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培育法学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

2024-04-26 08:56万向婷
河北画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法学专业法学培育

万向婷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形态在交流互鉴和角逐竞争中融通,多元文化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愈加明显,这将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文化多元背景下一方面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与思想观念,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另一方面不可避免会造成学生的三观、理想、文化认同以及信念等方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1]法学教育致力于培育中国未来的法治人才,正确的三观、理想信念和文化认同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法学专业学生的特点

(一)受外国文化影响较深

对于法学教育来说,清末被时代所裹挟开始了变法修律,引进了德国、瑞士等西方的法学原理和法律制度;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的法学理论成为我们的学习模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法律思想和法学教育;改革开放以来,英美法系(判例法系)又成为我们研究学习的重点,法学教育的目光又瞄向英国和美国的判例法。借鉴引进一些基本法学概念和法学原理,确实对我们法学理论的发展和法治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2]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学教育这种“舶来品”不自觉促使我们法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西方的法学概念、典型案例、法律制度、研究方法论等,教师往往还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典型的西方法学著作,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政治思潮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法学专业学生,这对极易接受思潮影响的法学专业学生的价值观可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二)被要求具有理性思维

法理思维属于规范性思维的范畴。[3]要求法律职业者和法学专业学生在规范所提供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思考。在人类法律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一系列专业化和精细化的法律方法和法律技术,比如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等,这些方法都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理性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使法律职业者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规范的目的。法律人在分析、判断法律事实和寻找法律依据时要理性,要讲逻辑,不能用感性的态度去处理,不能因情感、私欲、偏见等而产生的激情去评判是非纷争。法律需要理性,但绝对的理性会让人变冷漠、不近人情,有碍于培育优秀的法治人才。

二、培育法学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法学教育致力于培养中国未来的法治人才,培育法学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一)激发其人文情怀

法律人确实应该理性、理智,但法律人的理性和理智也不能无视多数人的情感。我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孔子的“仁者,人也”“仁者爱人”等思想历久弥新,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古代法制史上的“存留养亲”,“赵娥复仇案”,晚晴名臣刘秉璋因恻隐之心想救老实巴交的渔民,将师爷将呈报给刑部的文书中“情有可原,罪无可赦”改为“罪无可赦,情有可原”等故事,都体现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培育法学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让其学习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其人文情怀,成为兼顾法律人的理性和多数人的情感的优秀法律人才。

(二)提高其道德修养

“德法兼修”是国家对于法治人才队伍的要求,也是各大法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没有“德”的法律专才对社会的危害性是巨大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甚至可以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是关乎行为准则、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一种概念。“德”既关乎个人品德修养,又蕴含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担当。培育法学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其道德修养,有助于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队伍。

(三)增强其法治自信

中华法系自成一家,源远流长,虽然在清末修律后走向衰微,但古代传统法学思想中的天下为公、公平正义、罚当其罪、慎刑慎罚、法不阿贵等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出自《王安石集》);“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出自《盐铁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出自《孟子·离娄上》)……古代的先贤对于法律和社会治理的看法在今天仍然闪着智慧的光芒。现今我国的法治建设已进入快车道,在中国国情和法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在学习法律基本功的同时,也应当树立历史思维,注重对中华法系中的精髓加以学习和继承,注重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建设路上的曲折探索进程加以学习,这样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法治自信。

三、培育法学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

(一)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高校的思想政治课需要立足本校的思政课教学实际,从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出发,渗透情感教育,推动课程改革,不断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高校应当重视本校思政课教师的诉求和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反馈意见。

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中需要思政课教师做大量的文化自信知识体系构建和案例收集等备课工作,高校应当及时解决思政课教师关切的问题,为教师提供了解文化、感知文化的系统化途径。高校可组织教师参观当地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博物馆等,激发教师以文化人的热情。[4]高校应当允许思政课教师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赋予思政课教师更多的教学内容自主安排和教学场所安排自主权,便于思政课教师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针对当代大学生反映强烈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思政课教学模式单一、教师照本宣科等问题,高校应重视起来,思想政治课应以学生为主体,及时回应和关切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予以正确价值引导。要深挖思政课教材体系中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善恶之辨”和“是非之辨”等哲学命题,帮助大学生厘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大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下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5]以文化资源为支撑讲述中国故事,可将近代的历史人物事迹或革命故事作为教学案例,以讲故事的方式实现以文化人。社会在科技的助力下正日新月异,而大学生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心理 期待也日益增高,他们需要的是与时代紧密相连、与互联网渗透融合的创新教学方式,[5]高校应加大对思政课的投入,有条件的学校可搭建思政VR实验室,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空间体验真实事物,在沉浸式体验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思想政治课应当不局限于教室,校史馆、博物馆、纪念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场所都可以是教学场所。

高校和思政课教研室需要积极探索将习总书记文化思想融入日常教学的新途径、新举措。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只有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才能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

(二)构建文化自信课程思政体系

法学专业课必然蕴含课程思政元素,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人格养成等应贯穿法学教育的始终。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绵延不绝,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继中华法治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要重视中国法制史和法律思想史等课程,使学生树立历史思维,了解中华法系的发轫、发展、成熟和衰微过程,学习中华法系的优良传统,培育法治文化自信。

要重视法学专业课马工程系列教材的运用,教材不仅仅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载体,也是教师课程设计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法学专业课中权威、系统、生动的教材种类林林总总,有些学校也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新型活页式教材等法学专业课教材,但教师在广泛参阅各方教材的同时,要注重对马工程系列法学教材的运用,马工程教材在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方面是系统的、完整的,任课教师要将此教材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切入点,结合课程内容去深挖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元素,传递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强音,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要注重将中国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生动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看到我国法治建设路上的曲折探索和巨大成就,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三)建立文化自信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文化自信教育资源共享既可以高校内部之间文化自信教育资源的共享,也可以是校际、高校与社会机构之间文化自信教育资源的共享。

高校要重视整合校内的网络教学资源,利用学习通、课程思政案例库、法学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平台,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文化自信课程资源价值,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可基于优质的教学资源,结合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学情,紧密融合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和学科竞赛,同时加强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融合,建设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达到全过程育人的效果。[6]

高校与高校之间也可搭建法学同类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文化自信相关案例,互相借鉴,共同提高。高校亦可与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建立大学生文化自信共同培育机制,这些场所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国家认同、增强历史主动的文化卫士。博物馆等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同向同行,既要树立共同的育人目标,又要形成深度和有效的合作机制,二者共同作用促进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培育。[7]

(四)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建立全方位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

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要从制度层面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培育树立大学生时代新人的文化理想,使其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要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学业、情感和职业发展规划等情况,从大学生实际出发,开展接地气的文化自信培育活动,成立有文化底蕴的学生社团,借助中国节日庆典,精心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第二课堂活动来实现校园文化实践育人的目的。如建党节组织大学生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经典诵读活动,国庆节组织大学生开展爱国歌曲合唱比赛,清明节组织大学生祭奠革命烈士,在红红火火中国年的春节氛围中,领悟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挖掘传统节日中的育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中认同,在活动中提升,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无声魅力。[8]学校要多举办人文知识竞赛、历史剧表演、历史主题类辩论赛等文化培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法治文化氛围。学校可依托标志性建筑物、校园文化角、班级文化墙、文化长廊、校训校歌等载体,将中国传统法治思想、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名言、优秀文化等内容植入其中,以其隐含的文化意蕴对大学生进行熏陶和浸润,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达到育人效果。

法学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育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从制度、机制和资金等各方面全方位进行支持,多措并举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构建文化自信课程思政体系,建立文化自信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法学专业学生自身也应该重视自己文化自信的培育,把文化自信教育作为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潜心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文化,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猜你喜欢
法学专业法学培育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论法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第三节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