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工匠摇篮“国家队”

2024-04-22 08:38
中国石油石化 2024年6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实操高技能

文 ‖ 付 强

四建公司致力于将工匠学院建设成区域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人才在实践中培训,在实践中成长。 摄影/付 强

美丽的滨海新区大港,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网联世界的航空、海运,铺设了四通八达的通衢大道;紧邻京津两大直辖市和雄安新区,牵手环渤海经济圈,教育文化事业发达,职业培训基础雄厚;京津冀一体化等五大战略机遇叠加,创造了优越的发展条件。中国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工匠学院(简称工匠学院)就坐落在这里。

工匠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83 年的四建公司培训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石化华北安全实操培训基地、天津市安全生产管理协会应急实训基地、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和天津市总工会工匠学院。

日前,工匠学院成功入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据悉,天津市共有5家单位入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工匠学院是其中唯一的企业级培训机构。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培训体系

工匠学院园区规划面积50000 平方米,目前已投用面积28000 平方米,有标准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27 间,可同时满足1300 人的理论教学、160 人多媒体教学与考核;焊接实训车间、安装实训车间、炼化生产仿真实训装置,可同时满足300 人以上作业技能实训、安全实操和应急救援演练;2 套焊接技能实训考核移动岛、3 套安全实操移动岛,用于工程现场培训服务的需要。

工匠学院依托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雄厚教育培训资源,拥有专兼职师资386 人,院校和科研单位兼职教师110 人,专业考评师120 人;编撰出版焊工、电工、起重工等13 个工种的培训教材35 套;开发300 余个专业技术、技能和管理类培训课件,90 余个远程培训课件和160余套可视化视频资料;开展焊工、管工等13 个工种的技能实训、技能鉴定和各类经营管理的业务培训;具备年培训300班期/20000 余人次、技能鉴定4000 余人次的能力。

走进工匠学院的安全实操体验馆和智慧化工厂联训中心,立刻感受到沉浸式、体验式安全教育的优势。“我们安全实操体验馆几乎每天都是人员满满,不仅有入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还有各类安全技术实训、应急实操演练等。”工匠学院安全培训负责人贾胜彪表示,“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培训,让学员真正从思想上增强安全意识,从技能上提升安全能力,从行动上固化安全行为,达到提升本质安全的目的。”

工匠学院发挥行业技术优势,实现了研究室、工作室、实训室、生产车间的紧密融合,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培训体系。他们紧贴生产一线实际,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实现训战一体化;将技能训练标准化操作规程制作成可视化视频教学课件,技能大师现场操作指导,实现了职业技术与安全技能同步提升。

打造产业技术工人培训新模式

工匠学院始终秉承紧贴生产一线实际、紧跟职业技术培训前沿、紧连职工职业素质提升的主旨,将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模块化、工厂化的作业理念广泛应用于技能实训中,打造出具有能源化学特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产业技术工人培训新模式,开发焊工、管工、钳工、电气设备安装工、起重工等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

工匠学院与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形成战略联合体,与天津市滨海职业学院、天津市汉沽中专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天津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和研究生实训基地,根据社会需求开展“订单式”“工学交替式”“冠名式”等培训业务,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良性发展态势。

工匠学院以培养输送政治坚强、本领高强、意志顽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为使命,以服务中国石化决胜全面可持续发展、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为目标,以为社会创造培训价值为落脚点,创建善于敏思调研、善于聚力借势、善于求异创新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培训团队新形象,推进教学质量上层次上水平和教学资源迭代升级,构筑“训战一体化、运行市场化、管理院校化、服务社会化”培训管理模式,努力打造集教学培训、研究与高级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与世界一流工程公司相适应的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直接作业环节技能实操培训基地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目前,工匠学院形成了以职业技能人员职前培训和鉴定、高技能人才资质培训和能力涵养、项目管理和国际化工程人才培训、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技能实操培训、提升作业技能保障工程质量管控、境内外公共安全及应急救援技术培训等为核心课程的教育培训体系。

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2023 年9 月,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举行。此前,四建公司凭借焊接的优势,承担了天津市焊接赛项代表队选手的集训选拔工作。从当年3 月开始,两届“海河工匠杯”前三名获奖者组成集训队,在四建公司工匠学院进行了近6个月的封闭训练。

“我的教练是张振连、曹斌。他们都是在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优秀焊工,给我传授了很多实践经验。”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王浩芃是集训队的一员。工匠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张振连、钱百能、刘金军等一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四建公司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带出李建德、贾其发等一批在全国及省部级技能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青年骨干。

为了更好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四建公司还与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合作推进“1+1+1”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1 年在学校进行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1 年在企业和学校工学交替进行基本岗位技能训练、1 年在企业岗位实习。2023 年5 月,第一批定向培养班开班。“校企合作,就是要打开产教融合大门,通过训战一体化培训,为企业、地方、国家提供高技能、高技术型人才。”工匠学院院长王继承说。

目前,工匠学院取得了中国石化工程建设继续教育基地、天津市焊接技师工作站、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十余项资质。下一步,工匠学院将持续做好基地建设工作,在现代化培训理念、数字化培训技术的运用,场景化教学模式、智能化教学设施的更新完善方面加大力度,致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立足天津、服务石化、面向全国”的区域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国家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大军贡献应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实操高技能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国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认证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的启示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特许经营进入实操阶段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