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育观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设计及实施

2024-04-25 18:52陆辉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与实施

陆辉

摘   要:大体育观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设计,要处理好“大”与“小”的辩证关系,融入立德树人根基,整合跨学科主题内容,关注社会生活联系,促进学生运动专长,深化学生素养培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实施,应注重结构多样化,强化项目式教学,锻造研究型师资,整合校内外资源,强调多维多元评价。

关键词:大体育观;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设计与实施

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指出:“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坚持体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体魄与人格并重,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1 该法案提出了大体育观的理念。大体育观是指为推动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加强学校体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大力推进体育与教育、体育与智育、体育与生活的联系。2 如何站在大体育观上,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育专长,推进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设计与实施,是加强与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深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大体育观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专项化课程设计要旨

大体育观是一种立足青少年全面发展、长远发展的体育观。大体育观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具备更宽广的视角,注重体育与生活、全面育人的联系。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设计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立足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和高中生的学习行为特征,从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学生专长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乐观的健全人格。在大体育观下,思考如何提升高中学生专项运动技能和发展学生的运动专长,有效地处理好大体育观和课程专项化设计之间关系,需要找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设计要旨。

上海市上海中学(以下简称上中)体育推进“一五结构”(个人体育兴趣特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技能、保健知识、卫生习惯协调发展),是大体育观下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样态。1 现结合学校实践,分析大体育观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设计要旨。

1.融入立德树人根基

大体育观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专项化设计,应考虑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同时,注重无痕融入学科德育要素。充分关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的培育,夯实学生体育精神、丰富学生体育道德内涵,提升学生体育品格,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都是为了自身更为健康而全面的成长。如“游泳运动”专项化课程设计,需要引导学生在游泳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与抗挫折能力,正确对待比赛结果,凸显游泳运动的健身内涵,增强自身心理调控的能力与情绪稳定的良好心理品质;在练习和比赛中,提高水上安全意识和自救与施救能力,从而拓展游泳运动的外延价值,培养敢于面对挑战,养成果敢自信、勇于拼搏的体育品格。

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设计的德育教学目标达成,需要注重对专项化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明晰保证基础、强调选择、关注融合、重在运用这四个维度的要求,注重无痕渗透。既要满足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专项运动技能的不同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内驱力,促进个性运动特长发展,更要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与体育品格。2 以“足球运动”专项化课程为例(见表1),“足球运动”专项化课程教学包含:单个动作技术(A)、组合动作技术(B)、个人战术与局部战术(C)、展示、对抗与比赛(D)等内容,不同教学内容均应思考学科德育渗透。

2.整合跨学科主题内容

在关注教学单元重构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要让高中学生充分体验体育专项运动乐趣,感受体育专项运动文化熏陶,促进体育特长爱好的养成之余,更要注重体育与智育的整合,促进跨学科内容知识的有机整合。深入挖掘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运动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广泛的关联性,深刻把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在主题情境、内容结构、学习过程与方式等方面整合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譬如,在“籃球运动”专项化课程设计中,可以融入医务监督知识、运动力学知识、篮球比赛管理学知识、持球突破技术及行为心理学知识、篮球运动健身艺术学内涵等内容。

3.关注社会生活联系

课程专项化设计要以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世界的普遍联系为基础,将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智慧进行协同整合,引导学生将体育专项运动的学习与参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建立社会生活逻辑通路,提升生活品质。如在“网球运动”专项化课程学习中,学生学习网球知识和观赛文化礼仪的内容,并参与网球交流活动,从中显现专项化课程的素养培育内涵。

与此同时,学校还需建立“生活向科学转化”的路径,关注学生参与专项体育项目的研究性学习,提升体育专项运动学习中的探究精神与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建构与专业科学知识相关的生活逻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多学科结构化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让学生的体育专项运动学习成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探究生命之源的良好载体,促成体育运动融入生活的方式变革。1

4.促进学生运动专长

大体育观下体育与健康专项化设计不仅要关注高中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升,更需要在培育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甄别在某一方面有潜质的学生,并促进他们养成运动专长。如“乒乓球”专项化课程设计,既要关注学生对乒乓运动技能的普及性学习,也要关注乒乓运动爱好者的特长培育,引导乒乓球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目前,上中的“冰上运动”“体操类运动”“游泳运动”和“田径运动”专项课程设计作为高一年级学生的体育必修必学课程,已经成为发展和提高学生运动基础、培养学生运动专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以“冰上运动”为例,呈现如何培养运动技能中提升运动专长。上中在2021年新建了真冰滑冰场,并开设“花样滑冰”课程。冰上课程设置为花样滑冰基础课程教学,综合高一学生零基础的情况,学校制定了以花样滑冰基础滑行及其运用为教学大单元的主要内容。教学单元内容为原地踏步、正确的跌倒与起立、基础向前滑行、基础向后滑行、初级停止法等,并融入一定的步法组合与展示运用,以及冰雪文化、冰上安全、规则裁判等知识。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以问题为导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合数字技术与跨学科知识的运用,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学生体会冰上运动的乐趣,在冰面上运用滑行、步法、跳跃、旋转、舞蹈等技术动作,表达所选音乐的思想和内涵,这项运动具有体育和艺术双重属性,使学生感受冰雪文化,进而开发冰雪运动专长。在发展灵敏、力量、平衡等体能的过程中,培养敢于挑战、乐于展示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冰上运动学练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5.深化学生素养培育

在课程专项化设计中,要特别关注体育与心理的结合,让高中学生在体育专项运动中缓解学习压力、提升心理认知、锻造积极心理品质,保持心理健康,充分挖掘和凝练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育人价值,提升体育素养。以体育竞赛为例,体育竞赛的关键是实现自我超越,并在此过程中体现出不畏强敌、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正确胜负观等优秀意志品质,这是其他课程无法发挥、不可取代的。2 大体育观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设计,既应引导学生掌握专项运动技能,达到提升体育专长与锻炼身体和提高体能的“显性教育”,也蕴含着爱国教育、人文关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两者和谐统一。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设计中,深入挖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元素,有利于深化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大体育观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实施

上中在大体育观下推进了体育专项化运动实施,形成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近30门运动专项化课程。现结合上中多年来的实践,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运动实施策略探索。

1.注重结构多样化

学校应努力创设环境,结合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资源等,科学地设置体育学习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改革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其一,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架设注重多方面体能培育的专项运动结构,尽可能提供富有结构体系的多样化专项运动课程供学生选学;其二,在某一项体育专项运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结构化设计与推进,包括大单元设计、模块组合式等专项运动技能结构化安排;其三,针对某一项专项运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结构化的教学资源整合运用,统整校内外专项体育资源。

以上中“体操运动”课程的结构化实施为例。学校在“体操运动”专项课程结构化实施中,基于学生学情,结合师资、学校体育传统和场地设施情况等,重构“体操杠上运动的组合运用”18课时大单元,细分为“单杠运动”中单元、“双杠运动(一)(二)”小单元。基于结构化教学设计,将体操理论知识、一般体能、专项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法等融入重构的“体操杠上运动的组合运用”大单元(见图1),呈现出大体育观视野下的体育专项运动大单元内容横向融为整体、紧密关联,纵向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显著特征。

2.强化项目式教学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运动类别将同类运动中的2个或3个具体项目组合成运动模块进行项目式教学。上中一年一度体育嘉年华就是一种项目化、跨主题的专项运动课程活动。以2023年“凌波御浪”体育嘉年华为例,学校开展了趣味羽毛球、旋风棒球、冰雪漫游等14个体育专项化活动项目。同时,项目化教学中“五禽戏与中医药文化”的主题设计,也是上中体育与健康专项化课程实施中一个很有价值的探索(见图2)。“五禽戏”将中医对人身心健康的理解转化为健康的锻炼和养生行为,充分挖掘“五禽戏”的运动美学特征,体现了体育与医学的结合。

3.锻造研究型师资

课程专项化实施的高水平与高质量关键在于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发展。高素质的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课程实施要求,开展内化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运动专业水平的持续研究,推进高水平的教学。为此,上中致力于锻造专业化的、研究型体育师资队伍。

研究型教师注重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提出引起学生高度关注的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積极参与、探究与反思。在思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自觉发掘并积极参与自身感兴趣的专业体育运动以及增进运动技能、融于生活的思考习惯,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互动中,师生通过语言表述、动作展示等进行思维“对话”,学生通过学练、比赛、评价等进行合作,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4.整合校内外资源

大力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实施,不仅要持续更新学校体育专项运动设施,加大引进专业化师资,更需要充分借助校外力量,包括校外体育俱乐部、体育场馆、专业体育师资等。上中经过近20年的课程实践与积淀,已经形成了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并配备了包括足球、排球等10多个体育运动专业的20余位体育专职教师。同时,通过和体育局、少体校、大学院校、体育运动协会等深度合作,近30位外聘教师参与到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教学、体育社团指导、校队训练与比赛,以及专业场地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中。学校与合作单位建立了一整套相互协作、合作分工与资源共享的管理与发展机制,实现有效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协同育人的良好范式。

5.强调多维多元评价

多维多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既要评价学生体育专业化实施的个性化发展,也要评价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评价主体上,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同伴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从而在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相互激励和促进。在评价方式上,可以利用多种学习评价方法的有机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的结合;注重在多种情境中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以便充分了解学生在体育专项运动技能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水平。笔者主持的“游泳运动”专项化课程实施终结性评价与大单元综合性评价探索,是一种多维多元评价的例证,形成了“从起点看变化、从现状看提升、从结果看改进”的增值性评价模型。终结性评价由任课教师开展,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大单元综合性评价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见表2)。

大体育观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化设计与实施,是普通高中“双新”实施过程中提升体育质量、内化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举措。但课程专项化设计与实施的高水平与高质量,还需要把握好学校现有体育教学设施与专业师资培养的关系,处理好体育与德育、智育、生活的统筹设计与整体实施的关系,应对好全面育人与体育专项化课程学习中专项运动技能提升的关系。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pecializ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in High Schools from the View of General Physical Education

LU Hui

(Shanghai High School,Shanghai,200231)

Abstract: From the view of general physical education,the specialized desig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in public high schools needs to balanc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and“micro”. It should integrate the foundation of moral education,incorporate interdisciplinary content,focus on social connections,improve studentssports skills,and fully develop their sport competence.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the diverse structures,strengthen project-based teaching,cultivate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staff,integrate on and off-campus resources,and emphasize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s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specialized cours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in public high schools.

Key words: the view of genera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specialization,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与实施
《背影》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
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游戏设计与实施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Pro/E设计机械零件》学习情境设计与实施
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新疆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论基础
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重基础促提高
莆田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专题实施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