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坚守与变革

2024-04-28 05:58
视听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摄影受众

陆 新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新闻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给新闻摄影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媒介平台不断增多,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受众习惯在短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图片正好满足这样的要求。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新闻摄影记者要从专业技能、内容生产、传播形式等多方面做出改进和变革,在新时代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守好新闻宣传阵地。

一、融媒体时代给新闻摄影记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一)失去第一时间报道新闻的优势

新闻报道中,最主要的特征是即时性,然而,在这个“人人皆记者”“万物皆为媒”的时代,只要有相机、手机等移动设备,人人都能像记者一样随时记录,并通过各个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将突发事件或各类奇闻轶事的现场情况传播到网络上。这也导致了摄影记者逐渐失去了第一时间报道新闻的优势。比如,在2022 年重庆森林火灾抢险过程中,有关“重庆山火”的舆情主要来自灾情现场的当地群众和志愿者,他们在现场拍摄记录了大量的照片、视频,将重庆山火救援现场全面展现在大众视野中,也成了后续主流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的重要资料来源。融媒体时代,促使摄影报道不再成为摄影记者的专项工作,也随之减少了摄影记者的工作量,压缩了其工作范围。

(二)大众摄影能力提升,自由摄影师队伍壮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大众的摄影装备越来越专业,摄影爱好者的群体迅速壮大,摄影技术和图片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此外,人们对社会实事的关注度和社会责任感日渐增长,民众的各类摄影作品传播率持续上升,自由摄影师的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此外,自由职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其他摄影者等没有任务分工、发稿量的压力和限制,他们可以更自觉、自主、自由地拍摄想要拍摄的题材;反观摄影记者, 面临着很多内容限制、考核标准、拍摄任务等束缚,新闻创作周期也较长,难以快速即时地发布新闻。一些主流媒体为应对这种现状,努力增加专业摄影记者和签约摄影师数量, 但效果有限,无法像普通拍摄者和网民那样无处不在。

(三)摄影门槛降低

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和快速更新的时代,人们习惯于用图片和视频简单明了地传播信息,新媒体的“短、平、快”特征也成了受众对媒体内容的普遍需求。越来越多的图片涌现在网络上,促使图片影像逐渐成为快消品,大众已经不再重视和要求摄影作品的专业性和图片的高精度,新闻的“快餐”化趋势与摄影记者的专业追求产生矛盾,导致摄影记者的专业地位和职业优势不断被削弱,职业摄影记者的“专利权”被剥夺。

二、融媒体时代给摄影记者带来的机遇

(一)凸显摄影记者的专业价值

如今,网络媒体平台上无门槛化和泛娱乐化的信息,给大众带来了很多危害。为迎合市场需求、提升流量,各类片面、造假的信息层出不穷,鱼龙混杂,也会不同程度地误导公众产生错误的认知和看法。这时就需要摄影记者凭借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挖掘新闻真实性、完整性,利用自己丰富的拍摄、采访经验,创作出优质的新闻内容,为大众带来真实客观,具有审美价值、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另一方面,摄影记者在长期新闻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能应对各种场景、人物、风光等拍摄题材,在把握拍摄主题、价值取向和作品温度方面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还能凭借职业特性深入基层,深入百姓生活,深入被摄对象的内心,用独特视角拍摄有温度的影像故事,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优质内容。

(二)图片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多

由于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图文并茂的新闻报道方式已成为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基本模式,其中具有冲击力、最直观的图片新闻往往深受欢迎,很容易抓住受众眼球,并吸引他们继续阅读。现下,不少传统媒体为实现多元化传播,保证新闻的即时性,把线上平台作为发展重点,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平台持续发力,例如面对一些民生新闻事件,几张现场图片搭配简短文字,就可以即时发布一篇新闻。这也使得新闻图片数量的需求成倍增加,新闻摄影记者的被需求性得以体现,也有了更多发挥空间和平台。

(三)展现个体价值,重视分享和传播

产出精品内容至关重要,而分享和传播也同样值得重视。融媒体时代,给摄影记者创造了大量的机会,提供了更多展示的舞台。新媒体平台没有版面、出版时期、媒体风格等限制,摄影记者可以利用多个平台创建自己的账号,发表图片或视频作品来吸引受众关注,积累受众群体;也可以把摄影作品、拍摄创意、经验、创作故事与大众分享,在网络上积极开展新形式的传播互动。不仅能推广自己的作品,凸显专业优势和个体价值,还能提升权威性和网络知名度,树立个人品牌。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坚守和发展方向

(一)坚守新闻人的职业素养和新闻原则

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任何形式的新闻报道都要遵循真实、准确、客观、全面、公正的原则。无论是民生新闻、时政新闻、纪实新闻,任何题材的新闻摄影,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义。作为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要坚守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不造假新闻,不传播假新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拍摄、编辑、发布的新闻图片真实客观。尤其是当下网络技术和特效软件越来越发达,摄影记者更要坚守新闻原则,拍摄的图片素材只做简单裁剪、亮度调整,不做过度修图,维护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提升摄影水平,创新新闻摄影形态

摄影图片通常会带给受众视觉上的冲击与美感,使人们对新闻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新闻传播效果。随着新闻图片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摄影记者的摄影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摄影记者要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摄影课程,加强专业摄影技术的交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丰富专业知识,从而拍摄出更多更好的新闻图片。

此外,现代数码影像技术不断进步,无人机航拍、全景摄影、延时摄影、动态摄影等,越来越多新的拍摄呈现方式的出现,对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只使用相机的专职摄影记者已跟不上融媒体时代的步伐。新闻摄影记者要熟练地利用好各类摄影设备,创新拍摄思路与呈现方式,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的拍摄技能,拍出更多角度新颖、主题突出、画面美观、具有视觉冲击的视觉作品。

(三)新闻摄影记者的转型升级方向

融媒体时代,摄影记者面临的并不是职业危机,而是本领危机。从单一的新闻摄影记者转型为全媒体记者,已是必然发展趋势。当下,记者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专业素质,摄影记者也不例外,以往只需图片新闻拍摄,如今还要培养良好的文字采写能力和视频拍摄、剪辑、制作能力,实现在新闻现场采集图片、文本、视频、音频等多形式新闻素材,生产出更有传播力的新闻作品,并根据各个新媒体平台的不同需求发稿,才能满足融媒体时代多元化的新闻需求。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摄影受众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