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主流思想舆论 高质量推进文化强校建设

2024-04-29 00:44王林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3期
关键词:师生育人思政

王林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支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后,许昌学院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就全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制定了《许昌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高水平文化育人使命”系列活动實施方案》,并以巡听旁听为抓手,不断推动基层党委(直属党支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不断开创学校文化育人新局面。

一是要始终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成功经验和突出优势,也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高校要牢牢把握“七个着力”重大要求,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工作切实融入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各个环节;要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思想文化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能,持续深化党委领导、齐抓共管、“条块联动”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格局;要进一步明确各基层党组织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强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战线党员干部的政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师生的首要政治任务,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全面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文化自信、坚决扛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发挥好党委宣讲团重要作用,组织开展好宣讲宣介,持续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引导师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师生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三是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要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和规律,加快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大宣传”工作格局;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聚焦学校发展战略,切实增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的意识和能力,讲好讲活学校发展故事;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持续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本领素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

四是要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大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大思政”工作格局,深入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扎实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要利用好省级和校级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学校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品牌引领作用,创新网络宣传载体和手段,转变网络宣传话语方式,让思政工作更加鲜活、饱满。

五是要高质量推进文化强校建设。要深入提炼学校精神,不断拓展学校精神的呈现形式与展示平台,持续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富有校本特色、时代精神、高尚品味的校园文化;要以获批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为契机,持续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典型的情怀和事迹感染激励广大师生,培育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要进一步发挥校史馆、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钧瓷博物馆等场所作用,加强师生校史校情教育,增强师生爱校荣校意识。

(作者系许昌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

责编:行 之

猜你喜欢
师生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