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的价值、困境及破解路径

2024-04-25 05:06张雪刘菡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家校共育

张雪 刘菡

摘 要: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科学地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科学的衔接不仅能够让幼儿能更快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还可以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素养培养。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不仅需要幼儿园的教育,也需要家长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够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基于此,对在家园协同下如何更有效地落实幼小衔接的工作,本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双减”;家校共育;价值意蕴;现实困境;破解路径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2-0059-04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落地,就学校而言,是其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教书育人主体功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应时之举[1];就家庭而言,旨在重申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场域中的回归[2]。此后,教育部在2021年10月又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当中指出,“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依法实施家庭教育,国家与社会要提供指导与服务”。由此可见,新时期,家庭教育已由传统的“家事”向现在的“国事”迈进。家校育人责任共同体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此新形势下,我们需重新审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明晰两方育人主体职责,转变家校共育思维,构建家校共育新发展格局,切实发挥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的价值意蕴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实施,校外培训与校内教育教学行为兼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负担,缓解了学生学习压力,“双减”已初见成效。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而家校共育的本质就是为了解决教育自身规律与现实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3]。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需把握家校共育的内在价值意蕴。

(一)“家”“校”双管齐下,助力教育提质增效

教育是一项协同性的活动,它是参与者以共同目标为导向而形成的联合行动。个体的成长成才,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更依赖于社会以及家庭的鼎力配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对于人的世界的认识,是从父母开始的。”教育的效果则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房子一样塌下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而,优质科学的家庭教育是个体成长道路上的第一盏指路明灯,家长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夯实自身教育责任。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家校共育的根本前提,“双减”对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学生作为“独立意义的人”的发展需求,其直接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建构家校共育机制以实现双方主体间功能耦合,统一目标,整体规划,打破各自为战的僵局,最终实现教育整体的协调发展。

(二)“家”“校”共同发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现已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育当中,教师要时刻牢记自身责任使命,积极引导探索,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社会大环境下,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选择能力突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家庭教育中,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核心竞争力,将来应对社会风险挑战。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其本身也有自我的希冀和诉求。因此,家校共育机制就可以融合各层级、利益相关者的教育需求,满足各方需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4]。“双减”政策,能够有效化解教育冲突,力求使各区域、各层次的学校都有机会获得发展和进步,这也符合我国当下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必须要改革创新,探索全方位、多渠道、高质量家校育人格局,弥补家校共育中的“缺位”和“错位”问题,重构良性教育生态,“家”“校”共同发力,则是改善城乡差距、家庭差距等教育不平衡现象的有力推手。

(三)“家”“校”贯通融合,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

重叠影响论认为,家庭、学校、社区三者相互重叠,共同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发展[5]。但在家校合作系统工程中,存在主体立场的差异、利益诉求的不同、价值不同等问题[6],导致教育主体“各自为政”,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心追逐应试分数,而学校遵循国家育人导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使得学生成为焦虑和压力的承担者。以“双减”作为契机,可以缓解不同目标导向下的矛盾冲突。“家”“校”之间应形成一种互补性的教育生态。构建家校共育机制,是符合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帮助各方摆脱“功利化”“短视化”等教育行为,进一步明晰家校的定位与边界,使家庭不再成为学校的简单延伸,共同聚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標,推动学校、学生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的现实困境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领域家校共育之间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家校共育工作呈现出“老问题”与“新问题”交织叠加的局面,本文从信任度、沟通度、权责划分以及共育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家庭”与“学校”间沟通不畅

教育即沟通,沟通是教育的基本精神,它为提升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品质和效果提供了一个切实的操作路径[7]。家校沟通是“双减”政策的关注重点。当前,部分地区的学校虽能够积极探索家校共育联动模式,但是家校沟通的现状依旧不容乐观。总的来说,家校沟通的类型有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前者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沟通方式,比如: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家访、学校开放日等。后者主要是利用网络媒介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沟通,比如:打电话、发微信等。无论何种形式,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双向互动[8]。从家庭角度来看,行为两极分化严重,一是部分家长由于缺乏专业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往往对教师的某些教育举措不理解甚至误解,于是一些“爱子心切”的家长与教师发生对峙,甚至过度干预教师的教育教学或者日常管理行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造成沟通失衡。二是部分家长受到错误教育观的影响,做起了教育学生的“甩手掌柜”,认为既然花钱把孩子送到学校,教师理应负起教育学生的全责,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极力推脱或者回避。从学校角度来看,与家长的沟通浮于表面,一方面,由于工作任务繁杂,教师无暇与家长沟通,有的教师甚至借助自身权威,利用家长为自己“减负”,诸如帮忙批改作业。另一方面,在互动模式上,家校共育的内容和形式等仍然是以学校为主导,家长往往处于支配地位,其诉求很难得到回应,学校的单向信息传递堵塞了两方的“双向”交流,因此,家校间的沟通地位是不平等的[9]。

(二)“家庭”与“学校”间权责不清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责任分界,这是由学校和家庭的独特性决定的,但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双方需有一定的融合,并借助一定方式维系这部分融合[10]。“双减”政策主张家校之间要厘清双方权责,学校是起点,回归教育的主阵地,同时还要发挥好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11]。但当前家校共育存在权责不清的现象,导致各自承担的功能被削弱。一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越位,部分教师把作业批改、打扫卫生等本应由教师和学生完成的任务布置给家长,使得家长怨声载道,徒增家长负担。部分家长将家庭演变为“第二课堂”,如:陪写作业进一步导致亲子矛盾冲突不断升级,还有部分非理性的家长“倒逼”学校教育,对学校教育指手画脚,忽视学校教育的专业性。二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位,有些家长推诿责任,认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满足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而知识传授和品德修养都是教师的责任,因而只关心考试成绩,忽视孩子的心理状况、在校表现等。学校层面,指导家庭教育缺位现象严重,部分学校只和家长委员会互动合作,据统计,欧美发达国家,每300人就拥有一名家庭教育指导专家,而在我国,具备家庭教育指导专家资质的人数不足2万人,相差甚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错位,存在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家庭化的倾向,家校之间责任重叠。家长将学校教育模式搬进家庭,变成了教师助教,家庭俨然成为学校的附庸,使得教师变本加厉转嫁自身教育责任,家校间责任混淆,势必造成家校共育混乱低效。

(三)“家庭”与“学校”间共育内容窄化

“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的目标旨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2]。然而,应试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当下社会“唯分数”论思想根深蒂固,加之教育“内卷”愈发严重,家长和学校依旧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突出位置。因此,家校共育的内容多是围绕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状况等展开交流,存在较强的功利化倾向,考试前后表现尤其明显,例如:考试前教师频繁督促家长监督孩子学习,做好充分准备,考试后通过家长会密切沟通孩子成绩动态。而针对心理发展、家庭关系、兴趣爱好、人际交往、道德品质等内容家校双方关注度均不足,这与素质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其次,从参与方式上来看,目前国内学者按照参与的层次,将家校共育划分为“形式上的参与”“人际的参与”和“管理式的参与”三种[13],而我国现行的主流家校共育方式仍然停留于第一层次,组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和学校开放日都是以校方作为主导,使得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概况,掌握孩子的学习动态,但此过程都是校方的单向输出,家长的主体性地位并未得到彰显。家长委员会本应和学校共同管理学生事务,但实则变成了学校的附属组织,处理学校琐事。加之缺乏法律法规的监督和约束,很多时候,双方共育内容陷入形式主义,更有甚者,动机不纯,利用家委会职能替自家孩子谋私,背离了家校共育的初衷。

三、“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的破解路径

(一)构建家校高效沟通机制,重塑育人理念

沟通是彼此之间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过程,目的是形成共识。因而,家校沟通不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是达成共育的一致性看法,形成教育合力[14]。“双减”政策下,实行协同育人,就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纽带,构建家校高效沟通机制。从学校角度来看,要发挥好其引领作用,保障家校共育规范化、系统化运行。首先,校方要紧密围绕国家政策法规,明确家校共育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家校沟通。其次,引导教师和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强化交流沟通。学校要组织教师定期深入学生家庭当中,与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积极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在家里的表现,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同时针对学生的培养难题,为家长答疑解惑,提供解决方案,赢得家长信任。从教师角度来看,要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学懂悟透国家教育政策法规,革新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相关培训了解国家政策法规的精髓,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等书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掌握沟通技巧,给家长提供全面专业的教育指导。从家长角度来看,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丰富学识,转变育人观念,摒弃唯分数论的功利化思想,花更多的時间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欲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家长要避免站在教师的对立面,积极支持教师的工作,相互理解,实现合作共赢。

(二)正确认识家校功能,明晰权责边界

教育是有边界的,学校和家庭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自由地创造价值。但边界内的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应是“和而不同”的,需要遵守共同的规则。《家庭教育促进法》当中对家长要承担的教育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如: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遵守社会公序良俗,树立高尚品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同时,“双减”政策下,家长要意识到,虽减去了孩子的学习负担,但不意味着减免家长育人责任。学校的功能主要在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谋生技能。因此,要正确厘清家校双方权责界限,防止权利的“僭越”。从学校角度来看,首先,要积极回应“双减”政策要求,发挥好教育主阵地的功能,一方面要提供系统的课程知识,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学生打好基础;另外一方面,学校要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以及社会实践技能。其次,学校要做好统筹规划,协调好家庭和学校彼此之间的分工,兼顾学生家庭教养、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三位于一体。从家庭角度来看,家长要正视自身教育责任,摒弃“只养不教”错误观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履行职责,这与学校育人的目标是相统一的。家庭要发挥好优势互补的作用,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既不可推脱责任,也不可过度干涉学校教育,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引领孩子塑造正确的三观,积极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三)丰富家校共育内容形式,保障合作质量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虽然拓展了家校共育的渠道,但当下我国家校共育的途径仍旧单一,主要是利用家长会、微信以及电话的形式开展沟通,内容也多是以考试成绩为主,浮于表面,无法实现深度合作。社会资本论强调,利用媒体、网络、社区、制度等形式提高共育质量。因此,首先,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如抖音、微信公众号及各大新闻平台,挖掘教育资源,形成热点话题,带动讨论;同时,家校双方可以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流会,就教育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其次,在家校共育活动中,社会功能发挥不足,社区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天然阵地,拥有独特的资源,如若转化为育人的课程元素,必将彰显巨大的社会价值,应当支持和鼓励社区融入家校共育,例如:监督家校共育的落实情况、鼓励社区居民组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等。最后,家校共育虽然推行多年,但尚无专门的政策和制度加以规范,制度保障体系亟待出台完善,例如:建立家校共育联系制度、创建家校共育组织管理体系、构建家校共育课程体系、建立家校共育资源体系等,以制度化的形式保障家校共育的质量。

四、结语

家校共育是“双减”政策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指向,其发展任重而道远,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因此,家庭和学校要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形成教育合力,通过构建家校共育沟通机制、明晰权责边界、丰富共育内容推動双方实现深度合作,构筑家校共育新格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双减”政策真正落地。

(责任编辑:黄艳华)

参考文献

[1] 马开剑,王光明,方芳,张冉,艾巧珍,李廷洲 .“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生态变革(笔谈)[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

[2] 杨新宇,卢晓中. “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困境剖析及实践突围——“场域理论”的视角 [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2): 54-61.

[3] 岳伟,余乐. 从“权责博弈”到“均衡相容”:“双减”政策下家校协同育人的再思考 [J].教育学术月刊,2023,(09): 90-96.

[4] 闫海青,任景兰. “双减”政策视域下家校共育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09): 78-81.

[5] [美]爱普斯坦著.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行动手册[M].吴重涵,薛惠娟,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

[6] 袁亚兵,齐冰. 家校合作内卷化及突破路径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23 (05): 136-140.

[7] 张东娇. 简论沟通及其教育价值 [J].教育科学,2002,(01): 4-7.

[8] 吴重涵,王梅雾等.家校合作:理论?经验与行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

[9] 邱慧燕,柴江.家校合作体系构建的要素?困境及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1,42(06):179-186.

[10] 张雅慧.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权责边界[J].教师教育学报, 2018, 5 (02): 9-13.

[11] 王贤德.“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协同育人的困惑?澄明及实践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2022,(02): 28-33.

[12] 赵雨诺.“双减”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目标?实践阻力与破解路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 (08): 110-117.

[13] 王娟涓,何毅梅. “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1,(34):77-80.

[14] 宁倩倩,薛娟. 中小学家校沟通的虚假表现及其转向[J].教学与管理, 2023,(27):47-51.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家校共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读懂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