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4-04-23 09:57王金花
新教育·综合 2024年4期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预测

王金花

【摘要】整本书阅读在整个小学阶段中对孩子的精神发育、灵魂构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新课程标准把整本书阅读作为一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呈现,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阅读整本书这个难题,通过“预测情节、故事内容重构、作批注、图与文联结”的方法去推动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快乐读书吧;预测;批注;内容重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对于3~4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在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师也逐渐意识到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板块中的作用,但他们却不知道怎样去推动孩子们读整本书。而站在学生的视角上去看整本书的阅读,那只是少部分人的盛宴,多数学生所阅读的唯一书籍便是语文与习作,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到其他书的影子。要想解决学生阅读的难题,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策略指导,让学生爱上阅读。为此,笔者从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这个板块入手进行实践与探究,从而得出了通过“预测情节,故事内容重构,作批注,图与图、图与文联结”这样有效的方法去推动学生开启对整本书的阅读之旅。笔者以三年级在“快乐读书吧”中如何推动《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为例,通过“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的实践课堂片段来展示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

一、预测情节作牵引,激发阅读兴趣

关于预测,《现代汉语》的解释是“预先推测或测定”。学生对整本书阅读萌发的兴趣及阅读的可持续性发展靠的就是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去唤醒及推动学生阅读的过程。有效的阅读策略在学生阅读整本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要读,要继续往下读靠的就是教师运用策略是否得当,指导是否到位。所以笔者抓住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不同的环境描写,让学生去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去构建故事的情节。而预测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就能起到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的作用,并在这种独特的阅读策略下去体验和感受阅读所带来的无限乐趣。下面笔者就阐述预测阅读策略在《安徒生童话》的整本书阅读中所发挥的作用。

1.预测情节为导读课开启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等,激发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重视阅读期待,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良好的阅读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面对未读过的新书时,笔者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所产生的效应结合文本去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等内容,通过预测这种阅读策略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他们对一本陌生的新书有所关注,有所期待,产生迫不及待想要翻开阅读的欲望。

针对三年级“快乐读书吧”平台中所推荐的《安徒生童话》这本书,笔者选取了《拇指姑娘》这个故事来上导读课。在这节课的“探究拇指姑娘命运,开启阅读之旅”的任务二中,笔者还设计了以下几个小活动。活动一:看图预测,你猜到了什么;活动二:读故事,说说你喜欢的人物;活动三:看图片,预测故事结局。在活动一中,笔者选取了这个故事中的第二张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去预测拇指姑娘遇到了什么危险,她为什么会坐在荷叶上嚎啕大哭,预测故事是怎样发展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图片预测是最直观最形象最能调动学生参与的有效方式。学生通过对图片的预测,故事情节发展的多样性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呈现。孩子们的阅读热情、阅读兴趣、阅读期待被激发了出来,这样就增强了他们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2.预测情节为阅读推进课唤醒探究之欲

王荣生教授在他“事实性知识与概括性知识—析‘一分钟课例”的讲座中对概括性知识定义为:“概括性知识就是探究并理解,理解概括性知识和方法并迁移应用,它是一种抽象的语文知识”。他认为一堂好的课就应该以事实性知识为基础,概括性知识为主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核心素养内涵的论述中有这样的表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基于这样的理论,我们在课堂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对文本的探究精神。

在《安徒生童话》的推进课教学中,笔者同样采用了预测阅读策略,虽是同一种方法,但是不同的课型却有着不同的呈现。在导读课中笔者选取了精美的图片,让学生进行预测。而在《安徒生童话》整本书推进课任务三“品味语言,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中笔者设计了这几个学习活动,活动一:分享精彩片段;活动二:通过对比,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活動三:聚焦精彩片段,预测故事情节。在活动三中,笔者选取这本书中的最能牵动读者心弦的精彩故事片段,进行了故事情节的预测。例如在《丑小鸭》故事中有这么一个片段:“这时,一只凶猛的大猎狗正伸着长舌头,紧挨着小鸭子站在他身边。他露出锋利的牙齿,把鼻子贴在小鸭子身上嗅了嗅……”在这个片段中,笔者会让学生先找一找,从哪句话或者哪个关键词中你看到了丑小鸭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中?接着让他们去预测:当那只凶猛的大猎狗露出锋利的牙齿在他身上嗅了嗅时,可能会发生什么?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总喜欢让学生提取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去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学生轻而易举提取到关键词与关键句对故事情节进行预测,学生积极地思考,促使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这样他们的思维能力就在无形中得到培养、锻炼、提升,那么此时的预测不仅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产生深入文本进行阅读的欲望。

二、对故事内容进行重构,读与写相结合

在吴欣歆的《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这本书的内容重构策略章节中有着这样的表述:“内容重构策略的作用主要包括全面勾勒人物形象、完整呈现事件过程、集中讨论环境描写三个方面”。每一部经典作品的背后都饱含着作者巧妙的构思与独特的言语魅力,在《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分享课中笔者根据章节中存在的独特的语言特色,特别是对环境的描写,不同的故事情节有着不同的环境描写作铺垫。因此,笔者把内容重构策略运用到这节课的其中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单的方式再次重温环境描写,笔者设计了如下任务单。

快乐读书吧:《安徒生童话》分享课任务单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

我最喜欢这篇故事中的环境描写是:

我也可以试着写一写我外出游玩时所看到的美景:

这样的任务单不仅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重构,还能使他们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有效的任务驱动下阅读的兴趣就会得到持续性发展,阅读的自动化行为就会润物细无声。

三、通过作批注撞击心灵,阅读由浅入深

中国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每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而阅读其实就是一种邂逅的旅途,途中总会邂逅一些令人深省,让人或泪流满面,或茅塞顿开、刻苦铭心的词藻,而批注便是记住这些词语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对于刚接触批注的三年级学生,我们就要教给他们方法,比如在《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任务三中,笔者通过课件去展示了这几种批注的方法。1.赏析式批注:选取自己喜欢的文段、句子或者词语进行圈画或者摘抄;2.疑问式批注:阅读时针对疑惑的地方写下为什么;3.感受式批注:阅读时在打动自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体会。这样有效的批注能内化为一种阅读的力量,激起学生阅读一本书的兴趣,他们就不再是浅显地阅读,而是深入地走入文本,与作者对话,让这种对话去滋润他们的心灵与精神世界。

四、圖与图、图与文建立联结,引导学生有所感悟

“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对人物的认识、主题的感知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累积而成,是通过个人的阅读感悟一次又一次验证而获得的。如果只关注某一个人物、某一个部分内容、某几幅印象深刻的画面,这样的阅读是缺失的。因此,我们需要在图与图、图与文之间建立阅读关联。”在《安徒生童话》故事中都配有精美插图,这些插图在文本精彩片段中会有呈现,这些插图的出现,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阅读疲倦,它的隐喻功能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我们推动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在《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的分享课中可选取书中图片设计如下的小组比拼故事情节关卡。第一关:任选一张图片回顾故事情节;第二关:任选两张有关联的图片进行故事串联;第三关:从八张图片中任选四张讲故事。一关又一关的设计,一关又一关的呈现,一关又一关的挑战,让学生在这节分享课中思维不断地与文本进行碰撞,从而真正地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所以说图与图、图与文的联结策略,它不仅让学生对整个故事的内容、人物等有了深刻的印象,还能让学生的阅读情感得到再一次的深刻体验。

综上所述,三年级既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低潮期,又是关键期,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里,教师就应该采用合理的阅读策略去引导学生发现经典的语言,精美的词藻,动人的故事情节,真善美的人物形象,让这一切美好的东西去塑造他们弱小的心灵,去填补他们原本空白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下感受美,感受文字所带来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吴建英,蒋莉莉.快乐读书吧:整本书共读(中年级)[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

[3]吴欣歆.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科学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以‘快乐读书吧推动整本阅读的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QJH202110019)

猜你喜欢
快乐读书吧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不可预测
《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策略
“快乐读书吧”童话导读教学设计
《读读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基于“快乐读书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不必预测未来,只需把握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