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油工程有个“国字号”

2024-04-22 08:38刘光雅
中国石油石化 2024年6期
关键词:国字号海油刘海

文 ‖ 刘光雅

弘扬工匠精神,“刘海林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了国内海洋石油行业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2023 年11 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最新一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单。中国海油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刘海林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功入选,成为国内海洋石油行业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看到名单的工作室领衔人刘海林,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已经退休的师傅任胜汉。这个早已将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收入囊中的山东汉子,终于将工作室带出个样子,圆了师傅心心念念的一个梦。

三间陋室的梦想

在海油工程塘沽港区,紧邻施工作业区有三间简易房。靠东的一间,墙上挂着的“焊接技师工作室”牌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明晃晃的,格外显眼。

上世纪90 年代,海油工程致力打造技能人才梯队。几番筛选后,电焊工成为众多技能工种中首批被重点培养的幸运儿。

“当时电工、铆工等都在候选之列。可能是电焊在钢结构施工中应用更为普遍,公司就挑选了任胜汉、刘伯胜等几个老师傅转岗做培训教练。”刘海林回忆道。

为了给学员提供培训场所,海油工程特批了三间简易房作为训练基地。做隔断、购进试验件、制定培训计划……虽然只有几名培训教练,可大家的干劲一点不少。

“当时公司从河北、山东等很多技校招聘了青年员工。他们有一定的技能基础,给焊接培训基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可塑之才。”时任焊接培训教练任胜汉说。

经过二十余年的耕耘,三间陋室起家的海油工程焊接培训基地累计取得技改技革成果199 项、专利及科技成果210 项,解决生产难题100 余项,培养技师及以上高技能人才400 余名。有80 余人次斩获行业大赛奖项,7 次获得各类大赛团体金奖,10 余人次问鼎冠军。“蓝海焊将”成为国内海洋石油行业响当当的工匠名片。

搭乘东风的进阶

2021 年,随着国家工匠战略的兴起,以精致生产为牵引,以工匠精神为动力,实施工匠培育工程,建设支撑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海油工程顺势而为,在天津临港智能制造基地挂牌成立“天津市刘海林技能大师工作室”。海油工程焊接培训基地进入刘海林领衔的新时期。刘海林接过任胜汉师傅的焊帽,带领海油工程焊接培训基地进入发展新时期。

在各层面政策的支持下,刘海林技能大师工作室乘风破浪,按照中国海油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要求,瞄准建成海油工程“高精尖焊接操作人员人才集聚高地、高水平技能人才培训培养高地、前沿焊接技术创新攻关高地”集中发力。

致力做好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室先后圆满完成了212 项中国海油技能培训体系框架电焊工单节微课知识点和课件编写工作,并完成了中国海油焊工技能培训体系的搭建和国家《职业大典(焊工)》的修订。

仅2022 年上半年,工作室就开展了焊工培训10 余场,专家授课20 余次,参培人数200 余人次。同时积极推动“政、企、校三位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开拓创新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满足职业院校与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共同需求。

在解决生产难题方面,工作室先后在国产焊材开发储备工艺、海管全自动焊接设备国产化工艺开发、东方13-2 复合管焊接试验、新型焊材斜Y 型焊缝裂纹试验等崭露头角。

在香港LNG 海底管线铺设施工中,工作室承担30 英寸大管径焊接。在5 道船舷外节点焊接施工中,在涌浪的涌动下,海管摆动幅度大,焊接难度系数高,而且船舷外节焊接作业安全作业风险高。尽管如此,工作室还是实现了焊接一次性成型,而且焊接合格率100%,为项目高质量完成海上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工作室先后完成陆地、海上重大疑难项目8项,累计发表论文19篇,完成科技成果转化4 项,并于2021 年3月编写完成了《焊工零基础操作与禁忌速成篇》一书,出版后全国发行。

中国海油的荣耀

在技师培养、技能传承、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取得突破的同时,刘海林技能大师工作室紧跟数字化转型步伐,依托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以重大科研项目为平台,逐步向智能化焊接领域迈进。

“把项目干得精、做得巧,省时又省力,成为我们新的发展目标。”刘海林说道。

通过对接临港智能化焊接机器人规划项目,工作室指导甲板片体机器人焊接位姿及焊接参数匹配,进行机器人角焊缝平横立仰多位置焊接、工字钢角焊缝不同位置连续焊接以及坡口全熔透对接焊接实验,从实验中策划最优实施方案。

一个又一个项目在工作室的孵化下,开花结果。如今,以工作室为首的攻关团队已将气体保护焊、氩弧焊、埋弧焊三机一体的全自动智能焊接设备应用到现场。

经过两年多的反复实践和优化,他们建立了120 余套成熟的焊接数据库和26 组焊接工艺库,可实现数据库和工艺库的自动调配,进行各形式、多材质管线的焊接作业。同时,结合海洋钢结构单体需要的2 寸至32 寸工艺管线,智能焊接设备可实现自动封底、自动填充、自动盖面等功能。目前,该智能焊接设备已实现所有类型管线全覆盖应用。

走进海油工程智能化预制车间,2 座门架上4 台焊接机器人正在紧张作业。据了解,海油工程的4 台智能焊接机器人已可完全投入生产应用。在渤中19-2 项目、乌石项目等施工中,智能焊接机器人可完成除上坡口全熔透焊接作业外的平角焊缝、立角焊缝、弧度焊缝、下坡口焊缝的所有甲板片焊缝焊接作业。4台焊接机器人联动作业正结合实际项目逐步推广。

●摄影/贾雪东

从传统手工焊接到机器人智能焊接,工作室用两年时间实现了“零”的突破。如今,他们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智能化与焊接技能深入融合。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攻坚机器人全流程焊接工艺,同时进一步提升智能设备整体焊接合格率。

猜你喜欢
国字号海油刘海
海油华南谱新篇
以小见大 以情动人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践行低碳战略的海油路径
通过终端打造海油品牌——专访中国海油华南销售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彭红斌
Establish a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t Fingerprint Datab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我的青春期很“刘海”
“国字号部队”:神秘背后的信仰与坚守
众志成城打磨“国字号”品牌——写在中建六局装饰扬州泰达Y-MSD幕墙工程如期履约之际
巧打“四季牌” 集聚多元素 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冲刺“国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