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应用的高职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24-04-25 00:38林志军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教學策略微课视频新媒体技术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机遇。数学作为许多高职专业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必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化翻转课堂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强化教学效果。文章首先分析翻转课堂的理念内涵,即重构教与学的过程,指出其具有提高学习主动性、加强互动探究、个性化指导等方面的优势,并剖析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基础不同、学习兴趣缺失、实践能力弱等,阐述翻转课堂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分类阐述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文章分析高职教育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的现状,包括传递内容、创新交流、改革评估,进而结合翻转课堂的环节设计与新媒体技术的功能优势,提出翻转课堂三个环节,即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互动探究、课后作业评价的新媒体应用策略:课前阶段,运用微课视频、在线课程、移动APP等新媒体形式碎片化自学;课中阶段,利用交互白板、反馈系统、线上社区等新媒体工具开展师生互动;课后阶段,使用在线作业、电子作业本、学习分析工具等强化过程性评价。文章指明新媒体参与下翻转课堂的技术路径,主张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旨在为新媒体技术与翻转课堂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翻转课堂;高职数学;微课视频;教學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6-0140-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7年度西华师范大学英才科研基金资金资助课题“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与教师培养模式改 革研究——以数学学科为例”成果,项目编号:17YC37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媒体应用带来的深刻变革。高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养息息相关,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显然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1]。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凭借其课堂内外资源整合的优势,为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新媒体技术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2]。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有必要深入探究新媒体技术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结合,积极推动二者在高职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与高职数学教学

(一)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与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重构教与学的过程,主要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多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内化知识。翻转课堂则颠覆了这一过程,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在线学习等方式完成知识学习,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如交流讨论、质疑思考、合作探究等[3]。在教学设计上,翻转课堂通常分为课前学习、课中互动和课后巩固三个环节。课前学习阶段,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形式自主学习教学视频等资源,完成知识获取;课中互动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协作等活动,指导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后巩固阶段,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作业,教师提供评价反馈。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教与学双方转变角色定位,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转变为学习的主人翁,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协作者和提问者。

(二)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数学教学在实践中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包括学生基础不同、学习兴趣缺失和实践能力弱[4]。高职生源的多样性导致学生数学基础不同,一些学生基础薄弱,难以适应课程要求,进而影响了整体教学进度和效果[5]。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讲授,忽视了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教学脱离实际应用,重理论轻实践,使学生学习停留在公式、概念的记忆层面,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方式侧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评价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6]。

(三)翻转课堂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在高职数学教学领域,翻转课堂模式的适用性体现在几个关键方面。首先,翻转课堂模式通过前置教学内容至学生课前自学,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和新媒体工具,如教学视频、在线课件、互动式学习平台等,旨在解放课堂时间,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7]。其次,翻转课堂模式优化了课堂结构,把课堂转变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平台,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方式正符合高职教育注重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的特色[8]。最后,翻转课堂模式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有利于构建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收集学生学习数据,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实施个性化指导,全方位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新媒体应用与翻转课堂的契合点

在当前高职教育领域,新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推手,其涉及教学内容的传递、互动交流方式的创新及教学评估体系的改进三大核心环节。在教学内容的传递方面,教师利用微课、视频教学及动画演示等多媒体手段,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信息载体,适应了数字时代学生的认知特点[9]。在互动交流方式上,社交网络、在线论坛、即时通信工具等新媒体平台的引入,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超越传统教室边界的交流空间。新媒体技术与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结合,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相互促进的趋势[10]。在内容传递与资源共享方面,新媒体技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数字学习资源,如在线视频讲解、虚拟仿真实验等,满足了翻转课堂对学习材料的需求。在教学互动与反馈评价方面,新媒体技术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了多渠道、多形式的互动平台。在翻转课堂中,通过微信、QQ、云班课等平台的实时互动,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而学生也能够通过在线问答、互评作业等方式即时反馈。在学习分析与教学调整方面,新媒体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跟踪学生学习轨迹、分析学习行为、评估学习成果等工具,教师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参与度、问题点等数据信息,从而针对性增加辅导时间,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三、基于新媒体应用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一)课前:利用新媒体资源自主学习

在高职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前自主学习是学生构建基础知识框架、准备课堂深入探讨的关键环节。新媒体资源的融入,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其中微课视频、在线课程与教学平台、移动学习APP是三大核心支撑点。第一,应用微课视频,充分发挥“微”时长的特点,使之成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微课视频通常为5到10分钟的短视频,聚焦单一的数学概念或解题方法,以动画、图表、实拍等多媒体元素直观展示数学知识[11]。学生可根据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选择性观看相关微课,重复学习直至理解透彻。第二,使用在线课程与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学习结构和丰富的资源库,如MOOCs(慕课)、SPOCs(小规模在线课程)等平台,集合了海量的教学资源和辅导资料,包括讲座视频、电子教科书、模拟测验等,平台上的讨论区和问答社区提供模拟真实数学讨论环境的空间[12]。第三,有条件的专业、学院可以开发高职数学移动学习APP,结合个性化推荐算法、智能提醒功能,提供互动式学习工具,如APP的自测功能可以帮助学生随时巩固已学知识点,云端同步功能可以保证学生在不同设备间学习状态的无缝切换,APP可以结合位置信息、学习习惯等数据,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在学生周末时间推送与学生当前学习章节相关的练习题等。

(二)课中:以新媒体工具辅助互动与探究学习

课堂内环节的重点在于通过新媒体工具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探究学习。交互式白板、实时反馈系统、讨论版与线上社区成为这一教学策略的关键技术支撑。第一,在翻转课堂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呈现复杂的数学图形,动态演示数学问题解决过程,学生也可以直接上手操作求解,交互式白板的同步记录功能,能够让课堂上的讲解和讨论内容得以保存,供学生课后复习和深入研究。第二,实时反馈系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另一重要工具,包括点击统计、在线即时调查等[13]。教师发布小测验,迅速收集学生答题数据,通过实时反馈系统快速了解学生对特定数学问题的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节奏,有利于优化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反馈循环。第三,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进一步深化理解,讨论版和线上社区则是这种讨论活动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专题讨论版或加入相关的线上数学社区,在平台上布置问题、发起讨论或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在讨论版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他人的提問,分享学习心得或资源。

(三)课后:完成新媒体作业与数据评价

在高职教育的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后环节是巩固和深化学生学习成果的关键阶段。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线作业与测试、电子作业本及学习分析工具,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第一,在线作业与测试系统是课后学习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个性化的作业和测试,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教师布置各种数学习题与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录系统完成作业并即时提交[14],其还可以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定期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学习进度的即时反馈。第二,电子作业本系统可以标记公式错误、代入错误、笔算错误等,学生提交后可以获取详细评语反馈。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电子作业本还支持多媒体内容的嵌入,如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视频录像、音频讲解等,电子化存储学生每一次的作业记录和教师的批改意见,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复习和反思,也方便教师跟踪。第三,学习分析工具是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形式,可以自动分析学生的学习轨迹,提供诸如学习时间分布、题目正确率、知识点掌握情况等多维度分析,形成学习诊断报告,反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知识点掌握程度等。教师可以应用学习分析工具,收集学生的在线数据,为后续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15]。

四、结语

翻转课堂的运用为高职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教学模式借助新媒体手段,完成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的转变,在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采用丰富的新媒体技术进行设计,整合课堂内外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微课视频、在线练习、移动学习APP等新媒体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需求,交互式白板、实时反馈系统、网络社区等新媒体工具支持互动与讨论,在线测试、电子作业本、学习分析工具实现作业的个性化和过程化评价。这些策略的运用可以强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提高高职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邵丽梅.基于“互联网+”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7):52-53.

[2] 杨姗姗.新媒体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创新改革路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0):176,178.

[3] 蓝新华.新媒体背景下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8):157-158.

[4] 沈俊.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168-169.

[5] 王应娥.翻转课堂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科技视界,2020(30):68-69.

[6] 希尔扎提·库扎提.微信在翻转课堂中学习效果的可视化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1,40(3):82-86.

[7] 季桉宁,李琳.新媒体平台在线上翻转课堂中的应用要点与有效策略[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4):51-53.

[8] 于海.基于新媒体时代探究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J].试题与研究,2018(24):112-113.

[9] 王桃.翻转课堂中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反思[J].天津教育,2019(28):110-111.

[10] 郭雨情.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2):27-29.

[11] 陈文平,马汉凤,黄云飞,等.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9):20-22.

[12] 李艳秋.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数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分析[J].科技视界,2018(27):71-73.

[13] 王焱.探究大学数学分析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效果[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6):59-62.

[14] 霍旻旻.高职数学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19):188-189.

[15] 张艳锋.新媒体支持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8(7):164.

作者简介 林志军,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中的高等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學策略微课视频新媒体技术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浅析
多元建构感受方程思想精髓的研究
高中历史课堂材料教学的策略
微课视频在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浅论如何使用Camtasia Studio编辑微课视频
交互技术在微课视频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案例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