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2024-04-25 17:33江涛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中学生

江涛

摘   要: 项目化仿写设计旨在提升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仿写为具体策略,以项目化作为实施方法,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项目化仿写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项目化仿写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设计项目、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围绕任务设计自己的方案、依据方案开展写作练习、习作评价、任务评价七步流程。项目化仿写设计为教师、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供机会,有助于拓展到更多的教与学领域。

关键词: 中学生;写作能力;项目化仿写设计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言表达、知识储备、思维逻辑、情感认知、道德品行等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中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每当遇到写作练习尤其是回家的写作练习时,就会出现耗时长、收效微的问题。细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写作思路、写作语言、写作方法等相关的积累,写作自然就无法顺利进行。在教学中,师生都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也采取了许多教学措施,但仍会遇到学生主动性不足的问题。因此,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如何给予学生易操作的支架进而提升中学生写作能力就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

当前课程改革对中学写作教学提出新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开展差异化教学,加强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自主规划与自我监控,提高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强调,“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文课程应“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2

由此可见,教育教学的设计应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生活情境、在实践中学习的过程,要充分考虑给予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发挥的空间。当然,考虑到学生写作中的实际困难,教学要给予学生易于操作、便于学习的支架。项目化仿写设计的实践正是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强调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尊重学生个性并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有助于中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项目化仿写设计的内涵

项目化仿写设计是指中学生以仿写作为提升写作能力的具体策略,以项目化作为实施写作能力提升过程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性,锻炼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综合性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形式。其中,仿写与项目化设计是实施策略与实施过程的关系,就提升写作能力而言,运用的是仿写的策略,借助项目化学习方法作为实施过程。

许多教学研究已经证明,仿写是一种能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学习策略。借助仿写,学生可以确立明确的学习方向,可以直观感受到语言学习的样式,还可以清晰感受文章行文的巧妙,更可以在读写中受到文化思想的熏陶。仿写给予学生学习的目标与提升的支架,能够帮助学生在“仿”与“写”的过程中积累、提升写作知识与技能。但传统仿写指导也存在不足:教学往往以教学目标为主导,仅从写作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出发;过程也常常着力于单一知识的落实,更多关注写作结果的提升。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开展写作知识的“学得”过程,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突出。

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性学习,需要围绕一个具体的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项目化学习具有四个典型特征:问题是真实的、有意义的;过程的探究性;同伴的协同性;结果表达的多样性”。1项目化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以项目化学习过程来实施仿写学习策略,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体现在实施的全过程:学生自主确定提升写作的突破口,自主确定仿写任务以及自主确定推进任务的程序和进度。这样做不仅有助于不同学生的写作提升需求得到个性化满足,而且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选择解决路径并得到富有个性的项目成果,能在实践中激发学习的热情与创造性。

二、项目化仿写设计的基本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项目化仿写设计要求师生改变对写作学习的思想观念,认识到写作知识与技能提升是通过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解决而达成的,而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又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任务驱动中进行的,且最终应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提升的落实。

在项目化仿写设计中,教师是项目任务的设计者、引导者、支持者。教师结合《语文新课标》中语文学科课程的“学段要求”与教材,确定学生“表达与交流”在具体教学实践阶段应达成的教学目标;进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写作实际进一步确定项目任务与任务目标。在学生开展项目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具体指导、协助学生掌握如何设计任务、整合资源、推进任务、开展评价。

在项目化仿写设计中,学生是项目任务的主体,是任务的确定者、实施者、评价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程要达成的目标,分析自身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解决问题的任务,并实施任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根據实施节点与推进状态进行自我评价,以及调整与提升。

在项目化仿写设计中,师生不仅关注写作知识与技能,而且注重学生体验,寻找解决写作中问题的路径,以及在过程中动态的学习、运用写作知识与技能构建写作知识的框架,关注在这个过程中阅读的体验与思考,和任务实施中内心的成长。这些过程中的综合体验再借助写作成果与写作评价、任务评价,进一步内化为学生内在的思想认识与核心能力。

项目化仿写设计最终指向核心素养培养。《语文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1 项目化仿写设计的实践,引导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提升“人文底蕴”与“国家认同”。仿写这一学习方式需要学生针对性地阅读,借助学生规划阅读书目,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具有深厚文学意蕴、国家民族情怀的作品。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需要反复阅读作品,体会作品语言、表达、内涵,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观察与体验,内悟阅读所得,在阅读与思考的浸润中,受到优秀作品熏陶,增加“人文积淀”,培养“人文情怀”,提升“审美情趣”,增进国家认同。

项目化仿写设计的实践是提升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有利于语文学科“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项目化仿写设计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实施流程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的教学内容为例,阐述如何实施项目化仿写设计的流程。

1.确定教学目标

在项目化仿写设计中,教师处在指导者位置,要首先确定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是,项目化仿写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更多是教师提出一个“学习目标”,或者说是一个“学习要求”。这个“学习要求”是教师从《语文新课标》的“学段要求”出发,结合教材安排与学生当前写作实际确定学生写作能力要达成的水平目标。

参考《语文新课标》“课程目标”第四学段“表达与交流”中提出的“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2 的要求,可以确定“抓住细节”的教学目标为:多角度观察生活,学会多方面把握细节;学会合理、生动描述细节;合理安排内容,学会借助重点细节突出人物特点。

2.设计项目

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项目。项目是引导学生确定、实施学习任务的依托,是学生在写作实际与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这里的“问题”不是指“疑问”,而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有待提升的对象”(就学习而言)。当然,在教学中确定的“有待提升的对象”是结合教学目标确定的符合大多学生共性的,不能过窄而挤压了学生个性发挥的空间。

因此,可以确定“抓住细节”教学内容所设定项目为“通过阅读名家篇目,学会抓住人物细节并生动描述,突出人物的特点”。

3.确定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确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依据教师设定的项目,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表现,再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初步的解决路径,然后对初步路径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最终路径。“路径”不简单等同于“任务”,“任务”是包括目标、路径、依据、策略等在内的集合体。

确定学习任务这一环节在实施初期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目标与项目,学生要能够将这两者与自身结合,并提炼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基于经验来寻找一定的路径,并最终形成确定的任务。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经验和阅读积累,教师还需要提供一些阅读书目和操作经验的示例,为学生项目化任务搭建平台。

在“抓住细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巴金、老舍、茅盾、鲁迅等作家的经典作品。依据项目化仿写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经验和阅读积累,可以确定学习任务是“学习巴金小说中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描述家人对自己的关心”,也可以是“借助老舍小说中人物细节刻画方法的学习来体现教师善于教导学生的特点”,还可以是“鲁迅作品中人物细节描写方式的探究促进生动刻画同学的形象”。

4.组织学生围绕任务设计自己的方案

在确定任务后需要制订方案来科学、条理地推进任务的实施。首先,确定任务相关的阅读目标,制订查找相关阅读资料的计划;其次,如果是以团队合作形式开展任务,则需要对团队成员进行分工;然后,确定计划的阶段性目标、时间节点、达成标准等;最后,确定成果交流的形式与具体过程。

“抓住细节”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围绕学习任务设计自己的方案,学生在确定学习任务后,也就确定个人或者集体阅读的书目,即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家》、茅盾的《林家铺子》、鲁迅的《孔乙己》。然后制订阅读计划表,分阶段完成阅读;制订阅读目标,查找书中人物细节刻画的内容;制订阅读交流计划,就作品中人物细节描写的内容进行交流讨论。

5.学生依据方案开展写作练习

学生依据方案,围绕任务针对性开展阅读与分析,学习相关写作的知识与技能,然后尝试仿写练习,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与阅读目标比较,找出不足并进行修改,最终形成写作成果。

在“抓住细节”的教学实施中,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运用仿写的方法,对自己写的一篇习作初稿进行了修改提升(见表1)。

从上述示例中,我们看到学生的修改稿在人物细节的把握上有了提升。不仅增加了事件情节的细节,也增加了多处人物描写的细节;在语言表达上,也能够选词来恰当表达,或者借助修饰词、修辞等进行进一步的修饰,情感表达也有提升。

因此,从实施效果来看,学生较好地通过项目化仿写设计习得了阅读体验中的写作知识与技能,并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较好地通过写作体现了自己对生活中人物的观察,再现了生活场景,生动且富有情感地表达了自己与人物相处时的内心感受。

6.习作评价

对习作的评价从形式上分自评与他评。自评主要由学生来进行,目的是借助评价的形式促使学生进一步发挥主动性,更深入体会教学目标,更充分體会写作知识与技能在实践运用中的效果,更明确判断自己的达成度,有助于内化过程中的收获,能够为更好地积累经验并推进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他评是在教师组织下,借助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议、确定的评价量表开展习作评价。

“抓住细节”的教学,由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共同确定“评价项目”的三个评价维度,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本次项目需达成的目标。然后双方共同努力,确定评价标准,更多是从定性的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评价维度如何细化落实,其实质也是学生在实施任务时,分析阅读文本提升自己写作能力的学习角度。而评价得分则是从定量的角度来评估达成情况,包括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达成情况,促使进一步依据标准、维度深入思考、自主学习(见表2)。

7.任务评价

项目化仿写设计区别于传统的仿写设计,在于学生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自我发展路径并主动在生活中实践,这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学生要回顾任务实施的整个过程,借助相应的评价量表来总结经验与不足,这样,既可以为后续项目化仿写实施提供依托,也可以为借助项目化策略解决其他问题积累经验。

在“抓住细节”的教学实践中,项目化仿写设计借助“项目化”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验的获得与变化,注重学生学科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的运用与提升。借助实施评价表,能够帮助学生厘清项目实施要关注的维度,对于每个维度要达成的分层、定性目标有准确认识,同时能够对实施完成情况给予定量评价,借此来进一步深入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见表3)。

四、项目化仿写设计提升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要点与经验

1.学生成为学习任务的确立者

在项目化仿写设计中,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要达成的,虽然也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的目标,但有着鲜明的教师教学意图,因此,不能完全等于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定是学生从自身出发,结合自己写作实际与经验积累而确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力。当然,在设计实施中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确立学习任务。

2.教师要对学生设计任务实施方案进行细致指导

项目化仿写设计策略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在最初阶段都会因缺乏经验而不知道如何操作实施,尤其是学生相较于成年人更需要接受方法指导。因此,研究要形成一般性的任务实施方案流程,并在教师理解后具体来指导学生。任务实施方案指导应该从任务的确立、规划、分工、步骤、开展、成果、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当然,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渐熟悉、掌握,最终能够独立依照方案自主完成任务。

3.要开展学生仿写的针对性指导

仿写不是简单模仿,更不能照搬抄袭,需要学生读懂目标文字中蕴含的写作知识与技能,然后结合自己的体验和积累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对于初学的学生而言,教师要由浅到深细致进行仿写指导,要教会学生“读”和“仿”,要引导学生从写作的多个维度进行模仿。当学生逐渐熟练后,要更多引导学生仿写从“形似”提升到“神似”。

当然,仿写如何开展也可以用项目化研究的方式,更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在实践中有直观感受与思考,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分析、探究。教师作为指导者,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式引导,目的是拓宽学生的思路、突破学生的难点。

4.教师应善于利用仿写阅读书目的引导来丰富学科育人价值

项目化仿写设计的基础是“读”,“读”作为“写”的前提,为“写”提供了范围广阔、类型众多、角度丰富的学习资源,既扩大了“读”的视野与视角,也提高了“写”的广度与深度。因而,项目化仿写设计促使“读”的对象文本的原生价值向教学价值的自然转化,其中包含丰富的育人价值。在读写过程中,通过“读”能够引导学生在无形中感受文学经典里饱含的丰富人文财富;再通过“写”引导学生去观察、体会、表达自己对生活中人与事的思考感悟,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个性化体验,并带着这种体验去比照、关注、探求周边世界,真正“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關,使它呈现出生命态”,而“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1

5.充分利用评价来推动深度学习

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帮助评价者在评判别人与审视自己中,进行更深入地思考。项目化仿写设计中可以是对最后结果——习作进行评价,发现仿写这一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还可以实施有效的任务评价,对项目化开展的过程进行评价,有利于积累项目化经验以便于更好地开展项目化学习。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学科的核心知识,更好地理解与把握项目化的过程;同时能够激发更积极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Writing Ability

— Take the Design of Project-based Imitation Writing as an Example

JIANG Tao

(Shanghai Weiyu International School,Shanghai,200232)

Abstract: The design of project-based imitation writing aims to improve the writing 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with imitation writing as the specific strategy and project as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while respecting studentsautonomy and creativity. The basic idea of this design is to develop studentscore competencies of the subject of Chinese. The design of project-based imitation writing includes seven steps:setting teaching objectives,designing projects,setting up learning tasks,organizing students to design their own programs around the tasks,carrying out writing exercises according to the programs,evaluating writing and evaluating tasks. Project-based imitation design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accumulate their practical experience,which is conducive to being applied to more teaching and learning fields.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writing ability,project-based imitation writing design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三写”结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