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跨学科“共学共研”校本研修机制建设

2024-04-25 17:33陆如萍李帅帅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机制建设校本研修跨学科

陆如萍 李帅帅

摘   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落实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新挑战,也是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的新课题。在双新政策背景下,鉴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学习型组织建构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本位目标和个人本位目标,构建跨学科“共学共研”的校本研修机制,并从“以师为本,多方面满足共进需求;方法驱动,多渠道激发内外动机;塑造环境,多维度营造发展文化;全程施测,多阶段收集成长数据”四个方面保障跨学科教师的研修质量。

关键词:共学共研;跨学科;校本研修;机制建设

一、中小学教师跨学科“共学共研”校本研修机制建设的背景

1.跨学科“共学共研”校本研修的紧迫性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新课标提出,“各学科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在政策的推动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实施迫在眉睫。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建设的新挑战,也是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的新课题,而其突破有赖于教研的支持和引领。1

2.跨学科“共学共研”校本研修的必要性

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知识普遍存在分离的情况:在本体维度,主要体现为人为性割裂;在认识维度,主要体现为认知性局限;在方法维度,主要体现为工具性错位。这种静态知识观下教学知识所呈现的分离状态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其分离的症结则在于未形成动态知识观下的知识结构。2 基于双新课程落地实施和优化教学系统角度,要想实现双新背景下的跨学科课程建构,必须给教师提供跨学科研修的机会,打破个体知识局限,进行跨学科合作学习,促使教师迎接动态知识观下的跨学科教学挑战。

3.跨学科“共学共研”校本研修的可行性

与区级相比,现阶段学校开展跨学科教研有更大的可行性。要想实现教师的跨学科合作,学校可以借助需要共同完成的专项任务提高教师的协同能力1,丰盈“供给侧”,驱动“需求侧”。如上海市实验学校南校(以下简称上实南校)的项目化实验校课题为“核心素养导向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学校鼓励各学科教师积极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辅以内部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教师动机,引领教师通过跨学科教学寻找专业发展的新赛道。

二、校本研修理论基础

首先,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的五项修炼原则。2 自我超越与改善心智模式是指员工追求个人愿景和调整对工作的看法以开发潜力的过程,是个人层次的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则是组织层面的修炼,是指将组织成员的个人愿景进行整合,建立共同愿景,并通过团队学习推动组织和个体的成长。学校是汇集知识、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场所,而学校组织中最主要的知识传播者便是教师群体,促进教师之间知识共享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创新发展带来最直接的动力。3 “共学共研”跨学科校本研修是从学校组织层面进行的尝试,将教师的个人发展意愿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建立共同发展愿景,通过不同学科教师的共同学习和基于实践经验的研讨,推动学校发展及教师个体成长。

其次,在设计教师学习时要本着“即学即用”的原则,注重对当下教学难题的解决。成人学习者具有学习时间碎片化、目标实用化、学习过程持续化、学习目标高效化等特点4,由此,针对当下问题解决的技巧、策略及经验分享是教师跨学科研修追求的目标及成果,同时也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我们借用陈向明的观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和变化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可以用同化与顺应来解释。“同化”是指把新信息吸收到个人已有知识系统中,“顺应”是指当新信息不能被个人已有知识系统所接受时产生的结构重组。同化和顺应都导致教师信念的改变,但后者的作用更大。5

最后,“学”“研”并重,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变化提供场域和条件,促进教师教学信念的转变。本研究中的教师“共学共研”共同体,是将教师作为完整人的生命状态,在学校工作场域中给不同学科的教师创设条件,使他们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类知识性学习,并加强所学知识与教师现有经验、现实生活和教学育人之间的联系,给教师创设氛围,提升教师认识真实教学世界和解决真实教育问题的能力。

三、跨学科“共学共研”校本研修目标

教研活动作为教师有目的、有过程、有方法地分析和解决学校课程实施及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教育教学问题,且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宗旨的一种实践性、反思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对于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既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适应新课程发展的现实要求。

传统的教研活动是同学科教师基于同一主题开展的,促进了同学科教师的专业分享,有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更新。跨学科“共学共研”是不同学科教师基于同一或不同主题进行的研修活动,其作为一种新型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能有效满足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对教师学习与成长的要求。本次跨学科“共学共研”的共同愿景是在契合学校发展愿景的前提下,达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本位目标(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和个人本位目标(自我意识、研究能力)。1 其一,专业知识目标为教师拓宽本学科的本体性知识,掌握跨学科教学的条件性知识,丰富教师的跨学科实践性知识;其二,创新意识目标为积累雄厚的跨学科知识基础,从跨学科视角创造性地设计与实施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三,自我意识目标是在跨学科研修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目标管理能力、時间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其四,研究能力目标是研究、深化学科理解,把握跨学科教学的本质、性质、规律,解决跨学科教育教学问题。

四、跨学科“共学共研”研修路径

1.跨学科共学:组建学习共同体,共建学习生态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被认为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然而,教师共同体在实践中往往遭遇缺失、低端、无效等困境。为打破教师的共学困境,结合一致性价值愿景、自发性组织、共享性资源、经常性反思、民主化氛围、明晰化建设要求的六大特征3 ,共建学习生态(如图1所示)。以上实南校为例,组建“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咨询者”共同体团队,其中,引领者可以是跨学科专家或资深教师,组织者负责统筹和管理,参与者相对固定,咨询者灵活进出。

特征一:一致性价值愿景。清晰且共享的目标及愿景是建立不同学科教师跨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关键。4

特征二:自发性组织。学习共同体应是基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景自发产生的,如上实南校鼓励教师申报市、区级研究课题,参加跨学科、项目化比赛,有意愿的教师自发组织或加入有共同愿景的团队。

特征三:共享性资源。这是学习共同体的基本优势。为避免出现共享形式化、表面化的情况,组织者需具备激发教师参与知识共享内驱力的智慧。知识共享的达成,需要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5 首先,从资源交换的视角来看,共同体内教师可人人参与分享;其次,从社会交换的视角来看,应明确教师在知识共享中的激励形式,包括内在性激励(如尊重、赞赏等)和外在性激励(如荣誉、奖金等)。

特征四:经常性反思。因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教师难以形成经常性反思的习惯,容易错过或忘记记录反思。为解决此问题,上实南校在共学共研中,提供公共监督和共享的反思平台。教师依托线上“打卡”小程序,设定月或周打卡规则,打卡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学科、主题、跨学科启示等。为营造共学氛围,组织每月公布打卡情况,精选发布在公众号上,并邀请优秀教师做交流汇报。

特征五:民主化氛围。推行民主管理与决策,赋予教师“共享性领导”权利。教师因能力或需求的不同而被赋予不同权利,合力承担责任。领导的价值不仅在于营造一个平等、协商的群体氛围,更在于保障成员自主权的实现。如在共同体内部,可集体决策共读的书籍,以及共读的方式和侧重点等。

特征六:明晰化建设要求。这是推动共学规范、有效落实的关键,需要明确从共同体构建初期到实践过程再到经验总结的全过程建设要求,定位共同愿景、组织中心、领头任务、成员角色等,形成具有强大推动力的集体。以上实南校为例,明晰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要求,如表1所示。

2.跨学科共研:组建协作工作坊,共建研究生态

跨学科教学设计的创作过程:首先,组建跨学科共研工作坊,由教师发展或教学管理部门主管,吸纳跨学科经验丰富或学科造诣较深的教师加入。其次,申请跨学科项目共研的教师,先提供“一句话”和“三句话”,“一句话”表达跨学科设计的中心思想,“三句话”涵盖学习目标、驱动问题和学习成果。然后,由工作坊教师初步论证跨学科设计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宜性1,论证通过后开展跨学科共研,生成初版跨学科设计。最后,邀请专家对初版设计评审并提出建议,根据反馈做第二轮完善修改。如果改动较大,再开展工作坊共研,邀请专家评审。如果改动较小,自行完善后投入教学实践。在实施过程中若遇到难以克服的阻碍和困难,可再申请开展一轮工作坊交流。

五、跨学科“共学共研”质量保障

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其价值不仅仅是服务于跨学科教学的高质量实践,更是对学校管理制度的重构与迭代。2 制造业中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提出了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测量六个影响產品质量的因素,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教师、方法、环境、评测四个方面保障“共学共研”质量。

1.以师为本,多方面满足共进需求

影响跨学科“共学共研”质量的关键人员是教师和行政领导,其中教师是主导。影响教师“共学共研”质量的因素体现在兴趣、个性化、态度、情感、能力和经验等多个方面。3 其一,要满足兴趣和个性化方面的需求,弱化行政干预,最大限度给予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其二,要满足态度和情感的需求,允许教师自愿参与,人员进出相对灵活,以及达成个人贡献和学研期望的一致性。4其三,要满足不同能力和经验的教师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专业发展支持。

2.方法驱动,多渠道激发内外动机

共学共研的高质量驱动需要激发教师的内外部动机。其一,从教师的自我提升、价值实现、团队合作等渠道激发内部动机,为其说明完成该任务的必要性,挖掘任务价值,关联社交需求,助力内部动机的培养与内化。其二,通过奖金、证书等物质激励,竞赛、评比等社会认可,升职、加薪等职业晋升的渠道,激发教师外部动机,满足专业发展需求。

3.环境塑造,多维度营造发展文化

要推动“共学共研”良性可持续发展,学校应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共同发展的文化环境,引导教师从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教师的深度交流与精神交往。在资源维度上,上实南校设置教师专用学习室,并配套充足书籍、期刊等资料,上海市实验学校科研专家每周来校提供支持;在形式维度上,线上面向全校发出邀请,线下人人参与分享,并与集团校合作,共建发展氛围;在考评维度上,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将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计入考核,以评促研,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4.全程施测,多阶段收集成长数据

评价是判断特定目标实现程度的手段,也是价值追求落实的牵引力量。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应贯穿于“共学共研”的始终,开始前明确教师的发展起点,过程中记录教师的学习轨迹,结束时检测教师的学习效果。评价不能用单一的方法收集教师成长的信息,而需要多种渠道收集数据以保证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梳理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成果明确发展起点,分析反思和交流内容,记录学习轨迹,跟踪教师参与论坛、参赛或投稿的成果以验证学习效果,并通过问卷分析整体评测教师的“共学共研”成果。

跨學科共学共研可以整合多学科教师的智慧,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产生“1+1>2”的效果。1 跨学科共学夯实基础重积累,共研深化实践重转化,两者相辅相成促进跨学科教研常态化,进而形成学科与跨学科教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大教研格局,助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The Construction of a Cross-disciplinary School-based Training

Mechanism for “Co-learning and Co-research” am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LU Ruping1,LI Shuaishuai2

(1.Shanghai Experimental School,Shanghai,200125;2.South Shanghai Experimental School,Shanghai,200123)

Abstract: Cross-disciplinary thematic learning is a new challenge in implement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comprehensive literacy,as well as a new topic in building the teams of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Innovation”Policy and considering the urgency,necessity,and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cross-disciplinary thematic learning,this study has combined both the theory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adult learning theory,set society-oriented and person-oriented goals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nd constructed a cross-disciplinary school-based training mechanism for “co-learning and co-research”.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cross-disciplinary teacher training,this study has suggested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meeting the need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rom a teacher-centered perspective in multiple aspects,stimula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tivation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which is driven by various methods,shaping th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ing culture in multiple dimensions,and monitor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ng the data for growth at multiple phases.

Key words: co-learning and co-research,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school-based training,mechanism building

猜你喜欢
机制建设校本研修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长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组织机制管理的建设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