施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功能康复,且对其心理状况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护理人员通过动机性访谈、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演示、案例激励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起正确的疾病认知观,熟悉手术与术后康复流程,继而以积极的状态应对疾病,为术后康复提供有利保障。

甲状腺癌手术属于有创操作,加之甲状腺的生理解剖部位较为特殊,血管与神经复杂,术后易引起切口出血、皮下积液、颈部僵硬等相关并发症,延长康复进程[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在手术时间相当的情况下, 基于FTS 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缩短PTC 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 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考虑原因可能为: 在FTS 理念的指导下,PTC 手术患者围术期禁食、水时间明显缩短,加之术前适量饮用葡萄糖水、碳水化合物,可缓解饥饿与口渴感受,预防胃肠不适[11];术中限制性输液与液体加温避免了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加温毯保暖能维持体温,保障血流动力学与凝血功能的稳定性[12-13];术后早期按摩与主动活动缓解了患者长时间制动产生的不适感受,尽早离床活动可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14];早期肩颈操训练促进了肩颈部血液循环,能预防粘连与水肿,且当创口拆线后逐渐进行上肢抬高、肩关节与颈部组织训练, 利于改善颈部僵硬与水肿症状,恢复肩颈相关肌群功能,进一步降低瘢痕挛缩、颈部僵硬等并发症风险[15-16]。从护理总满意率来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FTS 通过优化围术期护理措施,能够完善护理服务的质量,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保障康复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其护理满意度。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FTS 的护理措施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情况,兼顾手术本身的复杂性与潜在并发症风险,以便保障实施的效果与安全[17]。

综上所述, 基于FTS 的护理措施能加快PTC 手术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其疾病应对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围术组间康复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