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广播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2024-04-28 15:52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李国强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5期
关键词:广播系统广播电源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李国强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大群众对于各方面的要求都有着一定的提升,其中之一就是对于通信和信息传递方面的要求,因此区域应急广播系统就变得更加重要了。但深入了解应急广播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发现应急广播设备容易受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设备本身因素等影响,出现异常或者故障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传播效果。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应当高度重视应急广播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及时消除负面影响,保障应急广播效果良好。本文将基于应急广播设备应用实际情况,分析和探讨应急广播设备运行维护和维护管理的可行性做法,以期保障应急广播设备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1. 应急广播的重要作用

1.1 提高区域信息传播的实效性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广播能够迅速向公众传递相关的紧急信息,如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所以,应急广播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具有提升信息传播实效性的作用。其一,快速传递信息。应急广播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短信等渠道向大众广泛传播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大面积地区,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递,使公众尽快了解到事件的最新动态和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及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二,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应急广播在信息发布之前经过官方权威部门的审核,在确定无误后才能发送给公众。信息准确、可靠,避免了谣言和误导的传播,减少了公众的恐慌和不必要的损失[1]。

1.2 扩大广播电视的覆盖面积

应急广播能够覆盖广播电视无法覆盖的地区和人群,迅速传递信息并为特定听众提供定制化服务,提高紧急信息的传播效果和覆盖范围,保障公众安全和生命财产的利益。首先,应急广播可以覆盖广播电视无法覆盖到的地区和人群。在偏远地区、山区、海外等地方,由于信号覆盖的限制,广播电视很难到达每个人。而应急广播利用不同的通信技术,如无线电、卫星、网络等,可以以更广泛、全面的方式传播信息,确保更多人能够接收到紧急通知和指导。其次,应急广播在灾害和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传递信息。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容易造成电力中断、通信系统瘫痪,使得广播电视无法正常运行。而应急广播设备通常采用备用电源和独立通信系统,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及时传递关键信息,提醒公众采取安全措施。此外,应急广播还可以针对特定听众进行定向传播。在紧急情况下,不同的人群需求和信息获取渠道不同。应急广播可以通过调整频率、语言、内容等方式,为特定人群提供定制化的信息传播服务,比如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外国人等。这样可以确保紧急信息更加精准地传达到指定受众手中。

1.3 提高区域应急处理能力

应急广播是通过广播频道、电台、电视等媒体形式,向广大市民发布紧急情况下的应急信息,如灾害预警、救援指南、防灾知识等,这对于提高区域应急处理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在灾害级别升级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应急广播迅速向公众传递相关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这可以大幅缩短信息传达的时间,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果。相关部门还可以利用应急广播发布灾难知识、安全知识等内容,提高公众的灾害防范和应急自救能力,如在地震发生前应急广播,提供地震疏散指南,教导民众如何正确行动,避免受伤[2]。而灾难发生时还可以利用应急广播及时发布相关救援组织的指挥信息,协助公众了解灾区救援的情况和救援队伍的部署。这有助于公众理解并配合救援工作,减少混乱和不必要的行动。

2. 应急广播设备的运行维护

2.1 定期检查维修

应急广播系统长期运行的过程中无论是前端设备还是终端设备都不可避免地受环境因素、自身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异常或者故障隐患,如若未能及时检修处理,那么可能发生故障,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以上情况发生,需要高度重视并且良好展开应急广播设备的检查维修。相关维护人员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程度,制定定期检查计划,明确每月、每季度、半年设备检查的内容、要求、标准等等。按计划进行应急广播设备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设备的外壳、控制按钮、显示屏等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或腐蚀等现象。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之后使用专业测量设备来检测设备的性能,包括音频输出、收音敏感度、调频频率调谐等,明确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或者潜在故障。如若存在,那么需要深入分析故障或者异常产生的根本原因,以此为切入点,制定维修方案,予以针对性处理,促使设备恢复正常。另外,为了避免应急广播设备运行受灰尘等杂物影响,导致其散热效果不佳,还要在维修的过程中清洁设备内外部,保证设备完好[3]。

2.2 重视设备测试

应急广播设备是一种重要的安全设施,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向公众发布警报、指示和安全信息。为了保障应急广播设备始终具有较高的使用性能,能够快速且广泛地传播信息,需要在运行维护的过程中注意对设备予以定期测试,以便合理调整参数。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设备类型、数量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制定测试计划,包括测试频率、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等。例如在对调频发射机予以测试的过程中,先确保发射机及其相关设备与电源连接良好;检查天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等,之后进行频率调整测试,通过确定广播系统的调频范围以及选择一个测试频率,将发射机调整到所选择的测试频率,检查发射频率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功率输出测试,使用功率计或频谱分析仪测量发射机的输出功率,进而确保发射机输出功率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谐波测试,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发射机输出频率范围内的谐波水平。最后,记录每个测试的具体参数和结果,根据测试结果调整和改进设备。

2.3 合理配置电源

总结性分析以往应急广播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一旦出现停电情况,那么该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不能及时传播重要信息。为了能够改变此种局面,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应急广播电源。具体的做法是:①设置备用电源。为了保证应急广播系统能够在停电情况下依旧良好运行,需要为前端设备和终端设备配置应急UPS电源。根据前端设备和终端设备正常运行的实际情况,向设备输送220V交流电,那么相关技术人员注意合理控制UPS电源规格,以保证其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②安装自动转换装置。安装自动转换装置可以实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的无缝切换。当主电源中断时,自动转换装置会自动将电力转换至备用电源,保证广播系统的连续供电。转换装置还应具备自动恢复功能,能够在主电源恢复供应时自动切换回主电源[4]。

2.4 注重软件升级

保障应急广播系统持续且良好运行,需要优化配置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要想保证应用软件能够匹配系统需求,合理地支配硬件设备,良好地进行信息传播,需要注意软件升级。首先,需要对现有的应急广播系统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包括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制定升级计划,明确升级的目标、时间和资源安排。其次,选择稳定可靠的软件供应商,并确保软件具有最新的安全补丁,之后进行软件升级时注意对当前应急广播信息备份,以防止升级过程中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应先在测试环境中进行升级测试,确保升级不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负面影响;进行软件的实际升级,注意密切监控系统状态,确保升级过程顺利进行。最后,在升级完成后,对系统进行功能验证,确保升级后的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预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3. 应急广播设备的维护管理措施

3.1 构建应急广播设备维护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应急广播设备维护管理有效实施,充分发挥管控作用,保证设备维护到位,促使设备持续且良好应用,需要构建健全的、完善的维护管理体系。这就需要相关负责人注意了解我国广电总局应急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见》,同时注意了解以往应急广播设备运行维护的实际情况及管理需求,进而科学合理地构建管理体系,比如明确应急广播设备是专用设备,不得安装与应急广播无关的软件、游戏等;应保持设备线路畅通,按规程操作设备,随时监控信号和设备运行情况,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管理人员调整时要严格履行交接,做到交接手续清楚,责任明确。比如要加强设备的防盗、防火、防霉、防潮、防尘、防风、防磁等保护,定期对室内外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排除,若不能排除,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并做好设备故障维修记录[5]。

3.2 增加资金投入

对于区域应急广播建设而言,保障应急广播设备具有较高的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整个应急广播系统良好运行,在突发状况发生之际,迅速传播信息,提醒广大人民群众疏散,注重保证自身安全。但实际应急广播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前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可能受不良因素影响,存在异常或者故障,需要加强维护管理。要想保证应急广播设备维护的良好展开,需要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适当地增加资金投入,以便根据实际运维需求,合理配置和应用资金,比如聘用专业的维护人员、采购更精密的测试仪器、采购应急广播设备等,保障设备运维有效落实,使之恢复到最佳运行状态[6]。

3.3 配备优秀维护人员

在应急广播设备的维护管理中,配置优秀的运维人员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可以从专业角度出发,全面且详细地进行设备检修,及时发现并且有效处理潜在故障或者异常情况,促使设备恢复到最佳运行状态。当然,优秀的维护人员需要保证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熟悉应急广播设备的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了解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在设备管理和维护过程中针对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更好的应对能力,只有他们具备丰富的知识及经验,才能够准确判断故障的发生位置及原因,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以便切实有效解地决故障问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应急广播设备维护需要多人合作完成,运维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成员密切协作,相互支持,以实现设备的高效维护和管理;需要具有较强的执行力,能够迅速响应维护请求,并通过合理的计划和组织来完成工作[7]。

3.4 制定并实施考核机制

各相关管理部门要按照有线广播应急预警系统实施方案的管理要求,切实履行好各自工作责任。广电主管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器材保障、监督管理,确保应急广播系统良好运行,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了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制定并实施考核机制,即:①明确考核目标。确定应急广播设备维护管理的核心目标,如设备可用性、设备响应时间、维护成本等。②设定考核指标。根据考核目标,设定一系列可以量化的指标,如设备故障次数、设备修复时间、设备维护费用等。③制定考核标准。根据考核指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明确每个指标的合格标准和不合格标准。④明确责任人。确定设备维护管理的责任人,明确其职责和权限。⑤设定考核周期。确定考核的时间周期,可以是每个季度、每个月或每年一次,确保定期评估设备的维护管理情况。⑥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与考核指标相关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评估设备维护管理的情况。⑦评估结果反馈。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责任人和管理层,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4. 结束语

应急广播设备的有效运行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在发生重大突发状况时发布预警信息,从而更好地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但应急广播设备长期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设备故障或者异常,无法有效使用。对此,需要加强应急广播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时发现并消除故障情况,使之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还要加强维护管理,确保设备维护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应急广播设备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广播系统广播电源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Cool Invention炫酷发明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浅析语音广播系统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和发展
哪一款移动电源充电更多?更快?
阳光电源
应急广播系统中副载波的构建与应用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粤赣高速公路对讲与广播系统改造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