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链球菌病综合性防治措施分析

2024-04-25 13:04康倩山东省商河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链球菌病病羊病菌

文|康倩(山东省商河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肉羊饲养在畜牧养殖业中备受青睐,因为其具有周期短、成本低、易于管理等优势。近年来,肉羊饲养规模不断扩大,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同时也推动了整个养殖行业的发展。然而在肉羊饲养过程中,疾病很容易出现,其中羊链球菌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该病对绵羊、山羊等多个品种都具有危害,且传染性较强,一旦大规模感染将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笔者对羊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根据该疾病的发病特点提出确切的防治措施,旨在为羊链球菌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一、羊链球菌病概述

1.流行特点。羊链球菌病的发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点,常在冬季或温差变化较大的季节发生。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易感的对象包括妊娠后期的母羊和抵抗能力较低的幼羊群体。携带病菌或已患病的羊是主要的传染源,该病传播方式多样,包括接触、飞沫和空气传播,传染途径广泛且复杂。通过破损的皮肤和呼吸道皆可感染病菌,此外蚊虫叮咬也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由于该病传染性较强,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控制,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大规模传播,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羊群的大面积死亡。在一些高发地区,由于该病的高发率,羊群更容易形成群体免疫。这说明羊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表现出离散但不集中的特点。相比之下,新疫区的病羊由于尚未具备免疫能力,整体的抵抗力较差,导致疾病更容易大规模传播和感染,出现集中发病的现象,从而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临床症状。根据羊链球菌病的病情发展严重程度和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分为急性羊链球病菌和慢性羊链球菌病两种。急性羊链球菌病的病情恶化速度快、致死率较高,在严重情况下,病羊甚至可能在24小时内死亡,抢救成功率较低。通常情况下,急性羊链球菌病持续2~3天,对于亚急性或自身抗病能力较强的病羊,病情可能会有所延缓,病程最长可延续到15天。急性羊链球菌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和食欲不振等。如果治疗不及时,病羊可能会因窒息、器官衰竭等原因而死亡。慢性羊链球菌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病程较长,最长甚至可达数月。慢性病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且绵长,常出现低热、食欲不振、动作迟缓和体重下降等症状。少数病羊可能还会表现出间歇性咳嗽和瘸腿等症状。

3.诊断方法。除了典型临床症状外,羊链球菌病的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诊断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细菌性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和血清学检测法。

(1)细菌性检测法。通过对病羊鼻腔分泌物、关节液等样本进行涂片染色,并使用革兰氏染色法进行观察。如果观察结果显示细菌呈现革兰氏阳性并且呈链状排列,则可以确诊为羊链球菌病。此外,也可以使用细菌分离鉴定法,在兔血或羊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样本,如果出现溶血露珠状小菌落,则可判定为羊链球菌感染。

(2)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样本进行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单PCR检测、多重PCR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基本可以确定为羊链球菌病。

(3)血清学检测。通过对病羊进行血清检测来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胶体金试纸条和ELISA。然而,血清检测法无法准确区分不同类型的病羊,例如自然感染的羊和接种疫苗的羊,在判断结果时需特别注意。

二、羊链球菌病治疗

1.迅速隔离。一旦发现羊群中有疑似病羊,应该立即进行诊断。一旦确诊,需要立即将病羊隔离饲养,并封锁羊圈,以防止疾病进一步蔓延和传播。同时,需要对圈舍、饲喂工具等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对于消毒,可以使用甲酚皂溶液和石灰乳按照1∶200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溶液喷洒到羊圈的各个角落,以彻底消灭病菌。

2.西药治疗。对于慢性羊链球菌病,可每天为病羊进行一次肌内注射,剂量为30万~60万国际单位的青霉素或10%剂量的磺胺噻唑,每个疗程为3天。在治疗过程中,应观察病羊的治疗效果,如果效果不理想,可以适当增加药物的用量。对于急性羊链球菌病,病羊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甚至可以达到40℃以上,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病羊死亡。因此,需要第一时间给病羊注射退烧药物如安乃近,并在3天为一疗程的情况下监测病羊的体温,并观察其康复情况。对于病情严重的病羊,可以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来缓解症状。然而,对于体重较轻的羊或幼羊,在治疗时需要注意减少药物的用量。

3.中药治疗。中药在治疗羊链球菌病方面相比于西药有着一些优势,治疗效果较好,无其他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且无药物残留。除了使用中药制剂治疗羊链球菌病,还可以尝试使用中药组方。一个常用的中药组方包括:10克干草、10克僵蚕、20克黄连、20克柴胡、20克升麻、20克陈皮、20克玄参、30克石膏、30克知母、20克薄荷、30克紫草、20克黄芩、50克板蓝根、30克桔梗和30克连翘将这些中药配方用水煎煮后灌服。此外,还可以考虑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在保证药效的同时减少抗生素用量,符合无抗生素养殖的要求。

三、羊链球菌病防控

1.免疫接种,科学预防。疫苗接种是羊群预防羊链球菌病并提高群体免疫力的首选方法。由于羊链球菌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因此,在即将进入冬季或温差变化幅度较大时,可以提前为羊群接种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灭活疫苗,每头羊的接种剂量大约控制在3毫升左右。此外,对于刚出生的羊羔来说,由于其年龄较小、免疫力较差,应在出生后尽早进行疫苗接种,并在半个月后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以增强羔羊体内的抗病和免疫能力,提高其对病毒的抵抗效果。在保存疫苗方面需要格外注意,疫苗在接种前应存放在2~15℃的温度下,一旦温度失控,可能会影响疫苗的药效,甚至导致免疫失败。羊链球菌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甚至有一部分病羊没有临床表现,但仍携带病菌,一旦与健康羊群接触,容易导致羊群感染。因此,除了进行疫苗接种外,还需要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定期对羊群进行抽检。每次抽检可随机选择50只羊,如果发现病羊,应立即隔离。通常每2个月进行一次抽检即可,以持续保障羊群的健康。

2.定期灭虫,消毒隔离。在养殖羊群期间,寄生虫疾病是一个常见问题。虽然寄生虫病在短期内对羊群整体的危害相对较小,但长期积累会严重降低羊群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同时也为其他病菌的入侵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养殖护理中要定期驱虫和灭虫,使用杀虫剂消灭羊圈中的寄生虫虫卵,确保每月进行两次驱虫和灭虫,全面避免寄生虫感染,为羊群创造更安全的生长环境。在我国,羊饲养方式一般分为舍饲养殖和放牧养殖两种,这两种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尽管放牧养殖下羊群与外部环境接触频繁,容易感染自然界中的其他病菌和病毒,但相对来说,放牧养殖下羊群整体的抗病能力和抵抗力更强,机体素质更好,患病的概率反而较小。而舍饲养殖环境相对封闭,虽然可以尽可能减少或杜绝与外界的接触,但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导致大规模的发病。因此,为了有效预防羊链球菌病,应该做好日常的清洁消毒和隔离工作。定期对羊舍、饲喂工具等物品进行全面、无死角的消毒。加强日常巡视,一旦发现疑似病例,需要立即进行隔离处置,以避免疾病的大规模传播。同时,在确诊后需要及时为患病羊提供药物治疗。

3.科学饲养,强化管理。科学化饲养管理可以帮助强化羊群的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在羊群饲养期间,我们应该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根据不同羊群的育龄采取适宜的养殖方式。对于羔羊,必须在出生后的12小时内喂养初乳,以增强它们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一周后,可以适当喂养优质草料来引导其自主进食,但在羔羊进食后,需要鼓励它们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消化。对于育成羊,也就是断奶后的羔羊,这是羊群关键的生长和发育阶段,主要饲喂充足的精饲料、优质蛋白质和新鲜干草等,并在冬季适当补充微量营养元素,确保它们有充足的饮水。养殖种母羊时,为了保证它们的正常繁殖,需要为它们提供充足的营养,在配种和怀孕前主要加强补充饲料的营养。怀孕后,饲料需要补充蛋白质,例如鱼肝油乳和大骨粉等,以增强种母羊的体格,并确保胎儿能够顺利出生。哺乳母羊和种公羊也需要根据它们的营养需求进行适当的饲喂,真正实现科学化的养殖。此外,每天应保证充足的圈舍通风时间,确保空气流通,为羊群提供新鲜空气,减少空气中的病菌含量。定期检查圈舍,避免出现可能损伤羊群皮肤的尖锐物体。对于新引进的羊种或羊群,应进行至少一个月的隔离饲养,并确保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后,才能与健康羊群混群饲养,以防止它们携带病毒而感染其他羊群。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羊链球菌病是养殖期间一种发病率较高且危害性较大的疾病。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羊群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羊链球菌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处理,并做好日常防控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减少该疾病对羊群的影响,并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在养殖管理方面,重要的是改善羊群的生活环境,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羊群免受寒冷的影响。在冬季,要注意做好羊圈的保暖工作,及时开关门窗和进风口,关闭排水道口和缝隙等,避免冷风直吹羊群,使其感染病菌。夏季可以安装风扇和喷淋设备等,以帮助降温。

猜你喜欢
链球菌病病羊病菌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羊咳嗽怎么治
猪蛔虫病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病菌来了 快穿好防菌衣
十招巧识病羊
六看识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