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问题与策略

2024-04-28 07:27金伊铭张哲
甘肃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问题

金伊铭 张哲

【摘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行为举止。文章思考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路径选择。为解决相关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强化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关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等,切实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7—0019—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1]。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旗帜鲜明的教育活动,多以课堂教学为主;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润物无声,是依附在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潜移默化教育。如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补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短板,教育者不能再单一地以讲授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结合实践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此,笔者结合当下教育工作者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策略,以切实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一、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围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有不同的意义。从理论上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指明了理论方向;从实践上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实践,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意义上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它肩負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

(一)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教育工作总体发展要求,有利于把党的重要思想引入相关实践活动。在时代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创新发展越来越科学化、多元化。从现实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类型存在,在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时,形式往往比较单一。可以说,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整个社会现实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能依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因此,重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思路给出了“实践”回答。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目的,从宏观来看,有助于开拓思想政治教育视野,能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科学化认识。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效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来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加以影响,进而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2]。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灌输知识,对实践性的体现存在短板。对比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突出受教育者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强调把相关教育内容渗透在实践活动中,把教育内容融入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融合教育方式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真实性、更加生活化,还能吸引受教育者以此提升教育的实效性。不仅如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方式大多是将教育目的、教育方式等隐藏在实践活动中,完成对受教育者思想意识、行为举止、道德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

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无处不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多种多样也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多种多样,促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打开教育思路,丰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补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短板。

(三)全面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知识灌输是全方面的,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储备有积极作用。但受教育者仅有对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的理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实践。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补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不足的短板,有助于促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满足,更多的是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满足精神文化需要。教育者通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把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受教育者,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发展。

二、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关注的问题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潜移默化培养人的教育,相关理论、实践方面的创新需要以人为主,实践活动的开展也要紧紧围绕着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瞄准为了人、培养人、发展人的目标,围绕受教育者开展,从受教育者本身的需求出发,结合实际开展教育活动,提升受教育者各方面素养。同时,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对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尚显不足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生活、情感、心理、生命等方面问题的关注。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本着关怀人、尊重人、发展人的宗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的教育者在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关于人文关怀的体现仍有不足。从教育内容上来说,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把控过于单一,容易忽略少数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需求;教育者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是受教育者思想上的转变,这种认识容易忽略教育的全面性。

1.需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相关社会实践中开展的,面对多种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者不能排斥多元化思想的存在,也不能灌输式传递相关教育内容给受教育者,应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2.需关注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及时给予引导。受教育者往往处于“拔节孕穗期”,在这一时期,面对繁杂的信息冲击,受教育者的思想尤为活跃,容易有思想上的波动,出现相关新问题。此时,受教育者的心理建设、情感引导就成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重点。一些教育者没有较好地了解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精神、心理、兴趣爱好、内在修养、价值需求,难以在受教育者面对困惑、难题时及时给予引导,难以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长处,无法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二)不够重视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者作为整个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当前,一些教育者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导向、角色转化、实施意识和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做得不够,导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教育影响被削弱。

1.教育者单向输出,没有及时引导受教育者思考问题。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重视问题、把握问题是正确认识现实发展的关键,增强问题意识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位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理解水平不一样,教育者在施教的过程中应体现因材施教。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慢教育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需要双向互动,受教育者反馈情况良好,教育者会更好地开拓思路、呈现教育内容;但有的情况下,教育者容易忽略互动性而单向输出知识。

2.教育者不注重角色转化。教育者计划、策划、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往往在实践活动中是主导者,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无法准确预判受教育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教育影响较弱。

(三)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关注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是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引下,依据特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获得的结果作出量和质的评价。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考量依据主要包括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认同、在实际生活中的言行变化。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发现,部分教育者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关注还不够。

1.对受教育者关于教育内容的认同程度缺乏关注。教育者不能只完成自己的教育目标任务,不关注受教育者是否理解教育内容,是否把教育内容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教育内容难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认同程度较低,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力也较小,那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便较弱。

2.对受教育者在实际生活中的言行改变不够关注。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如果对受教育者在实际生活中的言行改变不够关注,那么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使教育者无法判断自己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是否真实有效。要想实现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真正认同,首先需要让受教育者心理上认同,然后言行改变。受教育者能将所学外化于行,才能说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的;而教育者需要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反思教育过程,对不足之处及时调整,进而提升教育效果。

三、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注重对受教育者给予人文关怀

1.注意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教育者需要根据每位受教育者的特点,注重受教育者的内在发展需要,坚持个性化教育理念,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受教育者思想意识、道德品质、行为举止等方面的发展。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始终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化、开放的思考空间,让受教育者了解这些内容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培养受教育者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同时,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教育文化等融入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辩论赛、读书会、交流会等形式,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注重情感上的引导。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受教育者真正将所学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教育过程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强调对人情感、意志等给予引导。教育者只有打动受教育者,才能引导受教育者,做到真信才有真情,有真情才能感染人。在社会大环境下,受教育者是有着各种不同需要的理性非理性统一的学习主体。因此,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始终关注受教育者,通过与受教育者交流,关注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波动,及时找到突破口,及时给予思想疏导和情感引导。

3.关注受教育者的多方面需求。人文关怀的基本要求就是关心、尊重、理解受教育者。由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涉及广泛,需要教育者关注受教育者多方面需求。在相关实践教育活动中,了解每一位受教育者的生活环境、性格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优点,及时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使受教育者在擅长的领域继续发展;这样受教育者不仅能认同教育内容,也能从这些差异化教育中展现出独特品质。

(二)强化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影响

1.注重问题导向。教育者围绕问题导向开展教育时,需要结合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现实问题、现实需要开展教育,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新问题,使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效果。可以说,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把教育内容用问题的形式引出,引导受教育者思考,能更好地提升受教育者的自主思考、发散思维、辨析能力。

2.合理转换角色。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既是实践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思考与反馈影响着教育效果,教育者需要引导受教育者发散思维,相互启发,适时调整教育环节和内容,双方的角色也在适时相互转换,实现教学相长,多方面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3.具备科学的施教意识。教育者作为实践活动的传播者,需要具备科学的施教意识,有效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及时认清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由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藏”在各个实践活动中,需要教育者及时寻找教育契机,抓住教育契机,有效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用好校区楼宇景观設计、学科交叉思政课、志愿服务、体验课程、参观活动等契机,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藏”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推进。

(三)关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

1.注重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对受教育者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即在潜移默化中使受教育者实现家国意识培养,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个人发展需要等。为此,教育者需要把政治素养、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心理教育等内容融入相关实践活动中,充分协调好教育内容供给与受教育者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满足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2.多方面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教育者需要从多方面对受教育者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作出评估,既要结合教育活动、教育情景、教育过程来评估,也要结合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行为举止等具体表现评估,尤其需要关注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认同、言行的变化情况。具体实施中,教育者可以通过观察实践活动、与受教育者交谈,了解受教育者是否会自主学习、受教育者的言行改变情况等,据此作出相关评估。

3.反思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职责和作用。教育者在了解受教育者反馈后,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的需求,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反思自己的主要职责,认清自己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职责和作用。同时,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等,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受教育者。

此外,需要高度关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思路,善于创新方法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正视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考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有效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优势,促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

总而言之,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4]。如今,教育者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源于实践、面向实践,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受教育者寻找真理。当然,实践的前进呼唤着理论的创新,新的实践不断发展也呼唤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時俱进。鲜活的实践经验是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和运用理论。对此,需要教育者结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从人文关怀、教育影响、效果评价等方面,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影响,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05.

[2]童彭庆,等.思想政治教育学词典[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42.

[3]恩格斯,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10-16(02).

[本文系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新时代甘肃文化能力建设与提升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YB003;2022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兰州大学)课题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哲学自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LZUSZ20220060]

编辑:彭雪亮

猜你喜欢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问题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浅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