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研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24-04-29 11:26郑州市中原区经纬花园幼儿园李晓宁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研修幼儿教师教研

■郑州市中原区经纬花园幼儿园 阎 莉 李晓宁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证。《河南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通过持续发力、精准研修,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和痛点,增强教师自主研修能力。

教师队伍的研修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因素,加强教师研修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中原区幼儿教师研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为例,重点阐述研修课程的现实需要、建构过程与方法、保障体系、实施效果与反馈等内容,以供参考。

一、研修课程的现实需要

(一)基于时代对幼儿教师的新要求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基础教育育人目标升级”“幼小科学衔接”“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新需求。为此,中原区设计开发系统、全面的研修课程,帮助教师从片面的教学走向全面的育人,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基于区域幼儿园教师研修现状

调研发现,中原区幼儿教师研修存在以下问题:园所和区域层面研修内容均缺乏实践导向;内容存在碎片化、随意性等现象,缺乏研修效果评估,导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出现不全面、不均衡等现象。

(三)基于区域项目实践探索经验

中原区幼教教研团队在实践研究中了解到系统架构教研、科研与培训模式,对教师专业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研团队在梳理“幼小科学衔接”项目的教研、培训、评价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努力精准把握教师现实的研修需求,系统规划研修课程。

二、研修课程的建构过程与方法

(一)研修课程目标的建构

中原区以一线教师研修需求为突破口,将研修课程目标、设计、实施、评价四要素有机整合,强化研修效果,促进教师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深层次发展。挖掘一线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整合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优质课等学习资源,梳理与整合具体的教育策略和原则,推动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螺旋式上升。我们通过贯通的研修课程,以及各研修力量的协同推进,改变分裂、整而不合的研修现状,提升教师研修活动的系统性与统筹性,实现研修一体化。

(二)研修课程的内容建构

根据研修课程目标,结合调研,中原区教研团队在幼儿园“生活、游戏、学习”三种活动类型的基础上确立六个不同的研修主题(进餐活动、值日活动、集体教育活动、种植区观察活动、体育游戏、建构游戏),聚焦关键性研修内容,设计出中原区教师研修课程框架。

(三)研修课程的实施途径和形式

研修课程采用多元的课程实施途径,包括专题报告、课例分析、互动研讨、自主学习、教学实践等,设计了包含“幼儿行为思考—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践反思”四个环节的课程实施形式。

(四)研修课程的评价

团队尝试从需求评估(研修主题的需求与目标定位)、理论评估(对整个研修课程设计理念和路径的宏观分析)、实施评估(对教师研修项目的整体实施过程进行跟踪监测评估)、影响评估(研修主题短期与中长期的成效与影响)和效能评估(教师专业成长的成效与影响)五方面对研修课程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呈现教师在研修课程中的有效参与度和发展度,了解教师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用数据说话,以事实论证,体现研修课程的有效价值。

三、研修课程的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

1.“3+X+G”的区域运行模式

“3”表示三个区域幼儿园教师必修的课程模块,即生活、游戏、学习,面向中原区内全体园所与所有教师,确保其基础性和研究性。

“X”表示面向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从园本自主建构的层面,设计为专题必选课程,确保其探索性和研究性。

“G”表示面向个体,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从园本自主建构的层面,设计为自主选修课程,确保其针对性和示范性。

2.多层次、跨领域的课程开发团队

以区域内多个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探寻研修一体化模式下的教师发展的生长点,创设研修一体化运行机制,形成学段经验和区域样板。

构建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教研团队,涵盖教研员、校(园)长、省市区骨干教师、家长、社区代表等,以研修一体化为抓手,以研究、学习、实践、反思为路径,以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多主体、多层次的教研团队作用。

(二)制度保障

1.区域联合教研制度

构建三级联动深度教研机制,形成区级教研、联片教研、校本教研的合力,通过区级教研对联片教研和校本教研进行引领与指导,打通教研成果进入课堂的“最后一公里”。

2.构建研修一体化平台

设置不同水平的梯度支架,搭建成长路径,逐步构建以“研修一体化资源库”建设为保障、实践运用反馈为重点、多元评价体系为依托的课程体系。

四、研修课程的实施效果与反馈

(一)教师胜任力提升,研修成果丰硕

通过研修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观念持续转变。以2022 年幼小衔接研究为例,中原区幼教教研团队获省级奖项20 余项、市级优秀成果和案例奖104 项,完成课题立项50 余个。

(二)教师专业发展良好,获得感满满

在教师满意度调查中,91.16%的参训教师认为研修收获能够直接运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研修课程大大提升了参研教师的自我效能。

(三)形成多元研修模式,为研修实践提供保障

中原区建立多元化的研修模式,围绕教师观念转变、能力提升,建立专项研修项目,由点到面扎实推进,改善研修断点状态,实现全域内常态化教师研修。

(四)区域美誉度上升,形成良好的研修生态

我们的教师研修已成为中原幼教名片,教研团队不断整合优质资源、满足教师不同需求、精准开展研修实践、科学评价研修效果,形成了良好的区域教研生态。

今后,中原区幼教教研团队将继续深挖研修课程的价值,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致力办好高质量、内涵式的优质学前教育,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

猜你喜欢
研修幼儿教师教研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