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实践探索

2024-04-23 09:44申玉荣陈玉静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学活动

申玉荣 陈玉静

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然而,日常教研发现,教研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都有不同层面的困惑和问题,如教研目的不明确、教研主题难确定、教研形式较单一、教研条件难保障。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园本教研?

1.明确教研目的是前提

首先,幼儿园教研的目的不是为了构建关于儿童发展和幼儿园教研的新理论,发现新的教育教学规律。教研是教学研究的意思,是针对某一具体教学行为、教学活动、教学事件和教学段落的研讨和分析,运用教学规律对当前的教学活动和教学事件进行分析、评估和探查,进而发现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可采取的解决策略。其次,幼兒园教研活动应该立足于本园,立足于具体的教学事件和教学活动、立足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共同困惑。

在教研活动中,只有明确了立足园所实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个教研的目的,教研的组织者、参与者才能更好地参与其中,实现思想交流、教学相长。

2.确定教研主题是关键

教研活动必须能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确定教研主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自上而下原则。

基于日常观察。要做好教研活动需要业务干部敏锐地发现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提高的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提供游戏材料、指导区域游戏策略、开展家长工作、组织一日生活中的某个环节,都是应该关注的点。

基于政策文件。教研的主题也可以根据教育政策文件来确定。例如,202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的附件《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细化了在幼儿园阶段需要帮助幼儿做好的准备,即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每一个部分都有具体的指导内容。结合文件内容,思考幼儿园现阶段需要帮助幼儿做好哪些准备,如开展主题为“以一日生活为依托,提高大班幼儿自理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的教研活动。

基于特殊情况。例如,受疫情影响,如何帮助“宅”在家里的幼儿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学校开展了主题为“疫情期间,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有效策略的研究”的教研活动。

第二,自下而上原则。

开展教研活动时,我们应该注意,要将教师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的问题应该源于教师在工作中的困惑。例如,教师在工作中不愿意、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首先,发现问题——青年教师不爱表达;其次,查找自身原因——说说已经尝试的方法,效果如何;最后,探索支持策略——创设宽松的表达氛围、搭建表达平台、细化帮扶措施、捕捉关键信息,帮助梳理有价值的经验。

园本教研的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问题应具体,要具有本土性和针对性。组织教师学习教研问题的相关知识,要做到从学到研,学研结合。让研讨超越日常经验层面,不将学习和研究分离,而是引领教师同时担当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为教研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全面做好保障是基础

时间保障。教研时间要保证,一个月两次教研活动,隔周一次最佳。如果间隔时间太长,会影响连续性,如果间隔时间短,会出现教师准备不充分、思考不全面的情况。

人员保障。以往每班要有一名教师看班,不能参加教研活动,每一次教研总是有接不上的现象。于是,我们尝试:小班教研时,中班出一位教师帮忙看班;中班教研时,大班出一位教师看班;大班教研时,小班出一位教师看班。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参与教研活动。

物质保障。在教研活动中,物质保障很重要。教师要有针对教研内容可参考的工具书、观察记录表及录像设备,这些都能有效支撑教师的记录,有利于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能力培养。教研组长组织教研活动的能力需要不断地提高,因为教研是强师之本、强园之本,只有引领者的能力不断提升,才有可能带领教师共同前进。

4.丰富教研形式是保证

教研的形式对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学校进行了以下探索。一是圆桌讨论。大家围坐在一起结合一个主题面对面地进行深入讨论,聚焦主题,畅所欲言,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二是走进现场。走进现场观看幼儿游戏、观察师幼互动更具客观性、全面性。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现场,只有走进现场才能切实地发现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三是观看视频。视频在教研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观看视频可以还原活动现场,而且可以反复观看,能帮助教师更清楚地获取信息。

形式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满足了不同教师的需要,让每位教师都有参与的热情,取得良好的效果。

5.制订可行计划是重点

教研计划涉及两方面,具体如下。

规范教研计划书写的格式与内容。教研计划对今后的教研活动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研究工作指明方向。书写教研计划时,要分析教研工作的现状,包括优势和成绩、问题及成因等方面;还要确立教研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并提出具体措施。

确立针对性强、引发思考的预设问题。教研预设的问题要能引发教师的思考,有思想上的碰撞。预设问题要紧扣教研目标设计问题,重点突出,不跑题;问题要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引发思考;问题应是关键的、开放性的,鼓励教师思想碰撞;问题提出的方式应是多样的,如追问、反问等。例如,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教师谈论应不应该介入;讨论模仿是不是主动学习,等等。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前教育人、幼儿园的教研工作引领者,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自身不断学习的同时,大胆创新、在园本教研上探索出适合本园的教研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保障幼儿园教研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编辑 _ 李刚刚

猜你喜欢
园本教研教学活动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