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研究

2024-04-26 08:56郭晓东
河北画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问卷技能

郭晓东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艺术设计行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上看,从“高级操作人员”到“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再到“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国家政策文件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地丰富和提高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随之调整和发展。而高职类院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与建筑、园林景观、装潢等领域息息相关的专业,如何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决定了其就业质量,也决定了该专业服务当地经济的能力。因此,以高职院校为范围,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当前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新途径。

一、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环境艺术设计创作、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让学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表现技能,同时具备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这包括对空间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的深入了解,以及对相关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专业应用能力强、专业洞察力强、团队协作素养强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问卷设计

本论文根据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的问卷设计,在问卷星上编制问卷《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教育发展现状调研》,并对师生进行线上、线下问卷调研。本问卷面向河南省内各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师生,发放问卷数量180份,有效问卷176份,学生占比82.5%,教师占比17.5%。从问卷回收情况来看,本次调研基本符合问卷要求。

(二)数据统计

根据课题问卷调研的统计来看,本论文重点对河南省高职院校环境专业的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有46.9%的人认为目前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对位,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只有10.2%的人认为完全对位;有关学校是否将专业设置定位市场前沿发展,有66.8%的人认为没有定位,有33.2%的人认为定位;对于所在专业课程是否引入1+X技能证书的知识体系,有21.9%的人认为引入,有78.1%的人认为为引入;对于是否在课程创作中引导创意思维,有60.8%的人认为应注重技能训练,很少引导创意思维的培养,只有39.2%的人认为结合实践课程引入了一部分创意思维的训练;有关你所在学校环境艺术专业的校企产教融合的形式有哪些,有40.5%的人认为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实践,有30.4%的人认为企业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与实践教学,有20.1%的人认为是校企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剩余部分人不了解学校校企合作模式;对于你建议学校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聚焦哪些方面的问题,有40.3%的人认为应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有20.4%人认为人才培养目标要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有20.6%人认为要加大实训室开放,增加实训教学内容,剩余部分人认为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从以上数据来看,各高职院校对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基本清晰,但缺乏合理、创新的目标定位。在调研的高职院校中可以看出学校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改革与实践面临的问题较多,有17.0%的人认为资金投入不够,30.7%的人认为师资队伍建设不足,43.2%的人认为配套实训设备不足,校企合作模式较为单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完善,缺乏与企业的对位。学校环境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1+X相关的知识体系,学生过于侧重实践,创作的作品缺乏创意,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创新。再加上当下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室内设计、空间设计、建筑设计等行业受到冲击,企业需求的人才与学校培养的人才形成错位,这就需要学校对环境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改革。

三、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从以上的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出,首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与产业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其次,专业设置相对滞后,对市场前沿发展的响应不够迅速;再次,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

在对河南省内高职院校环境专业师生调研中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没有充分考虑到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未及时跟上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导致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与当前的产业需求不匹配。该专业涉及大量的实践应用,但有时候学校教育过于偏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当下,各个行业的融合性不断增强,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增,特别是多种类型的技能型人才。但从当下的调研中看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滞后,偏重于较落后的教学案例,只培养单一性技能来满足社会需求理念,但时代在变,当下企业更需要具有空间规划能力、设计审美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使得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专业设置定位对市场前沿发展相应不足

根据以上调研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置定位较为宽泛,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缺乏课程思政的融入,在专业设置定位时,未能充分进行市场调研,未及时挖掘市场的人才缺口信息,盲目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当下,AI图像生成发展迅速,这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师生来说冲击较大,AIGC自动化生成的设计图像不差于学生的设计,这不仅提升了设计效率,还导致环境设计专业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降低了市场价值。这就需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定位。AIGC给环境设计专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当下,师生要考虑到这一前沿技术的冲击力度,在这一环境下寻找专业定位的突破口,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前沿技术,努力学习前沿知识技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

(三)培养过程注重技能训练,创意引导不够

通过数据调研发现,大多数人认为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技能训练往往被过分强调,而创意引导则相对缺乏。这使得学生的设计作品往往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技能训练被高职院校视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模式,教师往往注重技能传授,忽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之教学资源有限,技能训练只需要硬件设备支撑,而创意引导则需要更多的软性资源来辅助,如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素养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学校为了迎合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弱化了创意引导的重要性。在现有的培养体系中,技能训练往往成为教学重点,而创意引导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但容易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导致设计作品缺乏个性和独特性。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快速转变,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则需要创新路径,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的创新人才。

(四)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验,教学有效性缺失

通过问卷数据的统计,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培养机制不完善,传统的教师培养机制较为注重理论科研成果研究,相对忽视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使得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再者,由于学校与相关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足,教师可能无法及时获取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信息,也无法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积累经验。另外,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资源和条件的限制,无法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导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四、高职环境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

(一)根据产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环境艺术专业应该明确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定期对环境艺术设计产业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最新的技术、设计理念、市场需求等信息。通过与行业协会、企业、设计师等交流,及时掌握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变化。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优化和调整。增加与产业需求相关的课程,如可持续设计、智能家居设计等。同时,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与此同时,学校应积极邀请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确保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内容和行业标准相吻合,制定校企合作的培养方案,让学生通过校企合作了解岗位需求,从而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和创作能力。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搭建线上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实用的案例,增加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实践性,为更好完善培养方案奠定基础。

(二)根据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与市场衔接

高职环境艺术专业应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确立培养目标前,高职院校要深入调研企业需求,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根据企业问卷、师生问卷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及时获取有效的市场数据。根据市场调研,明确环境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与市场匹配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优化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进行创新改革,更新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可以引入AIGC生成软件,通过软件生成的素材引发创新思维。动态调整课程体系,保持与市场的紧密衔接。

(三)教学过程体现学业与职业的对接,提高创意水平

创意是一种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能够让设计作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更加注重创意引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方案。在培养过程中,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为学生提供了实现设计所需的工具和知识。然而,如果创意引导不够,可能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独特视角。学校可以增加一些专门强调创意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入实际项目,通过实际项目,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设计问题,并学习如何提出和实施创新解决方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响应1+X岗课赛证的号召,引导学生参加创意设计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环节,可以增加创意设计课程的比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创意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在实践环节,多与企业合作,进行实地演练,接触真实的设计项目,学会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之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技能训练和创意引导的平衡发展。只有将技能训练和创意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既有实践能力又有创新思维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四)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深入实践提高教学能力

高职环境艺术专业应该提升师资水平,从教师培养机制、行业交流与合作、教学资源与条件以及教师个人发展意愿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例如,可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增加实践经验的考核比重;加强学校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改善教学资源和条件,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实践环境;以及激励教师增强个人发展意愿和动力,主动寻求实践机会等。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五、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环艺设计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未来,高职院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构成元素,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校企合作实践培训的机会,了解行业动态,为学生输入前沿的知识技能,才能提高毕业生的质量,使教学更有效、更合理、与市场结合得更加紧密,从而为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问卷技能
高级技能
《星.云.海》
《花月夜》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问卷网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画唇技能轻松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