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表演 有益身心

2024-04-25 05:04刘翠萍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师应绘本情感

刘翠萍

在幼儿教育中,应引导大班幼儿接触优质的文学作品,让幼儿感知语言的优美,获得生活经验的积累。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书籍,以大量图片为主,搭配少量文字,可以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幼儿在绘本阅读中会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想象,有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幼儿开展绘本表演活动,为幼儿提供更为灵活的活动空间,使幼儿在表演活动中自由发展,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选择合适绘本

在绘本表演活动中,选择合适的绘本是基础。当前,优质绘本较多,但不是所有的绘本都与大班幼儿的现实需求相符,若是绘本选择得不恰当,有可能导致幼儿对绘本表演缺乏积极性。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喜好挑选剧本,还要挑选在幼儿理解范围内的绘本,要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与分析,选择真正符合幼儿需求的绘本。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趣味性较强的绘本《老虎拔牙》,组织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能以良好的状态积极地体验表演活动,从而提高表现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该绘本中,老虎的动作、表情、语气不断发生着变化,而小猴子的表现则与老虎产生了强烈反差。这样的故事内容十分吸引幼儿,幼儿也更愿意表演。在幼儿教育中,兴趣是重要因素,幼兒只有产生足够的兴趣,才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因此,在幼儿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幼儿体会老虎与小猴子之间的强烈反差,真实感知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使幼儿更愿意参与表演,让幼儿在富有趣味的绘本世界中锻炼个人能力。

创编绘本剧本

想要绘本故事适合表演,需要将其内容改编为剧本。在剧本改编中,教师可以依据绘本内容进行合理改编,满足幼儿的性格、喜好等;也可以大胆放手,让幼儿自主创编,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尽量帮助幼儿实现,使幼儿参与到剧本创编的全过程中,提高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同时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构建教学情境

在绘本表演中,可以融入体验式教学,为幼儿构建情境,让幼儿通过相应事物、环境等激发内心的情绪情感,使幼儿与表演的角色产生共鸣。而且,此种模式也能满足幼儿想象力丰富、爱玩好动的天性。在绘本表演中,教师应利用幼儿园当前的环境、道具等,联系绘本内容科学地构建情境,使幼儿真正沉浸于角色人物的表演中,并帮助幼儿在台词、道具的影响下全面感知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情绪、思维等,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实现对幼儿的情感培养。

引导幼儿想象

将表演活动与绘本阅读结合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幼儿想象,促使幼儿积极表演。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对绘本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幼儿还会联系绘本故事的情节进行相关想象。在绘本表演活动中,教师应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利用科学方法对幼儿的想象进行引导,使幼儿自由猜想、联想等。通过一定的训练,幼儿的想象能力会明显提高,这对于强化绘本表演效果有利,同时能帮助幼儿更加生动地演绎绘本故事。

例如,绘本《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能够为幼儿传递美好情感,使幼儿理解善良、聪慧与美好。幼儿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思维能力不足,想要理解情感类词汇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绘本表演,使幼儿更轻松地认知与理解情感。在绘本表演中,由于兔子和狐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共同表演会强化幼儿的主动性。此次绘本故事的表演,让幼儿能够亲身体验两种动物斗智斗勇的过程,促使幼儿依据绘本内容深入分析与思考,想象两种动物在此过程中的语言与行为,达成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加深了对情感类词汇的认知。引导幼儿以表演的方式进行体验,可以帮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内化较难理解的词汇,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利用音乐表演

幼儿园绘本大多有着情感教育功能,绘本内容中也含有多种情绪元素,包括悲伤、高兴、勇敢等。在组织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时,若只是进行口述,即便搭配了一些较简单的肢体动作,幼儿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元素,无法达成利用绘本教育幼儿的目标。因此,教师应组织幼儿开展绘本表演,并播放与绘本内容相关的音乐,利用听觉对幼儿的感官进行刺激,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幼儿的体验感,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绘本本身具有艺术性,在此基础上搭配音乐能够渗透更多的美学元素,可以增强幼儿的主动性,有利于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例如,在绘本《妈妈一直爱你》的阅读过程中,若是让幼儿直接进行表演,幼儿的体验感不强,也无法在情感上深入理解母爱的伟大。因此,在幼儿表演中,可适当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这样能够构建良好环境,使幼儿在环境的渲染中深刻体验,结合绘本内容正确认识母爱,从而在表演中融入情感,使表演活动更加生动,更具教育价值。

关注表演语言

绘本表演活动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推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为幼儿语言表现力的增强提供载体,使幼儿逐渐提高语言能力。组织幼儿进行绘本表演,能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表达个人的观点、想法。在绘本表演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语言方面的细节,及时进行科学指导,使幼儿在表演过程中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组织幼儿进行《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绘本的表演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幼儿表演语言的指导,使幼儿在深入体验中学会表达爱。绘本故事中,兔子妈妈与小兔子具有爱意的动作能够让幼儿产生温馨的感受。在组织幼儿进行绘本表演中,教师应提醒幼儿,需模仿兔子妈妈与小兔子说话时的声调、表情、动作等,指导幼儿掌握对语言的处理技巧,让幼儿的表演活动更具趣味。教师在幼儿表演时需要认真观察,在幼儿的语言产生问题后需要将其记录,并小声提醒幼儿,使幼儿结合表演产生对语言表达方法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表演活动后,教师应重视总结,与幼儿共同对此次活动的实际表现进行复盘,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探究改进的方案,这样也能教会幼儿正确表达爱的方式,使幼儿在真实体验中获得多方面的成长。

支持幼儿表演

高质量的绘本表演不是一次完成的,幼儿需要不断地演练,在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表演水平。在绘本表演中,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多次表演,在一次次的表演中发现问题并将其完善,解决幼儿在表演中出现的困难。教师还应对幼儿进行多元评价,使幼儿在激励性评价中获得支持,更加积极地表演。评价的形式不仅有教师评价,还有幼儿自主评价和同伴互评。而且,不仅要评价最终的呈现效果,还要对表演过程中的相关细节进行评价,也要注意对幼儿多进行正面评价。

绘本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利用绘本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可以使幼儿在主动阅读中掌握知识。在幼儿教育中,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绘本表演活动中应用,能够真正尊重幼儿的兴趣与心理,促使幼儿更乐于投入绘本表演活动,切实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还能丰富幼儿的情感经验,推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绘本情感
绘本
绘本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绘本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