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醇”夺“氨”为那般

2024-04-28 20:47马宁
船舶经济贸易 2024年2期
关键词:造船业双燃料中韩

□ 马宁

新年伊始,中韩造船业就上演了一场“龙争虎斗”的开年大戏。中国船厂共计获得18 艘甲醇双燃料动力新船订单,市场占有率为78%,几乎“横扫”甲醇燃料新船市场。与此同时,超大型液氨运输船(VLAC)新船成交异常火爆,韩国船企揽获了全部15 艘订单,市场占有率100%。继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之后,VLAC 正在成为韩国造船业新的战略船型。我们不禁要问,中韩两国如此这般地争“醇”夺“氨”的背后逻辑又是什么呢?

首先,当前国际海事界正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使用不同的绿色燃料都是可选择的解决方案,但不可能只是唯一的方案,船东和船厂正在探索实践以求得航运最佳效费比并力求占得市场先机。

其次,受两者良好的市场前景吸引。截至目前,全球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手持订单已达228 艘,基本由中韩两国瓜分。另据业内咨询研究机构预计,未来25 年,随着绿氨的需求激增,将有近400艘VLAC 的市场份额,而在2035 年前,VLAC 的订单可能高达200 艘,目前已有包括日本邮船株式会社、东太平洋航运、卡塔尔Nakilat 公司等在内的众多航企开始订造VLAC 新船。对此,韩国造船业展现了每年拿下20 艘订单的雄心。

最后,从开年市场数据不难看出,中国船厂在“重仓”甲醇船型而韩国船企则钟情于运“氨”船型。这应该基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氨燃料能满足更加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绿氨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零碳航运目标的替代燃料之一。相比于甲烷和甲醇,氨燃料不含碳,燃烧时不会产生碳排放;相比于液氢,液氨更易储存和运输。因此,有关业内人士认为氨可能会成为解决船舶脱碳问题的首选,韩国造船界应该是看到了这一点。二是VLAC 与韩国船企的优势船型LNG、VLGC 在建造技术方面相似,同时也是收益性不亚于LNG 船的高附加值船型,造价持续上涨,目前的单船成交价格已超过1.2 亿美元,因此韩国船企期望通过抢接VLAC 订单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三是我国在去年底发布了《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 年)》,明确提出到2025 年,LNG、甲醇等绿色动力船舶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率超过50%。与五年前相比,不少中国船企已经具备了满足客户需求的甲醇燃料动力船型的建造能力,如果继续赢得订单,那么在该领域超越韩国只是时间问题,这也是中国船厂“重仓”甲醇船型的主要原因。四是韩国3 大船企目前的手持订单已经能够满足未来3 到4 年的生产需求,故接单策略比较谨慎,而且其生产资源比较紧张,已经无力再承接大批量的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订单。此外,韩国所需的甲醇基本依赖进口,而我国正在不断增强甲醇的自产自供能力,这也是不少船东在船价之外选择中国船厂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中韩两国在“碳”路逐“绿”中各领风骚,对企业而言,前瞻性眼光带来的长远收益将不可估量,我国船企必须奋力直追,勇攀造船新高峰。

猜你喜欢
造船业双燃料中韩
中国造船业订单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中韩30年 新挑战与新机遇——第十届中国论坛侧记
基于修正函数法的双燃料散货船船型优化
双燃料主机缸套水冷却系统优化设计
2019中韩著名教授陶瓷双人展郑东燕(韩国)作品选登
79800 DWT双燃料散货船LNG储气罐位置确定
全球造船业订单量持续下滑
不同喷油提前角下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和稳定特性
清前中期温州造船业
中韩FTA框架下贸易便利化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