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4-04-25 19:38重庆三峡学院杜明见
河北农机 2024年1期
关键词:机械化农机农业

重庆三峡学院 杜明见

前言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剩余劳动力不足、人均收入低、农村土地流转和粮食安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村产出效益,需要加快农村机械化发展,并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将在农产品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农村生产技术的进步,并促进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这将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同时也对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 农业机械化概况

1.1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

农业机械化工程是利用现代农用机械设备进行农业作业,旨在改善农村的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和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活动[1]。它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农村设备和传统方法,如拖拉机、下种机、收获器、电动排灌器、汽车等,完成土壤翻耕、栽培、收获、灌溉、田间管理、输送等多个工序。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能,不再依赖人力和牲畜。逐步实施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户劳动强度,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农户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利用机械化科技可极大减少人力劳动需求,缓解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落后及效率不足的问题,从而推进农业发展走向可持续之路。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是达成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方法路径[2]。

1.2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并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和支持力度,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先进的高效田间操作装置等,农业机械化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3]。从区域角度来看,一些地区在农业动力机器、种子收获设备、农产品加工等机械行业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这得益于这些地区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重视和投入,以及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推动农业机械化工程的发展,我国农村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效益、生态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未来,我国将继续推动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促进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优质、高效转型提升的时代[4]。在财政补贴、技术创新、税费减免、基础建设用地、贷款保障、融资租赁、跨区操作、农机保障、技术培训等多个领域,有关单位与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和保障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旨在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推动农村农业机械化工作更好地发展。通过这些举措,我国的农村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继续加强农机械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提高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 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1 推动产业兴旺

农村产业的繁荣发展需要以推动产业兴旺为中心,以吸引更多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入农业生产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范管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激发全体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更多人参与农业生产发展[5]。二十年前,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部分农民因为劳动力的过度消耗,不得不改行或者外出务工。而在现在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农业机械实现了全面发挥,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入,农业产值提高,有效减少了成本,让农业管理者清楚地看到了机械化作业的优越性,从而提升了农产品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有效推动了产业兴旺,在科学有效合理开发利用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劳务的综合生产能力也得到了提升[6]。

2.2 改善生态环境

农业机械设备技术的运用,能够加强山地改造工程,开辟新的产业道路,实现土地机械化流转,以实现农业种植和经营的规范化。通过发展植保机械设备和推广滴灌农业生产技术,有效减少了土壤污染和杀虫剂的危害。此外,使用机械地膜处理方法也带来了诸多好处。首先,它能够解决传统农业中地膜残留对农作物根系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机械地膜处理可以将地膜完整地收集起来,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再利用,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通过以上措施的采用,农业生产可以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7]。通过调整耕地,有效清理了许多杂草,改善了农村的条件,推进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为引入新的农产品和开展特色农业开发提供了条件,使农村环境得到良好改善。此外,引进各类环保有效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如秸秆还田离田、选择性耕种、农机深松整土等,逐步改善了农村的生存环境[8~9]。

2.3 体现乡风文明

我国近年来为了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重视培训一批农机操作人员和农业服务人才,要求他们具备文化素养、科学技术能力以及诚信经商、致富能力,并将他们视为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创建的引领者。培训内容包括农机政策法规、农机生产技术知识和农业安全科技基本知识等方面。这样的培训旨在提高农机操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和操作安全意识,同时也培养农业服务人才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服务意识,能为农民提供专业化的农业服务,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这些培训教育的开展对提升农机操作人员和农业服务人才的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促进了现代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在农机技术人员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文化风尚,同时,推动农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乡风文明的发展[10]。

2.4 提高治理效能

农业机械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农机操作,因此科学合理地管理农机队伍已成为当前农村管理的重要任务。农村农业规模化发展正在从零散栽培向大规模栽培、从依赖自然条件向科学化管理转变[11]。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将激发农民在第一产业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种植业的发展并提升农业的社会化水平。同时,促进农民与其他农户共同构建幸福家庭,完善乡村自治。通过组建农机安全领导队伍,利用农闲时期加强对政策理论知识和生产技术常识的掌握,培养农民正确学规、合理使用、守好规矩的意识,实现了所有农户安居乐业、乡村社区和谐有序,并促进了乡村治理的改善[12]。

2.5 保障生活富裕

为了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节省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有更多资源用于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农民的收入增加与农业的发展和扩大密切相关,其中农业现代化是关键。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应该优先推进农村机械化和智能化,农村机械化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技术手段,近年来许多、乡村、青壮年劳动力仍在外出务工,这导致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短缺的阻碍,然而,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引进和应用基本解决了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并同时减少了农民的劳动成本[13]。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可以节约更多时间和劳动力,更好地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户的收入来源,促进农业经济的综合开发[14]。

3 农业机械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

3.1 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积极作用

在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下,各地出台和实施了许多与农村发展相关的措施。正确运用农机产品收购补助政策,一方面有效增加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广大农户的农业经营收入。在制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不同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变通,选择最适宜的农机补贴设备生产,以提高政策的调控效果。同时,要着眼于推动农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予规模较大的种养大户更多的补偿优惠政策。这样做可以鼓励他们积极投资购置农机设施,推动乡村振兴计划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农机收购补助政策的效益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5]。

3.2 加强对农机人才的培训和管理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三农”人才,他们是推动乡村经济不断增长的关键。对农业机械工作人员而言,尤其重要的是改善其认知体系以便增强其实践能力与创造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大力推动针对这些人员的专门技巧训练并持续增进他们在专业技术及行业标准上的理解程度。此外,通过示范性的实践活动展示给广大的农户如何有效地使用各类现代化的农业机器及其相关的科技手段来最大限度利用它们的高效性能也是必要的举措之一。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一支具备高级别且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团队,这些人能精通各种新型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持农村振兴工作的实施奠定稳固的基础[16]。

3.3 加强绿色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以促进农业的绿色进步为主旨,必须建立起优质的绿色生态环境村落。在此进程中,加强对绿色农业机械化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应该积极推广和采用各种绿色农业机械化科技,如秸秆回田与分离技术、水肥一体管理技术、废弃物循环再用技术和有害物质无害化处置技术等。与此同时,也需重视提升秸秆的机械化利用效率,执行保育式耕地策略。这有助于优化土地质量,增加治理和恢复能力,加强使用绿色农业机械化科技,是为了实现农村天然环境的维护目标,并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增强推广的影响力,推动绿色生态农业机械化科技的长远发展,因此,加强绿色农业机械化科技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17]。

3.4 发挥基层农机站的职能优势

长期以来,许多基层农机站经历了数次改革,有些已经消失了,虽然有些还存在,但没有相应的独立职能权限,甚至有些已经并入到农业科技推广站中。各有关部门需关注农村机械站的基建项目,全力推动其进程,保证办公室配备齐全且完备,不断提升工作条件,并且增加更多的投资,以便保障有足够的农用机器及专业技术人员。另外,要及时开展农机设备安全检测,并为之提供技术援助和服务等支援。发挥基层农机站的功能优势十分重要,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并采取措施,确保基层农机站的角色得到充分发挥[18]。

3.5 提高农机设备的利用率

为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需持续扩展耕地的管理范围,以便提升农用机器设备的功能效能,强化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用效果。在此阶段中,我们要积极推动乡村土地合理的转移和交换,加强农田整理与开发工作,引导农田形成整齐划一的布局,同时要协同地方政府实施更多的农田灌溉工程,打造更优质的标准农地。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减少农机的使用成本,提高农机的利用效益,并显著提高农田的生产力、资金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此外,还应该引导农民采取土地转让、投资和出售等多种方式来操作农田的经营权,以帮助广大农民获得更高的收益,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这样做可以充分彰显发展优势产业的良好效果和作用[19]。

4 结语

本文主要概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同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和措施,包括政府政策补贴、人才培训教育、绿色生态发展、基层组织机构以及农机利用效率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为建立更富有优势特色的现代农业社会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总体目标。

猜你喜欢
机械化农机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不一样的农机展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