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表现主义画家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2024-04-25 04:44于淼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表现主义情感表达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绘画艺术发生了重大变革,涌现了大量现代绘画流派,改变了欧洲美术史的发展方向。表现主义作为其中的重要流派,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结合表现主义的基本概念,分析情感表达在该流派画家创作中的重要性,并从画面主体、构成、造型、色彩、线条五个方面,分析画家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以便正确理解表现主义画作的内容。

关键词:表现主义;画家创作;情感表达

表现主义在欧洲美术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流派画作将情感表达作为重点,且表达的情感为个人情感,能够很直观地被观赏者理解。该流派画作风格迄今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其画作的艺术价值尚未被完全发掘。研究表現主义画家创作的情感表达方式,可帮助人们理解表现主义画作的内容,让更多的人感受该流派画作的魅力。

一、表现主义概述

(一)发展历程与创作理念

表现主义绘画在20世纪初盛行于北欧,这一时期的北欧社会动荡,人们很难拥有稳定的生活,而表现主义更关注人的主观意识,因此为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所接受。表现主义发展迅速,涌现了一大批表现主义优秀画家,该艺术形式的盛行也使传统绘画体系受到冲击。当时,德国为表现主义绘画的主要基地,受德国社会环境的影响,表现主义的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并受到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等学说的影响,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绘画体系,并在欧洲美术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

表现主义的创作理念与传统流派不同,其重在通过绘画创作表达画家的个人情感,不再强调艺术的目的性,认为绘画是画家宣泄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这也使该流派画作呈现怪诞、夸张的风格。

(二)代表画家

表现主义绘画并无固定的风格与技法,因此,不同画家的画作艺术特点存在较大差异,风格各不相同。蒙克是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其画作内容主观性较强,大多展现出悲伤压抑的情调,代表作有《呐喊》《圣母玛利亚》《生命的舞蹈》等。表现主义画家黑克尔的绘画风格与蒙克不同,受立体主义的影响,黑克尔创作的画作以立体几何为主,但这些几何形状并非用于展现物体结构,而是表达画家的内心情感,主要代表作为《桌边的两个男人》。康定斯基也是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其惯于以形态与色彩完成绘画创作,代表作有《构图4号》《构图2号》等。而马尔克的画作以动物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动物表达内心情感,代表作为《蓝马》等。

二、情感表达在表现主义画家创作中的重要性

表现主义画家反对以模仿现实来完成绘画,旨在通过画作展现精神之美,向观赏者传达内在信息,重视画家内心情感的表达。表现主义绘画创作的内容基于画家的主观意识,情感表达为绘画创作的重要环节,决定着表现主义绘画的质量。在表现主义绘画创作中,色彩、形态不再为主题塑造服务,而是用于展现画家的真实情感,这种绘画理念使画面更具表现力。通过画面内容,观赏者可感受到画家的内心世界,体会其想要表达的感情,从而使观赏者产生无限的遐想。为表达画家的主观情感,表现主义绘画构图无限制,画家可随意组合世间万物,将它们展现于画面中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种不受约束的绘画方式,也使表现主义画作的情感表现力更强[2]。

三、表现主义画家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一)画面强调个体

表现主义画家创作以个人情感表达为目标,因此在进行绘画创作时,画面中的主体较为突出,通过画面主体的形态,展现画家内心的真实情感,而该主体也是画家情绪在画面中的投射,把握画面主体也是研究表现主义绘画情感表达方式的关键。如蒙克代表作《呐喊》,画面主体为神态恐慌的抽象人物,观赏者在欣赏该画作时,可清晰感知到蒙克的人生经历,结合蒙克的童年经历,观赏者更容易感受画家创作时想要表达的情感。创作该画作的灵感是蒙克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散步,朋友相继前行,蒙克独自伫立在栏杆边,仿佛听到了自然的喧嚣,便以绘画的形式展现这一刻的真实情感。这种主体突出的创作风格,将画家的内心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使画面极具表现力。若有相同经历的观赏者在欣赏画作时,就更能理解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感受画作的深层含义,体会到表现主义画作的艺术魅力。

尽管表现主义画家创作以表现个人情感为主要目标,但并非完全不关注社会,其画面中表现的情感,也是画家生活在社会中的真实感受,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环境,其中表达的情感不会脱离事实而单独存在,是间接展现社会实际的一种方式。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大多生活于社会不太稳定的时期,这种社会环境使他们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即便画家未经历过蒙克那般惨痛的童年,也依然能够在真实生活中感受到冷漠与恐惧。此外,表现主义绘画创作强调主体的特点,画作素材大多源于现实生活,这种源于现实的绘画素材,让观赏者更容易理解绘画表达的情感,并与画家产生强烈的共鸣。画家提取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件,基于主观意识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一幅幅表现主义绘画,这些画作传递的情感帮助人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凸显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给人以更优异的观赏体验[3]。

(二)画面构成

表现主义画家创作更关注个人情感,这也使得该流派绘画的构图与传统绘画不同,其画面构成不再受传统绘画理念的限制,构图仅为情感表达服务。画家在绘画中表达情感更为自由,自由的构图也是表现主义绘画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表现主义绘画中,画家大多以独特的视角展现画面,加上主观情绪对现实世界进行再造,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画面中除了被强调的主体外,还掺杂了其他元素用于丰富画面的表现力,使画面传递的情感更加强烈。蒙克在创作《病中的孩子》时,他并没有过多地刻画画面主体,而是以一种较为戏剧化的方式,将画面主体与病人家属分为两个世界,这种构图方式凸显了病人的孤独,使观赏者较为直观地感受画家想要传达的情感。蒙克所采用的构图方式,增强了画面对于观赏者的吸引力,使观赏者看到该画作后,迅速被画面所吸引,领会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

通常情况下,表现主义画家在创作时,重复与对称的构图方式极为少见,而基希纳尤其喜欢这种构图方式,这在其代表作“柏林街景”系列画作中尤为明显,该画家将这种构图方式使用得出神入化,使画面表现力极强。在基希纳创作的作品中,画面往往包含多个人物,这些人物长相相似,给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觉,但这种视觉效果并非画面中人物外形显现出来的,而是能够让人在欣赏该画作时,感受到画面中的人物性格、气质的相似,进而体会到当时社会中人们的冷漠。该画家对这种构图方式的运用,改变了该构图方式给人留下的刻板印象,以常见的构图方式,完整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凸显表现主义流派的绘画特点。此外,表现主义画家还惯用色调的变化展现构图,使画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们在欣赏画作时,感受到画面中不同内容之间的对峙。

(三)造型

造型作为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现主义画家用于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相较于传统绘画形式,表现主义画家在设计画面造型时,通常以扭曲、夸张或变形的方式展现画面主体的造型,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在这种造型设计理念下,表现主义画作通常呈现造型夸张的特点,这是现实事物的抽象表现,更能直观地表达画家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夸张的造型也使画面给人的感官体验更为丰富,不再局限于视觉感受,例如蒙克的作品《呐喊》,画面中塑造的人物造型抽象且夸张,人物身体扭曲且嘴张开的幅度极大,观赏者在欣赏该画作的同时,仿佛能够听见画面中人物的呐喊,能真切地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恐惧,体会到画家的真实情感,真正感受到表现主义画作的艺术魅力。该画面以夸张的造型放大画面中人物的心理,强化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给人以更生动的观赏体验,使观赏者在欣赏该画作时,能够与画家产生情感共鸣。

哥特式为欧洲中世纪常见的艺术风格,常常给人以恐怖、超自然、颓废的感觉。表现主义绘画造型特点与之类似,以奇异的造型展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观赏者在观赏画作时,体会到作者的情绪。表现主义画家基希纳的绘画造型方式与蒙克不同,他的作品大多以尖锐的形状塑造人物,虽然这种造型与生活实际不符,但更能够展现人物的形象,展现当时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冷漠。当观赏者深入欣赏基希纳的作品时,会感觉画面中每个人物都有很强的飘浮感,脚尖处的造型使人感觉画面中的人物即将飞离地面,这种视觉效果与哥特式艺术风格一致,都使画面营造出缥缈的感觉。夸张的造型使画家创作的画面主体不再是其本身,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这种造型赋予了画面主体以更深刻的精神内涵,更容易引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4]。

(四)色彩运用

不同色相给人的情绪感受不同,而表现主义画家在创作时,尤其注重色彩的运用,旨在通过丰富的色彩,增强画面的表现力,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刺激观赏者的视觉,使人在欣赏画作时,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体验,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表现主义画作的魅力,欣賞该流派画作之美。例如蒙克在画作《忧郁》中,以红色为主色调。画面中的墙体、桌子、地板均为红色,即便有夕阳洒入,欣赏者依然能够感受到红色传递出的情绪,而这种色调给人以血压上升、血管膨胀的生理感受,并产生不祥的预感。由此可见,色彩是表现主义画家表达内心情感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在研究画家情感表达方式时,要关注画家运用色彩的方式,明确画面的主色调,感受不同色相给人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以便正确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色彩的象征含义也存在差异,这是由于中西方绘画中运用色彩方式的不同,想要表达的情绪也不同。在欣赏中西方绘画作品时,容易产生不同的观看感受。以红色为例,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红色大多用于展现喜庆、吉祥的场景,而在西方绘画中,大多以红色展现暴力、血腥的画面。因此,在以色彩分析西方绘画作品的情感表达时,要重点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从西方文化的视角理解画面中的色彩想要表达的情感。只有了解了画家所处的文化环境,了解了不同色彩表达的情感,才能正确欣赏表现主义画家的画作,与画家产生情感共鸣,感受画家想要传达的情感,欣赏表现主义绘画之美。

(五)线条

从内在情感的角度来看,线条是展现画家艺术审美的重要形式之一,只有线条具有一定的美感,才能够通过笔画拼凑成绘画作品,展现作者的喜悦、悲伤、愤怒等不同情感。从线条本身的角度来看,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表现主义画家而言,其在线条处理方面不仅注重视觉空间的表达,而且能融入不同类型的情感,他们以线条为武器,展现不同的思想认知。例如:在蒙德里安的笔下,线条是一种规范性的表达;而凡·高的线条处理更加理智。由此可见,线条处理直接表达了艺术家的内心,是绘画创作中非常关键的情感表达形式。

直线是艺术创作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形式,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给予观赏者一种开阔、平静的直观感受,而且可以营造庄严刚正的氛围。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若是线条没有固定的方向,就无法展示物象边缘。而直线的运用可以通过极致的表达衬托出艺术家的内心情感,且部分创作者会使用直线来表达自身焦虑、孤独的感受。这种线条的穿插,反映了艺术家自身崩溃的情感境界。例如在蒙克的作品中,他常常以曲线来描绘物象,而在《太阳》这幅作品中,却使用了放射性的直线来描绘太阳形状,这种描绘方式直接彰显了艺术家的内心情感。虽然没有后续的艺术加工和创造,但是能进一步凸显阳光刺眼的真实感受,增强了绘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使欣赏者更好地感悟作品本质[5]。

除此之外,曲线也是画家常使用的线条类型,例如抛物线等,其不仅能展现物体的运动轨迹,而且能体现一些社会关系。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看,曲线应用更加常见,其已成为一种绘画语言元素。例如在蒙克的作品《绝望》中,湖面、小船等流动的曲线,不仅使人感受到动荡不安,而且可以传递作者的内心思想,使观赏者感悟到创作者的内心感受,增强绘画作品的艺术情感,拉近作者与观赏者之间的距离。

四、结语

画家表现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表现主义画家创作的情感表达方式更为外放,他们创作出的作品给观赏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作为欧洲美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主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且该艺术风格与本土艺术风格相差较多,深入研究该流派画作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容易感受该流派画作的艺术魅力,懂得欣赏表现主义画作之美。

参考文献:

[1]陆祖鹤.书法主体精神溯源:浅谈书法创作情感的哲学内涵[J].中国美术,2023(3):86-95.

[2]幸芷颖.表现主义绘画的精神内核与服饰艺术[J].西部皮革,2023(10):145-147.

[3]杨雪纯,臧珈艺.浅析油画创作与艺术表达之间的联系[J].新美域,2022(5):28-30.

[4]王净杰.浅析色彩语言在表现主义绘画创作中的情感内涵[J].美与时代(下),2021(12):75-77.

[5]李光熙,崔长城.浅析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与版画艺术创作的个性体现[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9):79-81.

作者简介:

于淼,中国计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猜你喜欢
表现主义情感表达
情绪在表现主义油画中的实践与运用研究
形象表现主义画家——大卫·拉威尔作品欣赏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关于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先驱——汉斯·霍夫曼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