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育

2024-04-25 18:52张若水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张若水

摘   要: 高中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培养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作为汉语本体的目标,另一方面是语言作为文化手段的目标。学生目前存在三个困境:写作背景缺少相关知识,汉语作为孤立语的特点复杂难学,语言实践训练不足。以《拿来主义》教学为例,教师可采用整合性拓展教学、可视化启发教学、针对性跟踪教学的方法,改善学生面临的学习困境,培养和提高其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在语文课程的若干培养目标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最根本的是要立足课本,在夯实课本基础的前提下带领学生拓展、延伸。本文以《拿来主义》教学为例,说明如何立足课本,使用多种方法培育高中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这里所说的“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总的来说,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口语与书面语的建构与运用。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含义、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含义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涉及的核心素养的政策文件包括:20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年的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2022年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可见从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到各学段的学科核心素养,核心政策已经形成。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学科素养与课程目标中提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等四个方面。”1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学生通过积累、梳理和整合,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发展在具体语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其他核心素养的基础2,因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是文字和文化的载体。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审美鉴赏创造、文化传承理解都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个体的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实现的。新课标的语文课程目标分12个方面,其中3个方面和语言运用直接相关,如“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其他9个方面也都是以语言作为文化手段提升各种能力和素养的,如“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等等。可见,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在语文学科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标

根据新课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作为汉语本体的目标培养,二是语言作为文化手段的目标培养。

语言作为汉语本体的目标培养分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知识,二是语言运用。语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以及汉字知识。应根据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需要,对具体实例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以《拿来主义》为例,学生应能够正确听写所有的生僻字词,背诵默写重点段落,熟练掌握基础的字词和成语的读音、写法、意义,熟悉当时的报刊用语,区分异形字的古今写法差异,学习各类修辞手法,掌握反语这种表达方式,理解文章主旨。

语言作为文化手段的目标培养分三个方面: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文学,语言和文化。第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因此,学生应借助语言学习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第二,语言文字是文学的载体,课程目标既强调语言文字作为对象的审美体验,也强调语言文字作为文化手段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第三,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帮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进而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再以《拿来主义》为例,学生应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去继承传统文化和建设当代文化,学会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能够独自完成一篇主旨明确、立场鲜明、论点清晰的议论文。

二、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困境及原因

1.写作背景缺乏相关知识

学生面对一篇课文时,常常浮于表面地会看会读,但并不是真正地阅读懂、理解透,不能全面地理解作者所论何事,抓不准文章主旨。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对作者和写作背景不熟悉,脱离特定的写作环境去阅读,也就无法真正理解作者表达的内容和立场。

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有一些用语是当时特有的,如“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发扬国光”“象征主义”等,这些用语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学生对此很陌生,只有专门了解过才能知道它们的意义。如作者所说的“象征主义”是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在歪曲报道新闻时使用的报刊用语;有一些语句是隐喻某种现象的,如“碰了一串钉子”“不知后事如何”“礼尚往来”“国粹”等,也需要提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才能理解其含义。由于学生不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和时代特点,如果不查询专门的历史资料,就不能恰当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导致阅读困难。

2.汉语本体特点复杂难学

学生在读和写时,常有读错音和写错字的情况,多次纠正仍然不能完全记牢。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跟汉语自身的语言特点有很大关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有声调系统,没有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多音字和异形字较多,还有丰富的量词。1 所以汉语作为孤立语,从本体来说有以下特点,导致其相对难学。

下面以《拿來主义》一文为例说明汉语学习的难点:(1)语序灵活,存在同一句话正说反说都对的情况,如“‘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也可以说成“‘拿来主义者全不是这样的”;(2)虚词丰富,虚词系统内部每个词各有特点,较难学,如“别的且不说罢”中的“且”就是汉语中较难理解的虚词;(3)多音字的读音容易混淆,如“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中的“给”在此处念作“jǐ”,不念作“ɡěi”;(4)异形字的书写较难辨认,即读音相同写法不同的文字,如以前写作“毛厕”现在写作“茅厕”,以前写作“阿剌伯”现在写作“阿拉伯”;(5)量词丰富,使用灵活又有细微差别,较难掌握,如“勃然大怒,放了一把火烧光”中的“一把火”,除了“一把火”,还可以说“一团火”“一簇火”等,作者在此选择“把”这个量词,说明其他量词不符合文中所述情形;(6)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拿来”在“还得‘拿来”中是补语,在“‘拿来的缘故”中是定语。2 这些都给学习汉语、学好汉语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3.语言实践训练不足

学生在听说讀写四个方面,往往是“说”和“写”的能力弱于“听”和“读”的能力。尽管听懂或读懂了,但是一落实到“说”和“写”上就会出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尴尬情形。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将听说读写机械地割裂,系统全面的理解和思考过程明显不足。平时引发好奇和思考的兴趣较少,能够畅所欲言表达的机会和场合较有限,所以难免造成实践训练相对不足的问题,实践积累尚达不到流畅输出表达的要求。这样也就无法建构起自身对语言的认知和掌握,更无从熟练地运用语言。

如《拿来主义》这篇议论文,学生能够读懂和理解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以及作者反对“送出”、提倡“拿来”的主旨,但是让学生自己写一篇议论文,学生会觉得比较困难。可见,加强学生对语言作为文化手段的实践训练,不能仅靠学生自身去完成,更应有教师的教育引导。

三、培育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教学策略

1.整合性拓展教学

针对“学生缺乏课文写作背景的相关历史知识”这一问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机械地讲解课本范围内的内容,还应使用整合性思维3 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对写作背景的介绍,为学生构建该文章创作的历史大框架,从而帮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学习和理解文章,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鲁迅创作《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时,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政治极为黑暗、斗争极为复杂的时期。此外,在当时的形势下鲁迅还写了许多其他文章,直接揭露并无情地批判帝国主义的军事、文化侵略和反动当局的卖国投降行为,针砭时弊,救国图存。

教师还应补充课文中相关报刊用语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时代的报道内容及用语,如文中“发扬国光”这一用语,是指1932年至1934年间,画家徐悲鸿、刘海粟曾分别去欧洲一些国家举办中国美术展览或个人美术作品展览,《大晚报》于1934年5月28日报道上述消息时使用这一用语。

教师只有运用整合性思维去教学,才能将课文与写作背景串联为统一的整体,帮学生补上相关时代背景和历史知识的空缺,从而更准确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中心思想。

2.可视化启发教学

针对由汉语本体特点导致的复杂难学的问题,教师要充分运用可视化科技手段去教学。教师可以将《拿来主义》的问题脉络和相关知识点图文并茂地呈现在投影上,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和记忆。清晰梳理创作背景和原文之间的关联,针对课文具体内容提出启发性问题,罗列在投屏上,供学生查看记录,以此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和主动思考。问题设计应该从易到难有梯度,做到精准、灵活、延伸。问题设计见表1。

3.针对性跟踪教学

针对学生语言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教师应结合议论文的功能与特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主动引导学生积累、观察、思考,布置议论文写作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最终落实到语言运用的实践中。

第一,培养学生书面积累的习惯。书面性积累十分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些有用的知识需要随时记录下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摘录《拿来主义》中的词语和重点语段,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造句能力。但应该注意,语言材料只有在语境中才是有价值的,有些优美的词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是好的,但在另外的语境中未必是好的。如原文第9段中的“国粹”,通常是指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在此处作者用作反语以讽刺。所以除了好词好句,对于作者高明的写作方法也应有意识地积累。

第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可以此提升辨别能力和思维能力,最终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如《拿来主义》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多少处比喻的方式以阐明观点,要求学生答出并记录下来,长此以往来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而记录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写作有益。

第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思考的能力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思考的培养和语言运用有关,若只做到阅读,却相对忽略了思考,这种浮于表面的阅读并不能提高语言能力。只有带着问题去阅读,才能在阅读过程中牵动深度思考。上文所提出的“问题设计”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针对性思考。

第四,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习惯。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即语言运用,它是将语言建构的结果落实到表达上。在口语表达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口头提出问题,然后小组讨论、总结并回答问题,这样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在书面表达方面,可以让学生归纳范文写作方法、文章主旨,以“模式迁移”1 的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教师当堂批改,及时反馈。

O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Language Constr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 Take the Teaching of “Grabbism”as an Example

ZHANG Ruoshui

(College of Humanitie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4)

Abstract: The goal of language constr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s twofold:first,the goal of language as the ontology of Chinese,and second,the goal of language as a cultural means. At present,students have three dilemmas:the first one is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relevant knowledge of the writing background,the second one i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s an isolating language make it difficult to learn,and the third one is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practical language training. Taking the teaching of“Grabbism”as an example,teachers can adopt integrative and extended teaching,visual heuristic teaching,and target-tracking teaching to solve the learning dilemmas that students face,and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ir competency of language constr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Key words: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core literacy,language constr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猜你喜欢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更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取精用弘:“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有效路径
把握“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性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