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的诊断及防制措施

2024-04-26 08:34张果
北方牧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球虫病虫卵球虫

张果

(镇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河南镇平 474250)

1 病原

鸡球虫病是鸡养殖业中的常见的原虫病,具有急性发病的特点, 主要危害7 周龄以内的雏鸡。 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疾病,主要是由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引起, 并且借助球虫卵囊传播。 不同寄生部位的类型不同,通常感染一种类型的球虫比较少见,该病的发生概率较高,能够达到70%,死亡率达到30%~50%。鸡球虫的卵囊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并且对一些消毒剂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包括过氧乙酸、氯制剂和烧碱等,但是对高温和干燥环境比较敏感,如果温度超过50℃,并且环境干燥时,球虫卵会停止生长发育,并且迅速死亡。 因为球虫的种类较多,且对外界环境的适用能力强,存在着耐药性不断增加的特点,如果养殖场出现球虫病,很难彻底根治和净化。

2 流行特点

2.1 传染源

带虫鸡和耐过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有些病鸡虽然能够耐过,但是排泄的粪便中会有大量的球虫虫卵, 卵囊能够在土壤中保持很长的时间,大约4~9 个月。

2.2 易感群体

鸡球虫病能够感染任何年龄和品种的鸡,尤其对雏鸡的危害较大, 尤其是10 日龄以上的雏鸡的发病概率最高,危害最大,20 日龄的雏鸡的死亡率高, 能够达到80%。 有些成年鸡虽然患病,临床症状不明显,蛋鸡染病之后的产蛋量下降。 多数成年鸡不会感染发病,但是会携带病原体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2.3 传播途径

带虫的成年鸡粪便中会有大量的虫卵,粪便排出体外会直接污染饲料或者饮水,也会污染饲养器具,雏鸡正常饮水或者进食时可能会感染球虫,或者接触到被污染的土壤以及饲养用具等也会造成疾病在鸡群中传播和扩散。

2.4 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但是在夏季雨水较多的季节和气温较高季节的发病概率较高。尤其是饲养环境差、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会增加疫病的传播概率。 在鸡舍建设之前,没有做好养殖场的合理规划,导致通风不良和养殖场潮湿,会造成球虫的大量繁殖,病害发生概率增高,并且会造成大规模的传播和扩散。对我国养鸡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3 主要的临床症状

3.1 急性型

急性型病例主要出现在雏鸡身上,发病时间短、发病急,死亡率高,并且染病后的临床症状明显,精神不振和采食量下降,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有些患病鸡排出的粪便中含有血便。 随着病情的传播和扩散,球虫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病鸡出现中毒现象。 如果患有小肠球虫病,直接排出黏稠状带血液的粪便, 如果是盲肠球虫病,对肠道危害较大,会排出大量血红色的粪便。 在发病一个星期之后死亡,死亡率高达50%~70%。

3.2 慢性型

在发病的初期阶段,粪便干硬,并且带有少量的血液或者黏液,病情扩散之后,粪便稀薄,并且其中的血液量增多。随着腹泻严重以及排血便症状的严重, 患病鸡的精神不振和采食量下降,不愿意走动,在圈舍蜷缩,甚至不采食,因为脱水严重,会使病鸡的饮水量增加。 随着病情的扩散和蔓延,病鸡双翅下垂和羽毛杂乱,长此以往会增加死亡率。 临床研究表明,一些青年鸡和产蛋鸡多呈现慢性发病的过程,病程时间较长,能够达到数周甚至数月不等,鸡只逐渐消瘦,伴有严重的贫血,直接影响生长发育。产蛋量逐渐下降,但是病鸡的死亡率低。

3.3 隐性型

该种病例主要出现在成年鸡群中,患病鸡的采食正常以及精神状态良好,但是会排出带有虫卵的粪便,并且有一定的传染性。

4 病理变化

如果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可以发现肠道部位的病变比较明显,尤其是盲肠大约是正常的3~5倍,并且肠壁增厚,有明显的腐烂现象。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患病鸡逐渐消瘦,盲肠质地坚硬。一旦球虫危害到小肠部位,会导致小肠黏膜脱落或者出血,带有严重的恶臭味。

5 主要的诊断方法

5.1 粪便检查

应该采集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患病鸡的新鲜的血便,用量为10 克左右,然后加入饱和食盐水,用量为100 毫升,充分地混合均匀,选择60目铜纱网过滤,放置15 分钟左右。利用金属环蘸取液面液膜,滴在载玻片上,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之后发现大量的虫卵,结合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能够进行确诊。

5.2 涂片检查

为了保证诊断的效果,应该在无菌的状态下采集病死鸡的病变部位,盲肠的黏膜组织,将事先准备好的小刀进行消毒,将盲肠黏膜组织液刮取,放在载玻片上,选取适量的甘油和饱和食盐水调均匀滴入载玻片上,然后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将采集到的病料进行粉碎处理,经过火焰固定之后进行革兰氏染色,干燥之后进行显微镜观察,没有发现致病菌。与此同时,应该将病料进行处理之后,接种在普通的琼脂培养基或者鲜血琼脂培养基,并且在37℃的环境下进行培养,时间为24 个小时,没有致病菌的生长,可以确诊为感染球虫病。

6 主要的防制方法

6.1 主要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 治疗球虫病主要选择以下的药剂,可选择磺胺二甲嘧啶或者青霉素等药物用药3 天之后应该停药2 天,之后再用药3 天,连续用药5~6 天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要严格控制好用药量。 1~2 克的药剂拌入1 千克的饲料,也可以将药剂加入到饮水中,每500~600 毫克的药物加入1 千克的饮水。 如果选择泰灭净,要严格的控制好用药量,每500 毫克的药物拌入1 千克的饲料,连续服用7 天,之后用药量减半,再服用10天左右,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6.2 主要的预防措施

6.2.1 药物预防。 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做好药物预防工作,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在雏鸡2 周龄左右时可以在饮水或者饲料中添加抗球虫类的药物,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 如果长期选择一种药物会导致球虫产生耐药性,要严格地有计划地交替轮换使用驱虫药物,并且要控制好用量,避免出现中毒,提高药物预防的效果。

6.2.2 加强饲养管理。 在日常养殖中做好饲料的管理工作,为不同生长阶段的鸡只提供新鲜优质的饲料,并且定期补充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等,满足雏鸡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保证营养的全面性,能够提高整体免疫能力。

6.2.3 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 为了更好的预防球虫病的发生,减少发病概率,应该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减少从外地引进鸡只的频率,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的作用。

6.2.4 做好卫生管理工作。 在日常养殖中,要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工作,夏季是该病发生流行的高峰时期,要结合球虫病的发病特点做好卫生管理控制工作。 每天都要清理粪便,并且将其运输到距离养殖场300 米之外的地区进行统一的堆积发酵处理,尽量灭杀粪便中的虫卵,能够有效地抑制球虫病在养殖场的扩散和蔓延。在每个批次的鸡出栏之后,要做好养殖场全面的卫生清扫工作,彻底清扫隐蔽角落,也能够降低球虫病的发生概率。

6.2.5 管控饲养环境。 应该严格的控制鸡舍的环境,确保不同生长阶段的鸡只享有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一旦温度和湿度条件不适合,在雏鸡免疫力低的情况下会增加球虫的入侵概率。另外,要合理地控制好饲养的密度,夏季应该定期的通风,保证养殖场的干燥。 经常的检查饮水设备,防止出现漏水和洒水的情况,保证圈舍内的干燥卫生,降低球虫病的发生概率。

6.2.6 养殖场的消毒管理。 患病鸡和带虫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如果饲料、饮用水或者饲养器具等受到污染都可能存在大量的球虫虫卵,要不断的完善消毒管理制度,并且严格的落实,对养殖过程中的饲养器具要彻底的消毒。要控制好消毒的次数,在疾病发生时期可以适当的增加消毒的次数, 可以选择蒸汽消毒或者50%的氢氧化钠消毒液进行消毒。对鸡舍的运动场也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可以选择球杀灵200 倍液。 能够有效的灭杀虫卵,确保消毒的彻底性。 可选择福尔马林或者高锰酸钾的混合溶液进行养殖场的密闭熏蒸消毒处理,时间控制为24 个小时。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鸡球虫病是养鸡业中的常见传染性疾病,如果饲养管理不科学和防控不合理会造成该病的迅速传播和扩散,甚至会造成大量鸡只的死亡。为此,养殖户必须高度重视该病的防控,发现球虫病之后及时有针对性的用药,在日常养殖中加强药物预防和驱虫管理,坚持自繁自养的饲养管理模式和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卫生和消毒管理制度,减少传染源,降低球虫病的发生概率。

猜你喜欢
球虫病虫卵球虫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捻转血矛线虫虫卵体外培养观察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一起肉鸭球虫病的诊治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