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辅助经侧裂入路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24-04-22 06:33郑达理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显微镜入路清除率

郑达理

(汶上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济宁 272500)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是因机体血压剧烈上升引起血管破裂导致,具有较高的患病率、病死率[1-2]。 HICH 病情凶险,进展快速,若患者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将危及生命[3-4]。 手术为现阶段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重要方式,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快速进步,显微镜手术逐渐运用于此类疾病治疗中[5]。 经颞叶皮质入路、经侧裂入路是显微镜手术的常用入路,入路的不同,其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亦不尽相同,临床关于两种入路的选择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该院2021 年4 月—2023 年4 月收治的86 例HICH 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究显微镜辅助经侧裂入路手术的具体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6 例HICH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CT 检查明确病情;发病时间<24 h;符合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伴有肝、肾功能不全者;既往有颅脑手术史者;孕妇;有凝血功能紊乱者;存在传染性疾病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本研究已获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15 例;年龄47~69 岁,平均年龄(55.41±3.25)岁;脑出血量30~50 mL,平均脑出血量(41.36±2.36)mL;体质指数(BMI)17.1~29.6 kg/m2,平均BMI(24.89±0.52)kg/m2。观察组男31 例,女12 例;年龄45~68 岁,平均年龄(54.89±3.16)岁;脑出血量30~50 mL,平均脑出血量(41.57±2.20)mL;BMI 17.3 ~30.8 kg/m2, 平 均BMI(25.14±0.46)kg/m2。 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 患者取平卧位,全麻,于颧弓上中部位的斜后方做一8 cm 切口,依次切开头皮、皮下组织,彻底显现颅骨,以电钻、铣刀开颅,打开直径约6.5 cm 的骨窗,对血肿腔行穿刺定位,确认血肿腔后,沿穿刺道进行皮层造瘘,于显微镜下将血肿清除;止血,置管引流,缝合切口,术毕。

观察组显微镜辅助经侧裂入路手术:体位、麻醉、切口同对照组。切开硬脑膜后于显微镜辅助下观察外侧裂血管分布情况,开放外侧裂池,缓慢释放脑脊液,降低颅内压; 见岛叶皮质后, 于无血管处做1 cm 造口,充分显现血肿腔并清除血肿;止血,置管引流,缝合切口,术毕。

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并随访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情况:统计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

(2)神经因子水平:采集两组术前、术后3 d 的静脉血共5 mL,取得血清后,以放射免疫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 蛋白(S-100β)。

(3)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出血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HICH 患者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HICH 患者手术情况对比(±s)

组别手术时间(min) 血肿清除率(%)对照组(n=43)观察组(n=43)t 值P 值109.96±5.31 83.25±4.49 25.187 0.000 80.42±2.57 91.25±3.63 15.967 0.000

2.2 两组神经因子水平对比

术前,两组各项神经因子水平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各项神经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ICH 患者神经因子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HICH 患者神经因子水平对比(±s)

组别NSE(μg/mL)术前 术后GFAP(pg/mL)术前 术后S-100β(ng/ml)术前 术后对照组(n=43)观察组(n=43)t 值P 值18.69±2.34 18.74±2.25 0.101 0.920 13.21±1.59 10.38±1.24 9.204 0.000 5.69±1.47 5.76±1.35 0.230 0.819 4.01±0.59 3.24±0.40 7.084 0.000 0.69±0.14 0.72±0.10 1.143 0.256 0.21±0.03 0.08±0.01 26.957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HICH 患者并发症对比[n(%)]

3 讨 论

HICH 为临床多发的严重脑血管疾病,大约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1/3,HICH 起病急骤, 病情严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多威胁,是我国人口中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6-7]。因此,寻求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此类患者行积极的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十分重要。

针对HICH 患者,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以显微镜手术较为多见,通过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由此达到控制疾病病情的效果。 在显微镜的辅助下,能够全面地了解患者颅内情况,且能够提升手术的操作准确度,减轻损伤,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显微镜手术的不同入路方式同患者的转归存在一定联系,经颞叶皮质、经侧裂入路是显微镜手术的常见入路方式,故积极地了解何种手术入路效果更优意义重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的各项神经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显微镜辅助经侧裂入路手术更能够缩短术式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神经损伤,且并发症少。 分析原因认为,显微镜辅助经侧裂入路手术与血肿腔相距较近,手术路径短,故术式时间短;而经颞叶皮质入路需穿过整个颞叶皮层方可抵达血肿腔,故术式时间长。 同时,显微镜辅助经侧裂入路手术能够大致顺沿血肿长轴顺行前移, 由此将血肿逐步清除;而另外的手术入路需穿过整个颞叶皮层,还需牵拉正常脑组织以显现手术视野, 故会增加手术创伤,导致血肿残留[8-9]。 另外,因该手术入路能够更有效地清除血肿, 故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神经因子水平,促进恢复,提升生活质量[10]。 此外,该手术入路在显微镜辅助下,仅需切开少量的岛叶皮层后即能够迅速抵达血肿腔,能够减轻对脑皮质表层的损伤,亦不会过多影响脑血流量,因而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显微镜辅助经侧裂入路手术具有更短的术式时间,更高的血肿清除率,能够保护HICH 患者神经功能,且并发症较少。

猜你喜欢
显微镜入路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显微镜下看沙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滤过中前稀释和后稀释的选择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