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初中编程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2024-04-23 13:35谢小鸿
新教育·综合 2024年4期
关键词:信息科技编程

谢小鸿

【摘要】从已具备多年备赛信息学竞赛的海口市城区学校着手,结合各校的课后服务开展情况,以激趣普及为目标,以赛促学,让初中生愿意学、喜欢学信息科技,实现学以致用。

【关键词】初中校本课程;C++编程;信息科技

海口市小学生接触的编程以图形化编程为主,仅有极个别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校外培训机构学习C++代码编程。如果当下想要利用课后服务在初中阶段的七年级开设C++的编程校本课程,就需要充分考虑学情和课程目标的确定,以确保能够持之以恒地顺利推广入门级课程,并能逐年向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拔参赛选手,形成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现结合海口市城区学校的信息科技教学实际,谈谈初中编程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一、初中编程校本课程的开发

1.要按照课标要求确定校本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了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C++校本课程作为一门始于激趣普及的校本课程,应明确校本课程的立场,结合本校实际,确定课程目标。笔者在确定课程目标时遵循“依据学科结构”“考虑学生特点”“结合社会需要”三大原则,将信息科技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渗透到本课程的各项目标之中。按照信息科技新课标的要求确定课程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制定,考虑到技术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素养、创新及实践能力、科学态度和人文素养等因素,在具体操作时可以结合课程标准、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定期回顾和修订,确保目标的真正实现。

2.要因地制宜找准校本课程定位

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编程课程也顺应时代迅速兴起。编程对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也会有一定帮助,比如训练逻辑思维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在信息科技课标的指导下,该课程应该聚焦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包括计算思维、数据表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以及与这些素养相关的编程概念和技术。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明确信息技术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潜力。以C++语言为基础,编写课程方案、校本教材,研究更加科学的教学策略和实施方法打磨有效课堂,通过不断总结可以更好地应对信息技术新课标。整合多种资源,包括在线互动教程、视频教程、实验室实践、小组项目等。这些资源应该被精心设计和策划,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进行学习和探索。

3.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校本课程内容

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让对编程感兴趣的学生更深入了解编程,让初中生愿意学、喜欢学、学以致用。各校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校本编程课程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了解编程课程要求和教学大纲,以确保校本课程能够贴合课程标准,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习目标和课程大纲,确保内容覆盖各个方面。其次,课程内容应针对学生年龄、学科特长、科技水平等因素进行量身定制。想要了解学生个体化需求建议通过调查问卷、一对一沟通等方式,针对学生个体化需求进行编程课程内容安排。再者,优秀的教师也是组织校本编程课程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编程技能和特长是编程课程内容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对于一些擅长C++编程的老师,可以安排更多的C++编程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不难看出,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校本编程课程内容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只有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考虑,才能制定出贴合学生个性化和实际情况的编程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初中编程校本课程的实施

1.聚焦核心素养组织课程实施

作为一门新时代的校本课程,C++校本课程应该如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组织课程实施?在组织课程实施过程中,海口城区四所学校围绕“信息科技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编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主题,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将学习、调查、分析获得的理性认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实践活动中不断验证、总结、反思,及时修正和提炼。不断对比、不断摸索应该用什么方式才能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C++校本课程之中。聚焦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组织编程课程实施可以开发孩子的科技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加工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针对不同群体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编程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2.扎实有效推进课程实施

培养初中生计算思维的表现特征,一是能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取问题的基本特征,对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建模,制定解决方案;二是能执行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对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反思和优化解决方案,并将其迁移运用于解决其他问题。同时强调跨领域融合,编程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包括科学、数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该课程应强调这种跨学科的联系,并致力于促进学生学科间的交叉学习和思考。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将计算思维应用于不同的学科中。

首先,结合课程目标。信息学课程包含多个知识点和技能点,需要教师在规划课程时明确课程目标,使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和技能。其次,创设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信息学课程是一门实践型课程,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操作中去。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尝试的基础上快速掌握课程知识。再者,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点和技能点,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操作,例如合作完成编程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编程竞赛等,从而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信息学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实践、多媒体辅助等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在开设C++编程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笔者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过程。通过开设探究课程、帮助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等方式,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也需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學生学习的效果。

這门课程需要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的项目,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想象力。这些项目应该与学生自身的经验和兴趣相关,并且应该考虑如何将技术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我校针对七年级的学生开设“趣味C++”校本课程,在学生初识C++时就建立2~4人小组机制,便于学生交流、切磋,更便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将代码不断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从设计者的角度不断优化。

三、初中编程校本课程的评价

1.建立多元课程评价标准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地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更好、更加理性地指导教学实践。该课程需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客观评估机制,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和创新。这些评估机制应该体现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以及编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评估应该涵盖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在线测试、各级赛事等因素。可以分为“能力评估”“赛事评估”“口头报告评估”“书面报告评估”和“课堂参与度评估”五大维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第一,能力评估维度是评估学生是否具备所需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和技能。例如在课堂的例题中评估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数据表示和处理能力、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意识等。第二,赛事评估维度,不仅是评估学生在编写代码和实现创意项目时表现的能力和创新,更是评估学生在赛场上的抗压能力。该评估标准应该考虑到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设计思路、代码质量、可行性、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第三,口头报告评估维度是评估学生是否能够简明清晰地向他人介绍其项目作品,并能够回答针对项目的技术问题。该评估标准可以考虑到学生在讲解项目时使用的语言,语调、肢体语言、适当的技术术语等多个方面。第四,书面报告评估维度是评估学生记录和表达技术项目的能力。学生需要亲自撰写项目报告或是技术文档,并注明组成和功能,如何实现代码等。该评估标准可以考虑到学生在写作时使用的词汇量、语句结构、说明语句等多个方面。第五,课堂参与度评估维度是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度和主动性,包括及时回答问题、参与团队合作等因素。该评估标准可以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的贡献、态度、敬业精神、是否主动等多个方面。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标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程设计。评估过程中应注意评估标准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接受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通过多元评估标准,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评价观念,促进他们在课程中积极学习和成长。

2.以赛促学开展课程评价

以赛促学是在课程评价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高课程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校本课程不同于常规课程,有大规模的期中、期末测试。根据校本课程的特殊性,采用以赛促学作为校本编程课程的重要评价手段之一。通过科学合理的比赛设计和评估,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目标。以赛促学的评价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阶段,对于参赛学生和团队,需要提供详细的评估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劣和可改进之处,帮助他们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此类评价能让学生清晰地判断出自己当前水平在本校、海口市乃至海南省所处的位置,更能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善于发现身边的问题,增强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不断优化代码,借助数字化学习等多种手段持续创新,方可在竞赛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校本编程课中聚焦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必须解决干扰聚焦的关键问题,通过课堂观察、结合实情,对症下药,通过抓准课程定位,推进课堂实施和建立多元评价等策略,确保能够持之以恒地顺利推广入门级课程,帮助学生发展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并能逐年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形成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黄萍.浅析立足核心素养开展的信息科技奥赛活动[J].教学研究,2020(06).

[2]刘雪飞,陈琳,王丽娜,等.走向智慧时代的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建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口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信息科技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编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HKZ14522010)

猜你喜欢
信息科技编程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的陈列思考
信息科技中的“软”工具
宏程序编程的几种应用
数据库中VB编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