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英雄耀时代

2024-04-28 05:38韩文静
秀江南 2024年2期
关键词:枫叶家人信仰

越剧《枫叶如花》改编于“红色女特工”朱枫烈士的事迹,依托史料和现实素材进行艺术创作,歌颂了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甘愿为实现祖国统一而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该剧在叙事结构、舞台布景和情感表达上极具创新性,在坚守越剧初心的同时融合现代性元素,使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群体易于接受。

《枫叶如花》采用倒叙的手法,开场伴随着纷飞的枫叶,男女青年振臂高唱,烘托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热烈气氛。忽然舞台色调变暗,场景切换到台北马场町刑场,这是华枫等烈士在行刑前最后的画面,他们坚贞不屈、昂首挺胸,清晰而沉重的脚镣声击打着观众的内心。雖然是早就料到的结局,但是仍为他们未曾见到锦绣山川一片红而惋惜。一句“忆江南,怎不忆江南”将记忆重启,回到了故事开始的地方。

该剧的舞台设计不再是传统戏曲的“一桌二椅”,转台的应用起到了串联情节的作用,增加了故事的连贯性和空间感,如在香港维多利亚码头,将孩子们对母亲归来的期盼和华枫无法赴约的愧疚串联,表达了家国不能两全的遗憾。巧妙的灯光搭配背景,为舞台营造了强烈的谍战氛围,巨浪翻滚、乌云密布暗示着黑暗势力的嚣张凶悍,在围剿共产党人的过程中,全场灯光昏暗,令人感到窒息和压抑,恐怖的氛围使观众也跟着主角提心吊胆。在审讯室以特定的出光角度伴随着烟雾构建阴森恐怖的环境,体现出敌人手段残忍、冷酷无情。

伴随着广播中欢快的庆祝音乐,华枫向徐阿姨展示为子女购买的衣衫,想到即日便可返沪与家人团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临危受命前,华枫向观众展现的是一个温柔优雅、热爱生活的知识女性形象。当得知需要接受特殊任务时,想到等她归家的孩子们,她也曾犹豫和纠结,但听到电台里对战争场景的还原,听到徐阿姨儿子在前线牺牲的噩耗,华枫一步步坚定了接受任务的决心。

怎样的人才算是英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是英雄,面对强敌视死如归的是英雄,在这里舍小家为大家的华枫又怎么不算是英雄呢?她可以选择和家人朝夕相处,过着温暖平凡的幸福生活,但为了祖国和人民,她选择了一条前途未卜、生死难料的道路。因为有前面思念之情和期待重逢的铺垫,所以这份选择显得更加沉重,让观众感受到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和使命担当,同时对华枫的前途隐隐担忧。接受任务后,华枫只身赴台,与打入国民党内部的高级将领、中共党员钟石将军取得联系,并传递重要军事情报,之后因叛徒出卖被捕。演员用精湛的演技展现了忐忑、痛苦和欣喜的心理变化。

《枫叶如花》是越剧史上第一部谍战剧,也是一部主旋律戏曲,之所以能受到业界认可和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它不是照本宣科的刻板灌输,也没有“高大全”的主观说教,更多的是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感的细腻描摹,使作品具有亲和力,符合大众审美,引发了观者共鸣。该剧关注的是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人物,通过描绘华枫日常生活中的和蔼亲切和对家人的思念牵挂,让人物“接地气”,英雄不是遥不可及的神坛人物,英雄也是平凡的身边人。当祖国有需要时,华枫奉命传递情报,被捕后拒不归降,彰显了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坚守和勇于献身的无畏精神。被叛徒出卖而身份暴露后,钟石、刘玉树、陈曦三位战士深情地面朝家乡,带着对家人的愧疚含泪跪下,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着对故土和亲情的留恋与渴望,但为时势所迫,他们和华枫一样“为国家,为人民,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时势造英雄,英雄的爱国情怀和革命信仰必将在每个时代闪耀。因此,我们要怀着对英雄的崇敬,通过艺术作品弘扬英雄精神,让这些红色经典成为历久弥新的集体记忆。

作者简介:韩文静,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管理。

猜你喜欢
枫叶家人信仰
枫叶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枫叶之歌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枫叶红了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10月枫叶红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