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理论的现代应用

2024-04-25 03:44黄维樑
文史知识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心雕龙刘勰余光中

黄维樑

一千五百年前成书的《文心雕龙》,被公认是中国文学理论的经典杰作。作者刘勰博通经籍,思虑深广;撰成之书内容繁富,气象恢弘,结构俨然,向来有“体大虑周”“体大思精”的崇誉。三万七千多字的《文心雕龙》,举凡文学的起源、文学的功用、文学的各种体裁和各种修辞技巧、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的发展以至文学与自然与时代的种种关系,无不引经据典加以阐释论述,微观宏观兼之;此书因而有文学理论的百科全书之称,又有文化教科书之名。此书的成就,有如杜甫诗之集大成而启后学,概括了后世中国诗歌可能包含的种种重要内容和技巧;又如意大利诗人但丁的旷世巨制《神曲》,涵蕴了后世西方诗歌内容和技巧的荦荦大端。

百年来众多中华学者研究《文心雕龙》,成果丰硕,“龙学”之名,因而建立。此书在世界文学理论的地位又如何?一百年前,鲁迅曾把它和亚里士多德的千古名著《诗学》相提并论,后来甚至有论者把它“放在世界文论的金字塔顶”。

这高度是怎样衡量出来的,我们可以用比较诗学( comparative poetics)的方法。用此法的学者,比传统的版本研究、注解翻译、义理阐释的学者少。我是少数者之一。比较的结果,我发现《文心雕龙》的理论具有极其可贵的系统性、普遍性、恒久性。比较研究之外,我还另辟蹊径,即应用《文心雕龙》的理论来析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借此测试此书的实用性,并间接却又具体地证明其理论的普遍性和恒久性。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的理论如女性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源源登上世界文论的讲坛。强势文化影响所及,中华学者从事文学批评的,往往成为“后学”,大量甚至一面倒采用现代西方的文学理论。西方的各种理论,自然有可观可用之处,有精彩之处;然而国人不认识、不采用中国传统的理论,实在太可惜了。我个人是中西逢源、中西兼用的。为了纠正过度西化的风气,我从事文学批评,有时主要用中国的理论,甚至只用中国的理论—用中国文论群龙之首的《文心雕龙》。钱锺书曾在他的小说中说:“要对一个女人证明她的可爱,最好就是去爱上她。 ”改用此语,我们可以说:要证明《文心雕龙》的理论价值,最好就是去应用它。

我先后用它的理论析评过中国古代诗词,如杜甫《秋兴八首》、范仲淹《渔家傲》;析评过现代散文和小说,如梁锡华的《锁雅士》、鲁迅的《药》、钱锺书的《围城》,以至外国的作品,如马丁 ·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韩国电视剧《大长今》。本文的评论对象是余光中的诗文名篇。

一 余光中的诗心与《文心雕龙》呼应

在龙年出生的余光中( 1928—2017),其诗心文心仿佛与《文心雕龙》(以下文中只注篇目名)呼应。《情采》篇说“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余氏的创作情采兼备,名为“光中”,写的正是光彩耀目的中文。刘勰重视比喻的运用(《比兴》),余氏笔下总是奇比妙喻如龙飞凤翔。他向中西文学传统吸取营养,其壮年时期的散文,锐意铸造新词汇新句法,正是《辨骚》篇说的“取镕经意”“自铸伟辞”。刘勰强调作品“首尾周密”“体必鳞次”的组织、秩序之美,余氏的诗文正有这样的特色。

刘勰主张创新,但反对追奇逐怪的讹诡(《定势》)。他仿佛是个文论的先知,预见二十世纪有超现实、玩魔幻等新潮,而早为之训诫。余光中在二十世纪六十代就和晦涩难读的“现代诗”说再见,他和“先知”同声同气。当代中外不少小说家都以写人的败坏、阴暗、腐朽、残忍、隐奥为时尚,以此为获得世界文学大奖的捷径。《原道》篇认为文学的功用在于“经纬区宇”“炳耀仁孝”,文学应该具有正能量、光明面。余光中仿佛是刘勰的追随者:他不在诗文中“说教”,他写人生的喜乐与忧愁,有感时忧国之思,但他基本上是揄扬世道人心之美善仁孝,富有儒家精神。

二 《乡愁四韵》:“锦绘 ·丝簧·甘腴·芬芳”

以下用《文心雕龙》较为具体地析评余氏的篇什。当今我们剖析文学作品,一般都分为内容和形式两部分,也就是刘勰所说的“情”与“采”。我们界定文学,通常会这样说:“文学用形象来表达思维”,简言之,即文学是形象思维。形象与意象为近义词,即英文的 image。意象有视觉的、有听觉的、有触觉的、有嗅觉的、有味觉的。《总术》篇认为创作要“执术”,即把握技巧。什么技巧?主要是力求有形象性,力求诉诸感官经验。刘勰说:“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 ”跟着他列举了几种感官:“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 ”即是可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官描述意象。请看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親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诗中的长江、海棠、雪花、腊梅,都是视觉意象;“酒”则诉诸味觉,“烧痛”诉诸触觉,“腊梅香”诉诸嗅觉。刘勰说的四种感官,《乡愁四韵》有其三(但多了一种刘勰没有列举的触觉);如果朗诵者处理得宜,则悠悠诗韵悦耳而动心,不是听觉也有了吗?

三 夸饰 ·比喻·典故:“绣口一吐便半个盛唐”

《比兴》篇论“比”和“兴”,“比”就是比喻。比喻是文采不能或缺的成分(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用比喻是修辞的三种基本技巧之一)。刘勰重视文采,七岁时就曾经梦见“彩云若锦”,要“攀而采之”。他写的《文心雕龙》行文就常用比喻,显得文采斐然。《乡愁四韵》的长江、海棠、雪花、腊梅及其引起的联想,都是比喻。余光中和苏东坡、钱锺书一样,都是文学史上的比喻大师。他的一千多首诗,几乎没有一首不用比喻或象征(象征与比兴的“兴”相近),如《控诉一支烟囱》《太阳点名》《牙关》莫不以比喻取胜。《珍珠项链》写结婚三十周年买一条珍珠项链送给妻子,就用了晴天的露珠、阴天的雨珠、两人分隔时思念的念珠,来比喻婚姻生活的不同情怀。我们来看诗人怎样把选购礼物时生动温馨的情景写出来:

滚散在回忆的每一个角落 /半辈子多珍贵的日子 /以为再也拾不拢来的了 /却被那珠宝店的女孩子 /用一只蓝磁的盘子 /带笑地托来我面前,问道 /十八寸的这一条,合不合意? /就这样,三十年的岁月成串了 /一年还不到一寸,好贵的时光啊 /每一粒都含着银灰的晶莹 /温润而饱满,就像有幸 /跟你同享的每一个日子/每一粒,晴天的露珠 /每一粒,阴天的雨珠 /分手的日子,每一粒 /牵挂在心头的念珠 /串成有始有终的这一条项链 /依依地靠在你心口 /全凭这贯穿日月 /十八寸长的一线姻缘

刘勰一生未婚,他在天上的白玉楼阅读此诗,“披文入情”(《知音》),设身处地,我想一定会动容点赞。

有一次,报纸的编辑出题,问余光中为什么要写作。他不甘心平铺直叙,于是巧妙的比喻又来了:“我写作,是迫不得已,就像打喷嚏,却凭空喷出了彩霞;又像是咳嗽,不得不咳,索性咳成了音乐。我写作,是为了炼石补天。 ”夸张也是重要的修辞格,《夸饰》篇谓“文辞所披,夸饰恒存”,并指出夸饰(即夸张)常和比喻并肩的现象。余光中传诵的《寻李白》句子“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馀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便半个盛唐”即如此,曲尽李白酒仙、诗仙之妙。

余光中一生涵咏古典文学,钟爱母语中文,礼赞中文是“仓颉所造许慎所解李白所舒放杜甫所旋紧义山所织锦雪芹所刺绣”的美丽文字。这里不但用了“织锦”“刺绣”等比喻,还用了典故:仓颉、许慎、李白、杜甫、李义山、曹雪芹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事类》篇讲的就是典故的类型和用法。

四 “积学储宝”“炳耀仁孝”

刘勰劝学,认为写作人应该“积学以储宝”(《神思》),这样下笔才有学问可以驱使,才有典故可用。余光中有一篇散文名为《何以解忧》,指出酒难以解忧,而朗诵诗、学外文、做翻译、观天象、深度文化旅行则可以。以这些行动来解忧,可见余光中一生为学勤奋不辍,也因此,他腹笥充盈,作品的知识含金量高,加上有思想有文采,而合了《杂文》篇“博雅”文章的说法。《逍遥游》《何以解忧》等篇,都是名副其实的博雅的“学者散文”。

刘勰论文,在《镕裁》《附会》等篇强调作品“首尾周密”“体必鳞次”的组织、秩序之美。上面引述的余光中诸作,都谋篇有方,结构有法。他的名诗《民歌》写来层次井然,是另一范例。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沙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也听见 /龙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也听见 /梦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哭也听见 /笑也听见

此诗首节写黄河,次节写长江,三节写“红海”,由北到南,正是“体必鳞次”。

余光中的诗文技巧高超,但他不是個技巧主义者;不论写景叙事,都含蕴或深或浅的各种感情。《母难日》等诗写对慈母的怀念;《乡愁》和上引的《乡愁四韵》《民歌》等则充满家国之情,《当我死时》《欢呼哈雷》也是。他爱国家,在《当我死时》里,想象自己死后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百年新诗篇章中,论爱国之情深,气魄之宏大,这样的境界,罕见其匹。

他对国家有乐观的期许, 1985年写的《欢呼哈雷》,说哈雷彗星再过七十六年后路过地球, “人间已无我 /但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 /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方 /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 /向着热腾腾的太阳,跟你一样”。刘勰论文重视情感的诚挚充沛表达,讨厌“繁采寡情”之作(《情采》)。余光中经营文字,淬炼文字,为的是抒情述志。主张文学应该“发挥事业,炳耀仁孝”的刘勰,读到余光中的作品,应该会说:“吾与光中也! ”

五 “若衡”“如镜” ·《冷雨》六观

以上讲论余光中几篇诗文“情”与“采”的若干特色,如果要比较全面地衡量一篇作品的表现,又该如何?根据《知音》篇的析评原则“平理若衡,照辞如镜”,实际的操作则可用“六观法”。六观指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六个观察作品的角度。以下就用“六观法”来析评余光中的著名散文《听听那冷雨》。篇幅所限,以下只能略加析述。

一观“位体”,即体裁、主题、结构、风格。《听听那冷雨》是散文(此为体裁),写作于 1974年春分之夜,当时大陆与台湾地区仍隔阂不通。在台北,余光中看雨、听雨,情意满溢于大地山河与文化人生,华夏的乡愁与雨的韵律浑然交集,成为本文的主体情调(此为主题)。文中不同时空交错出现,似是意识随便流荡,实则有其脉络,有其前后呼应(此为结构)。该文想象富赡、言辞典丽、音调铿锵(此为整体风格)。

二观“置辞”,即作品之修辞。用比喻、对偶、迭词、典故是本文修辞的主要特色。雨是“温柔的灰美人 ”,雨“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杏花春雨”“牧童遥指”“剑门细雨渭城轻尘都不再”的典故则透露了作者的文学修养,也抒发了他的文化乡愁。

三观“通变”,即作品的继承与创新。余氏积学储宝、取熔经意(包括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迭词运用)、自铸新辞,乃有该文等“余体散文”的佳章杰构。

四观“奇正”,即作品风格之新奇或正统。五四以来冰心、朱自清等名家散文所提供的美感经验,余光中并不满足。他开拓散文的疆域,乃有《逍遥游》和该文等想象纵横、修辞新颖的“现代散文”。

五观“事义”,即作品所写的人事物及其涵义。作者从台北写到厦门、江南、四川、香港以至美国丹佛,从春雨写到秋雨,从太白、东坡的诗韵写到《辞源》《辞海》的霜雪云霞、英文和法文的 rain与pluie,在在显示作者宽广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关怀。

六观“宫商”,即作品的音乐性。题目是《听听那冷雨》,文中拟声词和迭词极多,正为了在音乐性方面与绵绵的雨声配合。

上面评点余光中作品,引用了他的一些篇章或片段,其中的玮词隽句如“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 /向着热腾腾的太阳,跟你一样”,如“绣口一吐便半个盛唐”,如“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如写作像“凭空喷出了彩霞”,都充满阳刚华美之气。余光中的《珍珠项链》有刘勰欣赏的“雅丽”(《征圣》),这一段所引的词句,更有刘勰推崇的“壮丽”(《体性》)。《风骨》篇的“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一语,正好用来概括余光中诗文的风格。而这里我们把《文心雕龙》的理论,当作开矿的利钻,用来开采余光中的诗文矿藏,发现了其如金如玉的诗风文采之美。

猜你喜欢
文心雕龙刘勰余光中
寻李白(节选)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乡愁”不老
论《文心雕龙》象喻批评的逻辑建构特征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刘勰《辨骚》再认识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