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助非遗“走”得更远

2024-04-27 04:09赵锦鸽
文化产业 2024年8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受众

赵锦鸽

文化是一个国家整体文明水平以及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民族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结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文化的创新与变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逐渐流失并呈现出衰微之势。然而,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持续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机遇。这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广泛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在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同地域因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逐渐孕育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特征尤为显著。此外,自然和人文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石。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手工技艺与民俗文化,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实现代代传承,但传播规模与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对其传承与深入发展构成一定阻碍。然而,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极大地突破了空间限制,为内容发布者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互动提供了极大便利,使受众在参与中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增强了文化自信,进而调动了大众传播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存在的问题

非遗短视频传播不均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从整体角度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显著的多样性。然而,目前在通过短视频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效果呈现出明显差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力,而另一些则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干扰。全面分析抖音平台的“非遗合伙人”相关作品可以发现,按照点赞数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前100个作品中有近50%为传统手工艺类作品;而按分享数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100个作品中有近30%的内容与传统手工艺有关。由此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涉及诸多非遗项目,就规模及影响力而言,传统手工艺类短视频在其中占据主体地位,究其原因,相关部门对非遗项目的宣传力度不足,出现非遗短视频传播不均衡的问题。除此之外,传统手工艺类短视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更受大众欢迎,促使该类视频获得广泛传播。同时,借助抖音等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系统在了解用户的喜好后,会推荐更多与之相关的作品,造成其他类型的非遗短视频作品难以被受众发现和了解。非遗短视频传播类型的整体均衡性若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可能会阻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进而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民众对非遗的了解和掌握存在偏差

随着信息数字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非遗传承迎来了发展机遇。对于传统曲艺、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短视频平台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并满足传播的需求和特点。从抖音平台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涉及剪纸、糖画、核雕等非遗主题的短视频播放量较高。然而,对于传统节日、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难以通过短视频形式得到全面且生动的展现,因此相关短视频的实际传播效果也不理想。以“二十四节气”为例,尽管在抖音平台上有大量关于此主题的短视频,但其中被标注为非遗的作品却相对较少。这一现象表明,非遗短视频的传播分化问题较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非遗的正确认识和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的路径

提供正确引导

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全面性与均衡性,需要传承人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同时,政府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传承人及短视频创作者提供正确引导和必要支持,形成合作共识,协同推进传播工作。如此不仅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全面性与均衡性提供有力保障,还能让受众更深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纠正认识偏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地方更加关注和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已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振兴非遗的相关计划和措施,同时,相关部门还加大了对相关项目传播活动的投入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推动非遗短视频传播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为了提高传统节日、习俗等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关注度和支持度,相关部门应积极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持续推动视频内容的流量增长。同时,应从政策、流量和资金等方面着手,为短视频传播提供全面而有力的保障,使某类非遗项目在获得关注的同时,确保其他相关项目不被边缘化,保持各类非遗在平台上的均衡发展。除此之外,鼓励并倡导多方主体形成合作共识,通过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将非遗传承人培育成“网络红人”,使其成为引领非遗短视频传播工作的核心力量,以此打造出多元发力、协同发展的传播局面。

对传播模式作出必要调整和创新

非遗传播工作的开展应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全面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对传播形式与模式进行适时调整和科学创新。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数量已超过10亿人,其中,青年群体占据主体地位。

在非遗传播工作中,短视频已成为重要的媒介。相关部门应对用户的兴趣需求以及个性特质等展开深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传统的传播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创新,同时,结合短视频传播的特点,添加特效、话题和背景音乐等,将非遗元素融入其中,使其更具吸引力。以洞村竹编非遗项目为例,传承人将竹编工艺合理融入日常生活中,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让受众在“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的同时,了解和欣赏竹編工艺。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应对多样化的作品进行精细划分,以便用户搜索或查看视频,增强用户黏性。例如,非遗峨眉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凌云”创作的视频被划分为“凌云安逸走四川”“凌公子游记”等诸多版块,播放量已超过20亿。

有序开展“由线下向线上”的转变工作

在实践中,应进一步提升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累计投入资金量已达77亿元。国家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显著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速度与传播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持续进步,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线上传播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在短视频平台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过程中,应将传播模式由線下逐渐向线上转变,同时,优化或精简部分线下非遗主题活动,积极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同时,也应致力于构建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中,不仅需要重视对其自身的保护,更应关注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和专业能力。因此,建议适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技艺培训。具体而言,可以积极组织并鼓励传承人参加相关培训活动,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短视频创作技巧和方法,确保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技能并且独立完成短视频的拍摄与剪辑工作。此外,还应鼓励并支持传承人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媒体团队,合理选取和科学剪辑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内容,以提升视频内容质量和品质,进而促进短视频平台流量的显著增长,同时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和影响范围。

实现短视频与直播相结合

现阶段,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直播带货逐渐成为电商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渠道。短视频与直播的结合形式是非遗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深化传播的重要路径和有效策略。这不仅丰富了非遗的传播形式,满足了当代受众在精神层面的多元需求,同时有效激发和提升了受众的消费欲望,从而显著提升了短视频传播成效。短视频在时长以及节奏方面有一定优势,结合新颖且个性化的内容,能够获取广泛关注。而直播能够为受众提供更为深入且丰富的情感体验,满足受众在互动与交流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为收集受众意见、反馈等提供了渠道。因此,结合短视频与直播的形式进行非遗传播,有助于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弘扬。

借助短视频平台,非遗传承人可以充分利用直播的优势,向观众提供详细讲解和形象展示,展示非遗相关制作工艺。通过运用当代青年更易于接受的形式,可以扩大受众规模。此外,在进行直播带货过程中,合理利用非遗传承人所具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可以提升“粉丝”对非遗产品的兴趣度和信任度。因此,该方式是体现非遗商业价值的重要手段。以奇人匠心MCN机构为例,该机构的核心特色是非遗技艺的文化输出。其内容制作团队专业性极强,且制作的视频内容更符合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多元需求。2021年,奇人匠心MCN机构为抓住“抖音55潮购季”的发展机遇,设立“匠心潮有范”专区,以此为非遗商业价值的发挥提供必要支持,适时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确保可以创作出更为优质的短视频作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传播与长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适时强化内涵

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平台的传播范围逐渐扩大。尽管抖音短视频传播具有内容碎片化特征,但非遗传承人和官方文旅部门仍在深入分析和挖掘提升传统文化传播效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旨在丰富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合理利用抖音短视频平台,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变得更加深刻,传统文化的精华得以保留和传承,从而实现了提升文化自信的目标。此外,通过现代视听语言艺术的碰撞与结合,推动了现代艺术、文化和传播模式的科学创新和深入发展。

就诗词类节目而言,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形式往往比较固定。即使业内人士不断尝试融入创新元素,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感仍有可能加深。此外,相关节目对观众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提出了一定要求,观众往往难以全面理解和掌握节目的深层含义。然而,抖音短视频平台的诗词类节目,通过采用简洁且幽默的话语表达方式,有效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并且极大地激发了观众对诗词歌赋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教授借助抖音进行诗词传授和讲解,其以普通人的视角研究和分析诗词创作者,结合个性化的讲解和通俗易懂的解说,使诗词在现代媒介中焕发出独特魅力。这种创新的传播方式能使观众与诗词创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诗词作品的感悟与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强化民族情感、提升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时代背景下,借助短视频这一新兴传播媒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相关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因此,在进行非遗短视频传播工作时,应当提供正确引导,增强传播凝聚力,并对传播形式和内容进行必要调整和科学创新。这将有助于提升非遗作品的创新力,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进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必要支持和强劲助力。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受众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