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新时代出版使命 合力迸发新能量

2024-04-27 12:35万亭君
文化产业 2024年8期
关键词:发文人才融合

万亭君

以中国知网(CNKI)相关论文为数据基础,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呈现,构建我国编辑继续教育相关研究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的知识图谱。结果显示,我国编辑继续教育研究领域总体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缺乏资源,平台的共建共享未形成强势合力等。由此提出几点解决策略。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年编辑应守正创新,牢记使命;校企合力,以用促学;资源共享,促进人才流动、成长;深度融合,注重创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为我们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而新时代的出版使命也反映了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建强编辑人才队伍的重要性。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样本数据源,梳理当前编辑继续教育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可视化呈现年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等的情况,总结问题,提出策略,以期为推进新时代出版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

本文以“编辑继续教育”“出版人才”“编辑人才”等作为检索项,得到检索结果3450条,剔除与研究内容不符的条目,如会议通知、公告等,最终纳入研究的论文共计3221篇。

数据分析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目前学术界绘制知识图谱的常用工具,可以可视化呈现并分析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知识关联情况等,建立关键词共现网络、机构共现网络、作者合作网络等知识图谱。将时间分区设置为1984年至2022年,每1年1个分区。节点内容根据研究内容选择:作者、机构、关键词。阈值:节点内容为作者和关键词时选择30%,节点内容为机构时选择100%。

结果

年发文量

“编辑继续教育”相关领域的年发文情况如图1所示。从文献总量来看,自1985年起,整体稳步增加。2005年开始激增,2006年迎来第一个小高峰,随后到2008年有小段回落,2017年出现第二个小高峰,2022年出现目前最高峰。

载文期刊

文献发表期刊分散,载文量前15位的期刊载文量至少为53篇。载文量排名前15位的期刊中,核心期刊有10种,且排名前3位的均为核心期刊。《出版广角》载文量最多,为155篇,占总数的4.8%;排在第2位的《中國编辑》发文139篇,占4.3%。见下表。

发文机构与主要研究机构共现网络

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北京印刷学院(131/3221),第二为武汉大学(66/3221),第三为河南大学(37/3221),分别占总发文量的4.1%、2.0%和1.1%。按地域分布来看,排名前20位的发文机构中,地处北京市的有6家,上海市3家,湖北省2家,其余9家分别分布于安徽省、河北省、河南省、湖南省、吉林省、江苏省、陕西省、四川省和浙江省。

图2为主要研究机构共现网络图。图中节点代表机构,线条代表合作关系,字号大小代表发文量的多少。图中共出现568个节点,60条连接,密度值为0.0004,总体合作少而分散。图中合作较多的有4个团队,分别以北京印刷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为研究中心。

按照突现情况(burst起止时间)创建时间线图,如图3所示。由图可见,中国编辑学会最早于2002年开始出现发文频率激增,接着从2012年到2016年,有7家机构或高校密集出现发文频率激增,其中,北京印刷学院2016年起以“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为署名的发文量激增。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直至2023年仍保持着热度。

作者共现网络与核心作者

为了反映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及其合作关系,本研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数据转换,导入CiteSpace生成作者聚类知识图谱,如图4所示。由图可见,该领域的作者共现网络整体呈现出“小聚集,大分散”的特征,已有5个较为突出的合作团队,分别以张文忠和朱军、陈丹、于巍、万安伦、王淑芹为中心。

在本研究中,按照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发文数M应满足)计算,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应满足M≈3.088,故将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作者视为核心作者,共计31位,其发文量占论文总数的5.2%。结果显示,陈丹、朱军、张文忠等人是近5年来该领域的高产作者,将编辑继续教育研究推向新高峰,但总体而言该领域核心作者集中度不高。

研究热点

为了进一步呈现编辑继续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和知识结构,利用CiteSpace中关键词路径计算法,计算出关键词的共现频率和中心度,建立关键词知识图谱,如图5所示。由图可见,除去检索词外,图中最显著的5个关键词为“数字出版”“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期刊”“媒介融合”。

选取前20位关键词,将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转换并检测突现词,可以清晰反映近年来编辑继续教育研究领域热点的历史演变情况,如图6所示。由图可见,早期学者的研究集中在专业培养、素质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从1990年开始“继续教育”成为研究热点;2007年开始出现网络编辑的研究论述;2009年对网络化、数字化、新媒体等的研究进入白热化阶段;2015年至今,新时代融合出版相关研究成为热点。

讨论

不忘初心,守正创新,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建设一支新时代出版事业的人才队伍,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指明的新方向,也是青年编辑的新目标、新担当。

回顾编辑人才培养研究历史,1983年,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设立图书发行学专业;1984年,在胡乔木同志的倡导下,教育部决定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等学校开设编辑学专业。学者对出版人才的相关研究也自此开始,反映了人才培养是学科兴起、发展的基础。

198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通知》,出版工作是党的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此项通知对出版工作者,尤其是对编辑的培养教育提出了基本要求。同年,由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关于编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编辑学报》创刊,建立了交流编辑实践经验的平台,有利于培养编辑人才,促进了编辑学科相关研究的开展。

2006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由此,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编辑人才培养相关研究迎来第一个小高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强化激励,用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在总书记的指示下,出版界对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迎来第二个高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这对新时代青年编辑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至此,编辑继续教育的相关研究达到历史最高峰。

纵观1985年至今,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强基固本、决胜发展的关键。新时代的青年编辑要始终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守正创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继承优良传统,牢记出版使命,努力成为坚持职业操守、追求高尚境界的出版人。

校企合力,以用促学,从头打造出版生力军

从研究结果来看,核心发文机构仍为高校,核心作者中60%以上为高校作者,合作团队也主要为高校间相互合作,少有高校牵头与企业及其他出版机构等联合开展研究、发表成果的情况。由此暴露出“产学研用”一体化系统落实不足的问题。

在编辑继续教育方面,应加强“产学研用”的结合,使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用户等既发挥各自优势,又互相配合,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一体化的系统机制,循环滋养,在运行过程中发挥综合优势,促进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促进创新资源要素的有序高效流动,这不仅是出版行业创新的需要,同样也是推动行业创新的关键。

总体而言,“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内容应来源于行业实践中的实际需求,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形成反馈调节机制,实现良性动态循环。

资源共享,以中央带地方,促进人才流动、成长

从研究结果来看,北京、上海、湖北的机构和高校产出较为突出;核心作者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吉林、湖南等地区。

综合来看,政策鼓励对研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央的人才、平台、项目等占据资源优势,为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

从策略上来看,以中央优秀人才的流动,积极发挥优秀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以“项目制”“导师制”等机制促进地方人才的快速成长;促进中央与地方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合作平台,带动地方优质资源更有效地创新、转化和利用,同时也为中央提供地域特色化优质资源,互有助益。

深度融合,从人才到出版,注重创新、多元、复合

近年来,我国出版业已经实现从转型升级到融合发展的新跨越,“出版融合”整体向纵深发展。202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首次就出版融合发展领域专门发布政策文件,印发了《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新时代深入推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作出全面安排,各出版单位为贯彻落实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指示,进行了大量实践,打破了媒介、技术、学科、行业的界限,涌现出了不少成果。但仍然存在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复合型人才缺乏、技术标准尚未建立、内容同质化、资源浪费、市场混乱等问题。

从人才培养策略上来看,一是在学科建设上注重行业需求和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调查研究,从职位需求、企业发展、市场走向、用户需求等入手,坚持问题导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在企业内部选拔和培养人才。要着重从数字内容编辑加工、数字产品策划、新媒体运营等方面开展编辑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编辑的理论素养,专业技能,适应、学习和创新能力。三是企业要进行外部人才的引入和合作。加强与外部相关单位的合作,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以内容资源优势吸引技术资源融合,以出版人才吸引技术人才融合,综合提升企业融合发展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加大新兴出版内容生产人才、技術研发人才、资本运作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改革薪酬体系,制订出版融合发展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出版融合发展人才培养基金,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力。

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各高校、企业等出版相关机构已向着同样的目标形成合力,迸发出新的能量,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推动新时代出版高质量发展。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年编辑既要固本培元,又要奋楫扬帆,牢记新时代出版工作使命,积极响应时代需求,推陈出新,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以青春之势、奋进之姿踏上新征程。

(作者单位: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猜你喜欢
发文人才融合
人才云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融合》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校园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