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模式构建

2024-04-25 12:12王世燕
兰台内外 2024年11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

王世燕

摘 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家庭阅读也是全民阅读最基本、最具活力的组成单元。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下称《促进法》),要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并对公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做了新的指示和要求。公共图书馆如何在《促进法》施行背景下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推进全民阅读主阵地建设,是公共图书馆构建家庭阅读推广模式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全民阅读;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2.17;G78文献标识码:A

《促进法》是以国家意志来规范、促进、引领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配合以学校教育为代表的国家教育。其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回归了教育功能的本质,不再将教育重任单推于学校,而是构建家庭—国家—社会通力合作的新模式。《促进法》第四章社会协同第四十六条明确提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每年应当定期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开发家庭教育类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社会教育和阅读推广的双重职能,家庭教育新时代的开启,为公共图书馆职能发挥带来新的契机,图书馆应践行新理论、探索新思路,开展形式更新颖、覆盖面更广、联动性更强、影响力更大且具有广泛吸引力的家庭阅读推广品牌项目,不断丰富以阅读为核心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建设全民阅读社会。

一、家庭阅读基本情况概述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我国全民阅读自2006年《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倡议书》发出正式开始,历经了17年,已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全民阅读进家庭也逐渐成为新时代开展全民阅读的新方向与新挑战。家庭阅读是以书籍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提升孩子阅读能力,从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阅读方式。孩子正处于精神文化的探索阶段,其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社会阅读氛围的浸染,更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目前,家庭阅读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但由于受到家庭环境、陪伴时间、认知偏差以及阅读技巧等因素的影响,家庭阅读所取得的成效远低于预期。对此,公共图书馆有责任推广家庭阅读。

二、我国家庭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庭阅读氛围不浓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否喜欢阅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阅读氛围。在阅读兴趣的培养过程中,家庭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调查表明,家庭阅读存在共性的问题,如果家长对阅读的价值认识不充分,没有以自己的行为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那么,孩子本身也很难长期坚持阅读。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大量碎片化信息、生存和工作压力消耗着家长的精力,导致其阅读热情不高。缺乏家长的言传身教和指导陪伴,家庭阅读氛围不浓,难以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供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由于现在电子产品泛滥,很多家长都是手机不离手,没有给孩子应有的阅读陪伴,无法达到家庭阅读的目的。因此,家长除了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还应加强自身阅读习惯的培养,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选择感兴趣的图书,在家庭设置专属的阅读区域,只有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才能实现家庭阅读的真正价值。随着“双减政策”以及《促进法》的实施,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迫在眉睫。

2.阅读时间有限,阅读兴趣不足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课题组,于2020年启动对青少年阅读实际情况的调查,选取了1.8万个有效样本展开调研。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青少年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近1/3的青少年每周阅读时间在1~2小时之间,且阅读时间随年级的上升而递减。目前,青少年的阅读时间和作业时间的比例失衡,几乎呈负相关态势,即作业时间越多,课外阅读时间越少。

课题组通过对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分析发现,青少年的阅读范围主要集中在新课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如四大名著、冰心文集等。其中,近1/10的青少年表示平时没有阅读习惯。2019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曾针对全国国民阅读情况展开调查,结果显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读书的原因主要为“升学压力和课业负担”。

3.阅读读物局限

推广家庭阅读,离不开优质阅读内容供给。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共出版少年儿童读物42517种,占全国出版图书种数的8.7%。青少年读物市场在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仿冒书泛滥、内容同质化严重、优质读物缺乏的局面,家长缺乏权威部门和科学标准的指导,难以在良莠不齐的图书市场淘选出适合各年龄段、涵盖多个知识面的书籍供孩子阅览,只能依靠新课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公共图书馆图书推介选择书籍。阅读读物的局限致使当前的家庭阅读过于关注知识、技能,而忽略人的综合能力培养和人文素养提升。

4.缺乏阅读技巧

阅读指导方法是搭建书籍与青少年精神沟通的桥梁,是帮助青少年读好一本书、读懂一本书的指路明灯。国内多项研究表明,多数家长缺乏制定阅读规划、固定阅读时间、分享阅读成果的意识,缺乏有效指导孩子掌握家庭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缺乏正向的交流和有效的沟通,需要借助公共图书馆、学校的帮助开展家庭阅读。

三、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现状

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始于20世纪80年代,直至21世纪“全民读书月”等活动的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等概念的引进、“全民阅读”建议的倡导才逐渐形成效益。经过40余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公共图书馆打造一系列拥有较高知名度、较好社会效益的阅读推广服务品牌,呈现多元化、特色化态势。例如,佛山市图书馆实施的邻里图书馆项目、辽宁省图书馆打造的“童阅乌托邦”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品牌等。随着“双减政策”以及《促进法》的实施,家庭阅读推广工作成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1.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拥有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成熟的服务体系。据《2021—2027年中国公共图书馆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包含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147个,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1785.77万平方米,图书总藏量117929.99万册,从业人员57980人。豐富的文献资源、广阔的阅读空间、高水平的从业人员,使公共图书馆具备开展家庭阅读推广的绝对优势。

(1)资源优势。家庭阅读并非狭义上的在家庭里或家庭成员间开展的阅读活动,而是泛指所有以家庭为单位或对家庭成员起到促进作用的阅读活动,公共图书馆也是家庭阅读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不仅拥有学科齐全、内容浩瀚的纸质及电子资源,还拥有VR、3D打印机、智能互动钢琴等先进的设备设施,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和不同家庭的阅读需求,是家庭阅读资源的延伸和补充。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亲子阅读、故事分享等家庭阅读推广活动,指导家长开展家庭阅读。

(2)人才优势。公共图书馆馆员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了解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读者的阅读需求,熟知青少年读物分级分类标准,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同时,公共图书馆馆员拥有很强的交流经验,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指导家长怎么选择图书和开展家庭阅读,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公共图书馆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邀请专家或学者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推广讲座、培训及真人分享会等,为家长和青少年提供家庭阅读指导。例如,在2013年,瑞安市图书馆推出“小蜜蜂踩书蜜”的阅读推广品牌项目,该项目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模式,尝试“四三二”阅读推广方式,倡导由点及面,多元共融,构建听、写、讲、演“四位一体”的新型阅读模式。采取“借”网络、“集”社会、“促”家庭“三管齐下”的方法,开辟“飞”出去、“领”进来“两条路径”。此项目主要就是借助网络、社会和家庭的力量,这种整合资源的全新推广模式进一步拓展了阅读推广的途径,也让阅读推广队伍变得更加强大,推广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2.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面临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家庭阅读指导组织。阅读书籍要根据青少年身心的发展,提供给他们能够理解和认知的内容。在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青少年的阅读需求也有所不同。首先,公共图书馆对于青少年分级阅读缺乏科学的指导,分级标准只是简单地分为低幼、少儿、少年,没有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知识展开细分。其次,公共图书馆缺乏专业的青少年阅读指导人员,无法对家长展开科学的指引,读物的选择也缺乏科学的标准。最后,公共图书馆缺乏对家庭阅读需求的调研,没有了解家长和孩子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取向,没有构造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

(2)欠缺专业的阅读推广团队。阅读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家庭阅读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影响阅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家庭阅读推广主要是通过图书推荐、主题展览、专题讲座、主播领读、图书分享会以及亲子故事会等方式,由公共图书馆提供场地,外请专家或社会团队授课,馆员主要负责对接社会合作方、发布活动信息、维持现场秩序等工作,缺少一定的阅读推广经验,不具备专业家庭阅读推广队伍的职业素养。由此可见,想要构建专业的阅读推广团队,就必须要求推广人员具备专业的图书馆业务知识,还必须具备与各年龄段孩子的沟通技巧,熟悉孩子的心理特点、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为其推荐适合阅读的文学作品。

(3)没有形成特色服务品牌。在开展阅读推广过程中,图书馆要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来制定推广策略,逐渐形成策划设计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最终达到阅读推广品牌化的目标。同时,图书馆也要通过相应的运营方式,不断提高阅读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不断提高公民文化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公共图书馆地缘位置、风俗民情不同,应该因地制宜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目前,各地公共图书馆的家庭阅读推广活动存在着大同小异、缺乏新意的情况,没有形成特色服务品牌,制约家庭阅读推广向纵深发展。

四、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模式构建

1.建立有效的家庭阅读指导组织

针对不同年龄层的目标人群,建立家庭阅读需求模型。可以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以及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读书需求,提供相对应的阅读指导。公共图书馆可以建立有效的阅读指导组织,如读书会、阅读沙龙等,通过定期的交流和沟通,可以为家长营造一个交流的平台,加深对孩子阅读情况的了解,家长也能够学习到更好的阅读方法。好的家庭阅读指导组织不仅能够促进图书馆和家庭之间的联系,还能够促进各个家庭之间的互动。并且,家长也可以了解儿童的想法,从而理解儿童的行为。在提供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还可以提供专家咨询平台,促进家庭与专家的沟通,互相交流阅读的方法,从而促进对孩子阅读的引导,鼓励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家庭阅读指导中,从而达到明显的效果。

2.成立专业阅读推广团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阅读形式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让阅读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全民阅读的自由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人都是阅读者,人人皆可成为阅读推广人。公共图书馆应不断完善阅读平台,汇聚、培育一批优秀的领读者、阅读社群及阅读推广人,让读者可以直接参与阅读推广活动,进一步拓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路径,让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更紧密,进而提高读者对推广活动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此外,图书馆也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作为图书馆资源的补充作用,从家庭阅读开始逐渐打造全民阅读的服务体系。

3.推进家庭阅读推广活动品牌建设

围绕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阅读月以及重大节庆活动,深入开展家庭阅读推广活动,打造富有本馆特色的家庭阅读推广品牌。公共图书馆需找准自身定位,深耕本土文化和本馆特色,摸清区域内家庭阅读需求,厘清家庭阅读的重点和特点,量身打造契合的家庭阅读推广品牌活动,开展形式更新颖、覆盖面更广、联动性更强、影响力更大且具有广泛吸引力的家庭阅读推广品牌项目。还可以利用不同的媒体方式,收集和整理家庭成员关于阅读指导问题的建议或者意见,从而辅助家庭制定有效的阅读方案,有利于更好地推广家庭阅读活动,还有利于为家庭阅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提高家庭成员的阅读效率。公共图书馆应主动适应公众阅读习惯和媒介传播方式变化,通过新媒体广泛开展线上家庭阅读推广活动。

五、结束语

总之,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就是利用有效的推广手段,引导读者积极参与阅读,培养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家庭阅读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理应肩负起提高全民精神素养的重要责任。儿童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如果没有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失去了早期教育的绝佳时机,日后想要提高其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就会变得更加艰难。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探索有效的家庭阅读模式,致力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社会实践,不断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最终让阅读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徐军华,贾梦芹.城市儿童数字阅读调研及公共图书馆应对之策——基于安徽省1076名儿童的数据[J].图书馆学研究,2021(20):91-100.

[2]林微微.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创新模式和路径探索——以瑞安市图书馆“小蜜蜂采书蜜”品牌项目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2(3):111-117.

[3]孙 超.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化建设研究——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21(5):70-74.

[4]黄百川.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建设创新与思考——以佛山市图书馆邻里图书馆项目为例[J].图书馆,2021(05):92-95+118.

[5]李 霞.公共图书馆开展家庭阅读推广策略探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S1):24-28.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