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格列佛游记》

2024-04-28 17:30李媛
书屋 2024年4期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小人国格列佛

李媛

大众普遍认为《格列佛游記》是一本政治讽刺小说,这一认识与书的实际情况相符。误入“小人国”,格列佛成了他们眼中的巨人。在这里,格列佛所追求的是美味滋补的食品和饮料,停留在最底端的物质层面,“这一切,加上他们供给我的美味滋补的食品和饮料,使我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根据国王的计算,格列佛吃喝的数量足以供养一千七百二十八个小人国居民。可见,对于“小人国”来说,格列佛饭量无比惊人。格列佛尽力表现出来的温文尔雅和良好举止,给国王和他的朝廷、军队和平民留下了好印象。“我使出浑身解数去加深他们对我的这种好感”,因此他受到很好的待遇。从格列佛的角度来看,“小人国”作为他拜访的第一个国家,与他的家乡英国可以对应,作者透过格列佛的眼睛,暗示英国的现状。资本主义追求所谓的“食品和饮料”,用物质的眼光看待社会,其政治生活则是黑暗的党派斗争。在“小人国”里,格列佛成了大人。他在看自己的国家时,又像是在看“小人”一般,暗含对国家追求物欲的揭露和讽刺。

“一个国君,具备种种美德,使他得到尊重,受人民热爱,获得高度评价,具有强壮的体魄、出众的智慧和渊博的学识,富有治国的杰出才能,几乎成为其臣民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在欧洲令人难以想象的情况,通过“英国读者对他大为看轻”暗含英国缺失的恰恰是美德。同时,斯威夫特借助国王的口吻挖苦格列佛眼中“美好的英国社会”,“你们这一种族是麇集于地球表面的、大自然所曾承受过的、最可恶的小害人精”,也暗讽英国的社会制度不具备“大人国”的美德。以格列佛为代表的英国人,在“大人国”那里成了“小人”。

误入“慧骃国”,格列佛心存敬畏地仰视着这里的人。“慧骃”这个词在这个国家的语言中指的就是马,词源学中就是“完美的本性”的意思。在关于“慧骃国”的叙事中,“理性”这个词出现多次。慧骃和耶胡是这个国度的两类人,从生活习惯以及行为上可以看出,耶胡是最可恶、最吵闹、最丑陋的动物。“最令人感到这些耶胡们可恶的,莫过于它们那种永无止境地想把它们发现的每样东西攫为己有的贪婪了。”慧骃则集理性和高尚于一身,慧骃认为天性和理性足以指导一个有理性头脑的动物,也正因如此,这个国度的权力中心并非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由理性主宰。格列佛打心底敬佩这个国家,他说:“我对这儿的居民已产生了一种如此强烈的爱与尊重,使我下定决心,再不回到人类中去。”被大会投票离开慧骃国,回到英国之后,格列佛仍然将周围的人视作耶胡——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

猜你喜欢
格列佛游记小人国格列佛
格列佛游记
穿越小人国
从《格列佛游记》漫谈斯威夫特的讽刺、批判与社会理想
《格列佛游记》的神话原型批评
《格列佛游记》中讽刺手法的运用探析
小人国国王的愿望
《格列佛游记》:让人笑让人哭的乌托邦之旅
格列佛游记
无处不在的小人国都
格列佛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