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以劳育德的实施现状与有效路径

2024-04-25 18:52吴波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五育并举劳动教育

吴波

摘   要: 初中以劳育德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设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地调查,发现当前初中阶段劳动教育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劳动教育理解片面化、劳动形式知识单一、劳动“窄化”为体力劳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改进路径,包括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等。以上路径可以有效地提高以劳育德的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劳动教育;以劳育德;五育融合;五育并举

建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国民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其中劳动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构建全面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1 在德智体美劳的五育并举体系中,与其他四育不同的是,劳动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劳动方面的核心素养,包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2 以劳育德,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应围绕劳动教育的培养任务来展开,与其他四育课程一起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

根据2020年教育部颁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以及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初中阶段的劳动教育主要是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3 从《意见》到《纲要》再到《课标》,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目标和任务越来越细化、清晰且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初中阶段以劳育德的有效实施自然而然成为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者必须关心的问题。初中阶段以劳育德的实施有哪些基本要求?初中以劳育德的实施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主要短板和问题?如何进一步抓落实、见成效?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开展实地调查。

一、初中阶段以劳育德实施要达到的

基本要求

初中阶段以劳育德的实施要按照《意见》精神,认真落实《纲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按照《课标》要求,在吃透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富有成效地加以实施。

第一,科学地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的内容要“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1 要开展多样化、实用性的劳动教育活动,包括家务劳动、生产劳动、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活动。按照《课标》,初中阶段劳动教育课程需要完成三大领域十大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在课程实施中,凸显这些任务和项目的育德功能,是最基本的“规定动作”。

第二,在具体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纲要》要求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根据《课标》,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是初中阶段劳动教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学校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劳动中学习,不断提高其育人价值。

第三,与职业启蒙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谛。尤其要让学生适当参与一些生产性的劳动,初步学习一些相关技术,使学生从中“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2 由于初中毕业将面临“分流”,一部分毕业生会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所以职业启蒙对初中学生有特殊的意义。初中阶段是职业启蒙的最好时期。初中阶段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劳动价值观,并根据自身兴趣、能力进行职业选择。因此,将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是有效且符合初中生发展的最佳选择。

第四,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和习惯。初中劳动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而且要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无论《意见》还是《纲要》或《课标》都把从事家务劳动当作劳动教育的任务之一,要求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时候,要让初中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进一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意识”。3

第五,初中阶段以劳育德要有课时保障。课时保障是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也是课程落到实处的基本保障。《纲要》明确了学校的周课时数,提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同时还规定了课程外的周课时数,“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此外,还要按照学年设立劳动周开展集体劳动,“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4

第六,注重劳动精神的培养,包括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担当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纲要》指出,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因此,学校要把劳动精神的培养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第七,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并提供教学经费保障。《纲要》强调,要“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人,进行劳动教育规划、组织实施、评价等,配齐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师,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而且要求“各级中小学教研机构要配备劳动教育教研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初中阶段以劳育德的要求十分具体,也非常注重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设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这些要求,深入研究学生的学情,然后与学生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起来,精心构思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和策略,将以劳育德真正有效地实施起来。

二、初中阶段以劳育德实施的现状

有关文件对初中阶段以劳育德的各项要求,属于“应然”层面的、学校应该要完成的规定动作。但是,实际以劳育德实施是否能够达到上述要求,不同地区与学校会有很大的差异。1 为了有效实施初中阶段以劳育德,需要对“实然”层面的具体情况有准确的把握。

1.初中阶段以劳育德实施取得一定的成绩

(1)初中以劳育德的资源配备充沛

初中阶段以劳育德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教具、实验设备等。《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颁布,为学校以劳育德资源配置提供权威依据。2 有能力的学校已经开始编写劳动教育课程的校本教材。在教材基础上,教具和实验设备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配备。此外,部分学校还建立了专门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这方面,上海将通过市区共建、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一批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推动学校共享实践基地建设,整合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社区学院(校)的实训实验等劳动教育实践资源,向校外学生开放共享,形成长效机制。3 这些资源为初中以劳育德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有利条件。

(2)初中以劳育德在形式和内容上比较多样化

初中以劳育德的实施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很好的相关课程基础。现有的课程总体上是丰富多样的,包括常规课程、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在现有的常规课程中,初中学校已经普遍开设了劳动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这些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此外,一些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社会、了解职业。这些存量课程,为初中阶段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基础。

(3)初中学生对学习劳动技术学科抱有浓厚兴趣

学生要有学习的内生动力,课程学习才会更加有效。而以劳育德的内生动力主要跟学生对课程本身感兴趣与否关系密切。从实践调研来看,初中学生对目前的劳动教育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课堂或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知识。很多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和展示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劳动技术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手工技艺,学生在劳动技术课程中培养的浓厚学习兴趣可以延伸到以劳育德中,学生将拥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实践中。

(4)家庭与社区能够较好地协同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初中以劳育德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还需要有家庭和社区的参与。按照《意见》,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家庭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基础作用,社会在劳动教育中发挥支持作用。三方共同发力,才能促进劳动教育生根发芽。学校需要通过家长、社区活动等资源来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据调查,总体上学校、家庭与社区能够较好地协同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这是全社会重视以劳育德的一种体现。

总之,在当前的义务教育中,初中阶段的劳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这一阶段的劳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

2.初中阶段以劳育德实施中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尽如人意

以劳育德在初中劳动教育中往往被边缘化,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劳动教育常常只在特定的时间段或课程中出现,而不是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内容,如由于中考压力,九年级劳动教育课程几乎被别的中考科目替代。這样的设置导致劳动教育无法持续、有效地进行。

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不够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所致。人们往往认为劳动只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一种教育方式。这种观念导致劳动课程在教育中的地位被边缘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班级卫生打扫一般都是按学号每天轮流,学生只知道轮到自己就必须劳动(打扫),但对于为什么要劳动,以及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清楚,所以很难让他们做到真正地热爱劳动。另一方面是因为考试导向的教育制度所致。学生的成绩和考试分数仍然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学校和家长更注重数学、科学、语文等学科的教学,劳动教育课程往往被视为次要或附加的课程。初中学校也会开设劳动技术课,并根据课程要求开展一些手工制作类活动,包括缝补、剪纸、做沙包、打结等,也会教学生养花,但因为不考试,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就当作好玩的游戏一样做做,娱乐化倾向明显,而且劳动技术课还经常会被一些考试学科的课程挤占,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在教育中的地位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参与度低,缺乏兴趣和动力,对劳动教育课程缺乏重视。

(2)育人目标实现度不高

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劳动教育过于注重手工技能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劳动课程与劳动教育是不可画等号的。初中阶段开设了劳动技术课程,但该课程主要是一些手工操作技能的训练,并不涉及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习惯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劳动教育课程最核心的任务。如果仅仅停留于劳动技术课程的内容上,就等于以劳育德的目标没有全面实现。

(3)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吸引力

以劳育德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是当前初中年级劳动课程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导致劳动教育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讲解和演示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虽然《课标》有劳动任务群和项目的具体指引,但是总体上仍然缺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劳动内容,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尤其是有的学校资源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设备和工具,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初中以劳育德缺乏权威教材和配套资源,一些教师只能按照书本进行授课,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而且由于配套资源不足,一些学校无法开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教育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一些教师对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缺乏了解和掌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如讲授式教学、示范式教学等,缺乏对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关注,这大大降低了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无法入耳、入脑、入心。

(4)学生缺乏场域性的价值引领

初中以劳育德的实践性非常强,但是在以劳育德教学中,初中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的机会,即使有实践机会,也往往缺乏足够的指导和帮助。这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劳动技能,也缺乏对劳动的深入理解。与此同时,一些学校劳动课程所需的场地、设备、师资等资源不充足,无法达到要求。而且,有些教师为了安全考虑,不让学生动手实践,而是简单地讲授劳动技术的一点皮毛,只要能应付检查,也就不重视实践。

(5)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目前,一些学校在组建专业教师队伍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队伍规模较小,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培训和指导,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许多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专任教师都不是科班出身,大多数教师对劳动教育本身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够深刻和全面。

劳动教育课程专业师资之所以十分匮乏,一方面是因为目前高校还没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这导致劳动教育课程的专业师资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从职后培训的角度看,虽然上海有比较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但专门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培训非常少。这使得绝大多数劳动教育课程专任教师不能像其他教师那样接受多样化的训练,進而直接影响教师投入到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热情。

总之,初中阶段以劳育德实施既有许多可喜的成就,也有很多令人忧虑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落实以劳育德的目标和任务,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的对策。

三、初中阶段以劳育德有效实施的路径

1.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学校要深入而全面地领会各种文件精神,尤其要加强《课标》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方针政策,准确理解劳动课程标准,提升教师劳动课程的研发力,推进学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精准把握《课标》提出的学段课程目标,努力做到各学段课程目标之间具有连续性、顺序性和进阶性。比如说,在烹饪劳动技能方面,初中阶段(7—9年级)的课程教学要让学生做到能够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在农业生产劳动方面,要让学生学会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开展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稻田养殖等劳动实践等。1 这些课标内容是十分清晰的,也是多样化的。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时候必须贯彻落实。

从当前的初中阶段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将劳动课程纳入初中各年级的常规教育课程体系中,确保其贯穿整个学段,并按照《课标》增加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深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也可以根据新课标中的任务群,设置教学内容与结构;也可以充分利用城市文化以及学校特色,研究研发新的劳动项目,多样教学内容;或者尝试从单一学科中跳出,并将劳动教育带入其他学科教育中,真正同时实现“五育融合”的目标。

2.对教育课程目标赋予更加清晰的定位

以劳育德的目标是通过劳动教育的实施,凸显劳动的育人价值,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由此可见,教师要制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教育目标,结合具体的内容,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而不仅仅停留于劳动技能,或笼统地定位在抽象的目标上。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

3.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确保以劳育德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领域和特长,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和指导,让学生在以劳育德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首先,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可以安排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任务,如清洁教室、种植植物等,让学生运用所学技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而加深对所学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在具体的劳动项目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实践过程,感受劳动的过程、作品的优美。其次,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和知识。最后,要深度挖掘校园生活和日常生活素材,促其向深层次发展,创新一系列拓展课程。让劳动充满智慧、让劳动变得灵动。

4.要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的育人水平

学校要关注劳动教育课程的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的规模和结构,确保满足全校的育人需求。要按照课程设置的需求,为劳动教育课程配足配齐专业教师。目前学校一般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劳动技术课程教师,但其专业化程度尚不能满足五育并举体系的要求。可以通过组织专门进修、培训和鼓励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以劳育德有自身的独特性,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很高,与其他课程知识性很强的特点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为此,对专业教师的素养和专业能力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抓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要根据这些要求,全面提升劳动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

5.鼓励教师大胆探索育人方式改革

以劳育德的实施成效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通过集中培训、开展教学大比拼、专业教学论坛等,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水平,发挥专业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只有教师先“专业”,学生才有可能更优秀。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初中劳动教育课程教师的主体能动性,鼓励他们大胆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然后对他们的探索加以总结和概括,最后形成有效的育人范式加以推广和运用。教师可以根据任务群,设置教学内容与结构;也可以充分利用城市文化和学校特色,研究研发多样劳动项目、多样教学内容;或者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跨学科教学,尝试从单一学科中跳出,并将劳动教育带入其他学科教育中,真正实现“五育融合”的目标。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ive Approaches of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Labor in Middle Schools

WU Bo

(Shanghai Kangcheng School,Shanghai,201319)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labor in middle school should b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rough a review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it was found that while certain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labor at the middle school level,there are also issues such as schools having an overly simplistic understanding of labor education,single knowledge of labor forms, and narrowing labor down to just physical labor. To address these issues,the study proposes a series of improvement measures,including optimizing the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expand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utilizing diverse methods of education and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chanism. By implementing these improvement measures,the quality of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labor can be effectively enhanced. Labor education can cultivate studentslabor habits and values,promote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labor,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 labor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labor,integration of five-dimension education,the simultaneous promotion of five-dimension education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五育并举劳动教育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