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培育研究

2024-04-29 00:44崔浩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商丘黄河故道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编号:23B180009)

作者简介:崔浩(1979— ),男,商丘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道德哲学。

摘 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以及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提出的科学理念。在生态环境问题愈发凸显的当下,生态保护意识已成为公民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学生,他们拥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更应通过自身行动影响和带动其他社会成员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基于“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视域下对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培育进行研究,是新时代高校育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意识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之基。人类经济活动不仅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还要符合自然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规律,即“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唯有如此,才能以较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产品;否则,必将面临“增长的极限”。同时,自然生态环境也是人类生活之源。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生活质量和健康等,都依赖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持与馈赠。因此,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其中阐发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这一思想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强调了我们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要建设一个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美丽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哲学维度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意味着我们既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视角,也不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为视角,而是意味着人与自然是在一个共同生存共同发展,有着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诉求的模式里面。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言:“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生命和物质世界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统一体。在有机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统一体,也就是人与自然界具有辩证的同一性,是和谐共生的关系。

从历史维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我们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从采集和渔猎社会时代的服从关系,到农业社会时代的顺从关系,再到工业社会时代的征服关系,最后到信息社会时代的和谐关系。人类从最初的仰天、颂天的畏惧、服从和崇拜,转变为对自然进行直接、浅表的改造和利用,再转变为主宰自然、奴役自然、支配自然的控制和征服,最后人类在反思过程中,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通过历史的演变,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洞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逻辑维度看,自然的自在性和属人性和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是一体的。如果人和自然两者之间相违背,那么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是不存在的。因此,只有在实践达成的社会关系中,人的自然性和自然的属人性才能相统一,进而实现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相统一。只有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和谐共生、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树立敬畏、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用生态价值来约束工具价值。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以及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理论的创造性发展。真正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解决生态问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道路,同时也为世界环境和生态治理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因此,高校学生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内涵,为共建美丽中国,实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生活之美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培养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在面对全球生态危机时,更加需要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从国家和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实践中的战略安排,构成了我国目前生态文明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我们也必须坚持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全球共赢观等基本原则,这深刻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应当提高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增强主人翁意识,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对自然所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并自觉将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不仅有助于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更能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社会中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风气,引领全社会养成保护生态的良好习惯和理念。

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和知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而生态观是创新型复合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品格,把建设美丽中国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这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生态道德素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高校培育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的路径分析

(一)在理论层面上,要阐明生态文明之“理”

生态文明之“理”涉及生态观、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和环境伦理等方面内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对环境的尊重与保护。通过深入理解和阐明生态文明之“理”、生态历史之“实”、各学科生态内容之“精”、生态环境之“美”,可以指导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讲好生态文明之“理”

坚定的生态保护意识,必须建立在对生态文明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态发展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向大学生讲清楚生态文明的哲学之理和现实需求之要,做到让学生真懂、真信、真用,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补足补全精神上的“钙”。因此,在当前高校的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强化大学生生态伦理、生态哲学和生态战略方面的教育,把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生态环保问题结合起来。在讲好生态文明之“理”中,增进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认同,培养他们具备全球意识,形成关爱人类生态利益共同体的情怀,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2.讲好生态历史之“实”

要达到理想信念的坚定,不仅要在理论上能让人深刻理解,还要在历史的实践中能证明其科学性和正确性。在生态历史之“实”中讲清楚,在采集和渔猎社会时期,虽然人和自然浑然一体,但关系并不和谐,人类是以仰天、颂天的观念看待和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在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直接的改造,但这只是浅表改造,自然也较少受到深度破坏,人与自然维持着低水平的平衡关系;在工业社会时代,大自然不再被神秘化,人们由顺从者变为改造者和征服者,形成了主宰自然、奴役自然和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随着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自然的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逐渐凸显,人类开始反思能否真正超脱自然、统治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在讲好生态历史之“实”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传达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讲好各学科生态内容之“精”

教师在讲解知识过程中,要精准传授生态伦理、生态文明、生态理论、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生态知识,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科学生态发展理念提醒人们将环境保护纳入道德自觉和法治框架中,推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并落实为环保行动,促进相关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在概论课中,讲好社会主义主张与环境保护的一致性,倡导农业科学发展、防灾减灾和绿色发展。即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原理课中的生态观,我们可以从哲学角度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大学生的价值观中。

4.讲好生态环境之“美”

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放松精神、消除疲劳、调节情绪。同时,还能适时地传达与教材内容一致的思政元素和信息,达到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统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自然美和社会美,增强对环境的敬畏之心,进而培养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促进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重视周边环境的建设和营造,创造出一个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且富有思政元素的学习环境,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和品德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在讲好“美丽中国”的语境下,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并更加积极地维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二)在实践层面上,要落实好行动使命

高校在宣传好生态保护对人类生存重要性的同时,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保护活动,提升学生的生态素养和生态保护能力,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1.担起生态保护之“责”

高校要不断强化大学生在生态系统中的责任使命,培养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和关爱生态利益共同体的情怀,提升他们的生态决策与生态审美能力,在强化责任担当和树立家国情怀的过程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从校园建设和管理层面看,高校要坚持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与管理并举,打造绿色生态校园,将绿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与文明之中,让学生在亲身感受良好生态环境对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的影响中,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从道德层面看,高校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强化网络媒体的生态道德宣传,传播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在信息化条件下,为大学生生态道德观的培养与践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从而增强大学生保护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并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总而言之,如何实现生态文明意识向生态文明行为乃至习惯的转变,这是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因此,要促使大学生担起生态保护之“责”,既需要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约束,又需要道德观念和文化氛围的引导。

2.做好生态实践之“行”

从大学生的层面来看,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主力军之一,首先,要努力学习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核心价值,在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等核心价值中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力量;其次,要努力学习生态保护知识,在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了解中认识到自然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最后,要努力培养生态伦理道德,在尊重生命、回归本真、爱护自然的道德观念中坚定生态伦理信仰,以环保的行动践行生态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大学生要践行绿色环保之“举”。生态保護意识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优秀素质之一。只有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才能促使他们以博大的爱心和宽广的胸怀勇担生态环境保护的伟大重任。

从学校的层面来看,要开展多样化实践之“行”。第一,可以构建生态教育园区,让学生了解植物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系统的作用。第二,可以开展生态保护教育,通过讲座、展览和工作坊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生态保护知识,介绍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从而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第三,可以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打扫校园环境卫生,参加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和水资源保护等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环保理念。

总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社会主要群体之一,培育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至关重要。这对于引导全社会共同守护人类的生态家园,人人树立保护地球家园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守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安全底线提供了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连洋.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育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

[2]滕永直.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意识教育[J].学理论,2019(5).

[3]马琳.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意识及其培育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22.

[4]张诗雨.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21.

[5]杜浠铭.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23.

[6]邢陇军.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责任感培育研究[D].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3.

责编:应 图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