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整合性建构

2024-04-25 18:52范海敏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党史教育融入

范海敏

摘   要:党史教育和思政课程在目标体系上具有高度的共通性、一致性和契合性,以目标为导向,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教学的整合性建构内在地蕴含着内容体系、创新手段与社会资源三个维度。在实践路径上,教师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置党史情景,选用有效的资源支撑,以技术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智慧化服务于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此外,采取“点面结合、由面及体”的方式架构立体推进教学,进一步探索党史教育与思政课程之间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整体最优效果。

关键词:党史教育,思想政治课程;融入;整合性

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命题。正如《“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强调:“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全面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对‘党的领导教育教学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学段要求、课程教材安排等进行顶层设计,是培养学生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强化使命担当的重要举措。”1 然而,以往的党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相对独立,在实施高中思政教学分阶段的教学任务时,以整合性思维推进党史和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实现思政分阶段教学任务的目标,优化其教学的全过程,促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一、整合性建构的价值旨归

1.知识内容的共通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规定了学科课程的标准及教学内容的更新要求:“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2 百年党史本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通过讲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规律以及历史决策的背景和影响,能够为高中思政课堂真实情境的建构提供精神支持与素材支撑。

2.价值观目标的一致性

面对当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思政教学活动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明晰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学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以历史自信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以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新的贡献,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感,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能力导向的契合性

跨学科理念为学生提供多元化视角的同时,也考查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如政治与历史、语文等学科的整合,旨在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整合到政治学科教学中,满足新文科从分科治学转向学科融合的方向性要求,并突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培养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具体的党史事件和情境创设中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深入探讨等方式,将党史中的争议性问题作为辩题,根据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进行思考与辩论,主动思考不同主题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现实问题,并内化为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行动自觉。

二、整合性建构的内涵及其维度

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程的整合性探索,有利于提高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育人效能,促进党史资源的共建共享,助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大思政项目的系统推进。

1.整合内容体系

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发展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革命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中实现超越和发展的奋斗史。党史内在地蕴含着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同时,又描绘着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壮阔篇章。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学,在厘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和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中,促進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内在过渡与衔接上,通过党史事件的串联将前一单元的知识和下一个单元的新主题、概念或理论相互联系,以党史事件和党史背景为主线将不同主题或单元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内容整体。

2.整合创新手段

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学科的交叉与整合”2 中利用创新技术、信息、协作平台等各种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智慧思政、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等方式,整合创新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性提升和最大化利用。实际上,创新资源的整合可以促进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创新,使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场景教育更具可操作性。

3.整合社会资源

整合社会资源是指综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包括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学术机构等,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过程。例如,学校可以与相关的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党史纪念馆、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将党史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课堂内外的各方力量是在党史资源共建共享和教育教学新理念落实方面的重要支撑,应统筹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教育资源,积极支持学校建立健全党史资源的外部共享机制。

三、整合性建构的实践路径

1.以点带面:明确主题,建构体系

就课程教材内容自身来说,以2022年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部分为例,必修部分模块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循历史进程,讲述为何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托模块1的基本原理,讲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模块2的“经济与社会”、模块3的“政治与法治”及模块4的“哲学与文化”,都内蕴重要的党史元素。教师可根据思政课程的知识目标确定相应的学习主题,以点带面,再由面到体,建构体系。

第一個层面是由点及面,点面结合。教师可采取主题式设计,横向上以概念、事件或理论作为对照,纵向上以时间为序,引入真实的党史场景,逐步分析问题及整合观点。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课到第三课,围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主题,教师在介绍什么是“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针对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一知识点,拓展“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时期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即是“面”的概念的体现。再如在“经济与社会”部分,围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两大单元,针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基于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体介绍中国共产党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历程,并以此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变革及其辩证关系。

第二个层面是由面到体,整合推进。教师要借助横向比较、纵向思维和价值评判等方式,进一步创设阶梯式的党史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上的全面发展。如在政治与法治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单元中,针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这一重要知识点,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个历史时期作为“面”的概念的体现。教师借助教学资源筛选出中国共产党完成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民主革命等遗留任务的重要历史事件,具象化地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此外,教师还要着眼于“由面到体”的整体布局,设置探索式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不同时期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再如对于“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这一知识点,教师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包括自五四运动以来“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三大里程碑事件,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分析“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分别指的是什么,在百年党史历程中,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真理性与历史必然性,使学生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自信。

2.拓宽界面:创新形式,提高实效

其一,整合百年党史融入原理课程的案例库。整合“智能化线上系统”“云案例库”“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库”“思想政治课微视频数据库”等资源,在信息化视阈下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路径创新。

其二,重视党史元素融入多媒体教学的立体互联。在“教、学、评”体系中鼓励学生的多元化参与,例如,利用教学互动多媒体平台,在课程题库、课堂答题互动奖励等环节,增加体现党史知识的题目和知识点,注入党史实例元素,利用移动互联,将教师和学生的数据通过云端的服务器进行链接,通过课堂互动答题、课堂测试、弹幕教学、资料分享、学生讨论、学生留言等互动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掌握程度。

其三,催化智慧校园教育系统项目。如今,教学模式更加追求个性化、自主化和智能化,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独立个性地展开自主性学习,在全新的教学模式挑战下,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智慧平台的数据分析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关于此种系统项目的应用场景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模拟算法来接近现实真实环境中的教学过程,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贡献经验值之后进行思维创新和数字的处理才能形成。

3.立体推进:多方参与,相辅相成

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四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统筹联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项目的立体系统推进。

学校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对于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穿插安排讨论课,在理论讲授之外拓展案例讨论、课堂讨论或其他实践教学内容。在主课堂以外,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主题教育活动,例如“百年先锋学习活动”“寻访红色足迹”“讲述百年党史”等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将主题教育活动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班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除此以外,党史融入思政课程的实施还要加强和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基层的实践与调查,让学生走进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实地进行考察和调研,了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的实践情况。学生通过与基层党组织成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和困难,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学生通过参观、阅读文献、访谈、考察调研、参与互动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并结合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以此激发思考和探索能力。

Integrative Construction of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into High School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FAN Haimin

(School of Marxism,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201620)

Abstract: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and the teaching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share a high degree of commonality,consistency and corresponding nature. Being target-oriented,the integrative construction of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into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includes three dimensions of content system,innovative means,and social resources. In terms of it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teachers should set the contexts of party history based on teaching objectives,and select effective resource support to encourage the innovation in the forms and means of teaching with technological modernization,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ce. Moreover,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this method should be adopted that“links the points with the surfaces and then connects the surfaces with the structures”,which help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deep integration between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to achieve the overall optimal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Key words: party history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integration,combination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程党史教育融入
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课程能力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高校党史教育的必要性及做法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