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办学,让城乡教育走向优质均衡

2024-04-27 03:37蔡微波
留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双轨制集团化城乡

文_蔡微波

近年来,核心城区的区位优势逐渐凸显,农村人口进一步向城市聚集,如何办好家门口的乡村学校,缩小城乡之间的办学差异,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围绕“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通过“集团化+教共体”双轨制办学模式,进行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鄞州探索”。

探索“集团化+教共体”双轨制,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共融互动。

探索新模式,逐步推进“名校+新校”“名校+农村校”。鄞州区启动集团化办学探索,组建了60 个“一体式”教育集团和47 个“联盟式”教育共同体,实现高覆盖率。

数字再赋能,城乡形成“互联网+义务教育”。利用省级投资800 万元,打造城乡网络教学联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资源支持和服务,进行优质教育资源线上共享。

区域体系化,城乡教共体全方位进行融合。在集团化的基础上,通过同步课堂、教师研修、跟岗锻炼、教师交流(支教)、学生集体活动、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等7 个方面,形成全方位帮扶的“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

构建“输入+输出”双向教学模式,实现优质资源多频次共享互补。

共建课程资源中心,共享课程资源。教共体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依托互联网技术手段,推出“1+1+N”课程模式,即:文化类课程+体育锻炼+N 类自主选择的兴趣发展拓展课程,“N”满足了学校薄弱学科建设、学生兴趣爱好等多重需求。目前,各结对学校除了建立文化课资源库外,还开设了5 大类近60 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输入+输出”,教学建立双向可逆机制。一方面,城市学校定期对支援学校进行授课,让受援方教师得到足够的教学锻炼和能力培养,增强乡村学校教师的自信心和认同感。另一方面,乡村学校一些好的经验和探索也可以输出到城市学校。例如:塘溪镇第二中心小学将地方校本课程“竹编工艺”输出给江东实验小学,深受学生们喜爱。

开展“交流+联盟”强师工程,推行乡村教师队伍“输血补钙”共助互帮。

强教必先强师,优化结构实施“三名”工程。通过综合实施“城乡间交流”“顶岗式培养”“集团化办学”“教共体协作”等机制,促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推进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乡村振兴谋长远,组建“提质培优联盟学校共同体”。探索乡村初中学校“抱团取暖,共谋发展”的实践路径,全体乡村初中学校一校一案,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和目标,搭建教研平台、交流平台,通过系列化、本土化的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对教育集团和教共体“捆绑式”管理成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双轨制集团化城乡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城乡涌动创业潮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双轨制:转型期的建筑业生产政体——基于Z、H两个工地的个案研究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解读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我国社会保障双轨制并轨背景下现收现付制的隐性债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