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群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分析及建议

2024-04-26 04:11浩,刘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老年人社区

郭 浩,刘 寰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精神卫生医院,太原市精神病医院,山西 太原 030045)

目前世界人口趋于老龄化,同时,我国也进入了老龄化时代,针对庞大且发展迅速的老龄化群体的医疗服务体系相对滞后的问题,心理健康是躯体健康的基础,是老年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与年轻一代或者年轻时相比,老年人因一些客观因素如社会角色的改变,身体各系统功能逐渐减退,且生活应激事件的应对障碍以及独生子女导致的家庭支持缺失等,更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此时如果没有得到关注或及时治疗,不仅会对其自身生活态度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降低生活质量,加重基础疾病,增加子女的经济及精神负担。一项上海某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调查发现,该类人群中出现焦虑症状占17.77%,而抑郁发生率已达22.06%[1]。虽然全国各地老年心理健康水平可能存在地域差异,但老年群体的心理状况不容忽视。《“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强调将推进健康老龄化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命题,心理健康作为老年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须引起关注。因此,如何提升促进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是我国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但要实现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就要把实现老年人高质量心理健康服务的供需平衡作为首要落实点。

1 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1.1 消极心理特征

有针对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展开的实证分析发现[2],约34%的调查对象存在程度不一的抑郁表现,而对未来期望值不高、情绪低落、睡眠差最常见。此外,老年人与日俱增的孤独感、焦虑、疑病等消极心理如未得到足够重视,将对老年群体的身心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1.2 弱势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由于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与男性老年人相比,女性还是处于相对劣势的家庭地位,可能会因潜在的隐忍和长期被动行为导致女性老年人更容易存在抑郁症状和认知问题;再者,与在城市居住的老年人相比,在农村生活的老年人会因对心理知识的认知不足、经济发展落后、医疗服务不完善等因素而存在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此外,随着近十年来农村年轻主力军的外迁,空巢老龄人口愈来愈多,家庭情感寄托缺失、经济支持不足、主动获取医疗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有限等均影响空巢老年人群的总体健康水平[3]。因此,在各类老年群体中,女性、农村以及空巢老年群体应是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此外,研究发现[4],离婚与丧偶状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失独老人的心理问题更是不容疏忽。

1.3 躯体疾病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影响

研究发现[5],40.6%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生理健康状况是影响老年人认知能力和抑郁状况的关键因素。所以,无论是从对健康和本地医疗服务满意度(主观因素)来看,还是从躯体功能、自理能力、有无慢性病和睡眠状况(客观因素)来看,影响老年人抑郁程度发展的首要原因还是其生理健康水平。因此,控制老年群体的疾病发展对老年人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现实生活中,因高龄或疾病而无法自理的老年人由保姆贴身照护或者社区等第三方提供长期服务的比例较低,多由身边亲人照护,因此,老年人会产生不舒适甚至负罪感。如果照护者忽略其心理感受,仅关注身体照护,易诱发心理疾病,而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又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6],进而影响躯体疾病预后,甚至恶化。

2 老龄化形势下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大

有研究显示[7],社区58%以上的居民表示需要心理健康服务,其中以老年人需求最高,希望能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老年人又是应激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8]。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老年人无法外出寻求帮助,因此线下求助者少之又少,心理需求和寻求行为严重脱节。线上服务热线不是面对面接触,老年人心理戒备和警惕性相对低,可自由表达,老年人易于接受。此外,还有很多老年人因经济、教育水平等多种原因,并没有意识到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又或因自身的排斥心理,不能主动寻求帮助。综上所述,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实际需求较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缺口大,要实现精准分类心理健康服务任重而道远。

3 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缺乏双向互联性

医疗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医院的心理科具有全面而层次清晰的干预处理技术手段,工作人员专业性强,临床经验丰富,可实现心理、物理及药物的联合治疗,且院内设施先进、完备,检查项目相对齐全,在专业医院对口的科室老年人可接受全程高质量医疗服务,如接诊时的心理测试与评估﹑心理咨询及治疗,突发应激事件后的心理干预[9],精神疾病的诊断、及时治疗及后期延续性康复治疗等。

养老机构:目前我国专门从事老年心理服务的独立机构较少,以养老机构所属的心理科室为主,但养老机构所提供的老年整体服务更趋于系统化及人性化。随着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突显,全面开展针对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评估及干预等基础服务将是必然趋势。

心理咨询机构:独立于院外的心理咨询机构越来越多,也反映了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及需求高涨。网络的普及、心理热线的开通更为老年人咨询心理问题提供了便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与心理咨询师交流。但因此类机构多为私人经营,在老年人心中的权威性、认可度及可信度较低,主动性或能坚持全疗程的接受度较差。

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的场所,社区为第一线,具有可及性的优势。社区心理健康工作者可通过建立健康档案或上门家庭医生服务等实时获取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及健康信息,以评估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所以社区开展针对老年人群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效益更可观。

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及社区各有其优势。但是远远不及大基数的老龄人口之所需,而且缺乏多向沟通,比如社区老年人心理活动等相关信息不能完全被医疗机构获取而造成对老年群体心理问题深层次原因分析不足,同时医疗机构也未能将老年人心理疾病治疗信息反馈给社区,因此无论是对于老年人的心理疾病接受专业治疗、还是对老年人回归社区治疗都是不利的。再如养老机构不能利用自身优势将专业心理服务范围扩大到周边社区,不能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

4 我国现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改善措施

4.1 建立老年人心理健康档案

积极落实《“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要求,依托家庭医生的签约与健康档案制度的实施,动态追踪所在辖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疾病信息,持续推进老年人健康素养与健康管理,专业科学评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必要时将患者转至专科医院接受心理治疗。

4.2 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传

目前,由于社会和相关机构对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使老年人对心理问题缺乏认知,心理社会服务的实施过程受老年心理服务认知和行为的影响[10]。在城镇,退休的老年群体通过主动读书看报和社区健康知识的频繁普及可获取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而在农村,受经济和文化水平低的影响,老年群体既缺乏心理保健知识,又缺乏获取健康知识的主动性和接受度。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或因心理问题欲求助,但又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或不相信自己的问题能通过求助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而得到有效解决,或担心治疗费用高而无力承担等而拒绝心理健康服务。现实中老年人能真正通过寻求心理服务机构获得心理支持及援助的少之又少。

科普活动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以社区为主导,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专业人员通过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科普活动,鼓励广大社会民众积极参与,提高全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社区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科普工作应重视知识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普及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按需所授,因人而授,既可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老年人及其家属可以发现心理问题及时求助心理机构,又能使健康的老年人及公众意识到消极心理的危害和积极预防心理疾病的益处。

4.3 实现社区—养老机构—医院联动互助

重视社区—养老机构—医院的联动互助,在医疗信息保密的基础上实现老年人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的延续性管理,有助于康复管理的良性循环。坚持“医养结合”,始终把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放在首位,着力推动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协同发展,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多数老年人以社区心理服务结合居家养老为主,既满足老年人对家庭情感依赖需求的同时,又可通过医养有机融合,实现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而对有心理需求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则应以医疗机构为依托,长期做好心理干预,切实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求。目前居家养老服务日趋完善,但有关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有待提升,社区也应给予重视,如建立老年活动室、老年日托中心等;提供上门照料和医疗服务[2],落实心理健康方面的举措。

在可提供心理援助的机构中,医疗机构作为专业的权威机构,应主动针对经常接触老年群体的心理工作者展开相关精神心理专业培训,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人格心理学等,以保障心理健康的高质量专业服务。

4.4 实现主动自助

老年人心理问题发生的诱因是多方面的,短期内无法治愈,不会像躯体疾病药到病除或经手术根除,但均应早发现、早干预。而干预过程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年人能够实现主动自助及获得家庭支持尤为关键。

老年人实现个人自助、对心理问题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是建立心理援助体系的基石,老年人积极向上、主动接受心理问题干预的态度可使其避免“老而无用”的负面自我认知,应保持“活到老,健康到老”的心态,通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类社交活动,积极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通过获取权威的、适用性强的心理健康知识及掌握日常心理保健养生技巧来调适自我心理。

家庭支持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基础、婚姻状况、亲子关系、子女生活状态以及相处方式都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11],其中代际关系与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都有关[12],与父母建立稳定简单的代际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益,即使是定期的电话联系,也会使父母感到被照顾的温暖,因此,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减少老年人的孤独、焦虑及失落感。尤其当家庭成员面对应激事件时,更应多照顾到长辈的心理状态,避免老年人可能因无力而产生的自责与被孤立的心理。鼓励多代同居,促进家庭发展,激发家庭成员对老年人提供照护、陪伴服务的意愿和能力[13]。

4.5 重视社区的多元化服务

4.5.1 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

在以疾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大背景下,应本着回归健康促进的初衷,多举措增强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激励其学习,并选择有益健康行为的促进模式[14]。全方位开展针对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如以心理健康调查为契机筛查隐患人群,并主动上门与居家老年人谈心,提供长期的心理干预,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定期组织趣味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吸引老年人群积极参与,使其及早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主动求助[15]。

4.5.2 发挥自身媒介的作用

研究发现[2],躯体健康程度越好的老年人,孤独感改善或维持的可能性越大。社区作为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可为积极开展老年人各类文体活动、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提供可及性、便捷性的资源[13],同时借助老年人小群体之间的交流方式(分享各自日常点滴、生活愁乐及经验)可缓解老年人早期的心理焦虑与失落,促进其心理健康。

4.5.3 发展老年文化教育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七十条指出,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同样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研究发现[5],文化水平对老年人的认知水平和抑郁程度有明显影响,较高的文化程度可延缓其认知功能减退。而实际调查中[7],约60%的老年人,因此,可反馈退休时身体状况良好,而只有15%的老年人选择再就业。研究发现[16],社区参与可帮助老年人适应退休生活,舒缓孤独、焦虑情绪。社区可通过鼓励和组织广大老年人参与基层社区建设,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因此,可开办老年教育课程[17],举办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降低其因社会角色的转换而产生的的落差感及无用感,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综上,老年人心理健康应给予更多关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规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实施多种措施提升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其与社会的隔离感以及求助的无力感,使老年人群的合法权益有切实保障。当前老年人的精神心理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心理服务已难以适应及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心理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所以必须从根本上调动老年人及其家属主动认识与接受心理援助的积极性,充分、有效利用基层社区的优势,形成“居家为主,社区为依托,医疗机构作补充,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依托专业机构资源,大力宣传心理咨询服务,实现多方互助共联,搭建老年人便利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随着智能机器人陪护的出现,其在老年心理健康过程中可发挥独特的优势,从预防阶段的陪伴、监测阶段的识别和干预,到健康服务,减轻了老年人因恐惧基础疾病恶化或者身体机能减退而产生的焦虑。人、智能与网络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实现高质量多元化心理服务需求的供给[18],有助于辅助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建立积极的老龄观,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老年人社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