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徐州知名企业数字经济发展调研大数据

2024-04-29 12:03袁韶华焦文俊赵峥
商展经济 2024年6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企业

袁韶华 焦文俊 赵峥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数字经济也称智能经济,是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为效率提高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建设现代化中国的重要内涵。数字经济的发展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

作为江苏省域副中心城市、苏北重镇、淮海中心城市,徐州正处于从“挖煤炭”到“挖数据”的数字经济转型期,市政府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智能产业、智慧城市,但徐州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化工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亟须进行数字化改造,而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数字个性,需要量身定制地诊断咨询和决策。

本文基于项目组前期对徐州头部企业(如徐工、维维、淮海控股、恩华制药、天裕能源等)的数字经济发展大数据调查,梳理企业在设计、生产、品控、售后各个环节的发展现状,分析企业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误区、所需平台政策,研究企业产业数字化的模式、策略,探索数字产业化的商机,为政府的数字化政策提供建议。

1 企业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瓶颈

1.1 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数字化水平与企业经营效益高度相关

随着我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徐州的数字经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9年,徐州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徐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拟推动2024年徐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以上。徐州电子商务市场也在快速崛起,拥有数字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40余家,且公司发展态势与其数字技术比重高度相关,公司规模越大,数字经济比重越大,经济效益也越好。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徐州各行各业将会涌现出更多工程巨头、医药巨头、电商巨头,推动整体产业换代升级。

1.2 企业的产业数字化程度较高,而数字产业化发展有限

作为数字经济的两级,大多数企业更关注产业数字化(即生产端),积极布局智能化设施、设备、流水线,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而对消费数据的深入挖掘比较欠缺,消费者意见容易被忽略。例如,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如手机App远程控制、语音识别等)使用频率不高,高速场景下的车道保持、偏离预警等安全提醒简直是噪声,HUD(HEAD-UP-DISPLAY)抬头显示功能容易遮挡视线,影响驾驶安全,但很多车企把语音提醒、多软件宽屏、语音识别作为产品数字化内涵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为王,消费需求至上,围绕消费需求推出符合真实需求的产品,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

1.3 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是企业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本。企业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来实现数字化转型,还需要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支持来确保其掌握数字化技术。无论是平台、设施、设备、软件、人才、研发,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数字化初期(硬件软件改造升级时期),资金是各企业共同的发展瓶颈。

政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另一个主要瓶颈,无论是政府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还是公司内部的管理政策、薪酬体系,都会影响员工数字技术相应决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然而,目前不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探索缺乏成功案例指引,基本靠领导层的竞争自觉性,企业内部也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微观层面需要公司奖励制度、工作制度的改革;宏观层面则需要政府提供产业政策指引、退税优惠等,使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有方向、有动力。

1.4 人才是企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瓶颈

专业技术人才、大数据、AI、数字经济等相关人才是制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要素。吸引人才的关键是发展空间、人才待遇,因此企业既要有筑巢引凤的诚心,也要有提供人才健康发展的土壤。企业用人需要打破学历偏见、长幼偏见,打破裙带关系,量才为用,为人才提供创新、创造的社会和制度环境。

1.5 不同行业数字化水平天然不同,数字化平台良莠不齐,存在无序竞争

头部机械制造企业集团、信息技术类、医药类产业数字化程度较高,竞争优势显著。建筑业的数字化主要体现在BIM的应用、办公自动化;小商业经营企业的数字化主要体现在网络销售平台、自助结账等方面,数字化内涵有待发掘,有些小商户还是传统的低买高卖,不关注消费端,这类企业风险较高。

数字化软件平台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和解决方案的关键工具,可提供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自动化流程、协作工具等一系列功能服务。数字化软件平台需要与其他软件无缝集成,确保企业的高效管理,但市场上各类软件、平台往往各成体系、各有优势,甚至无序竞争,给企业内部数据流转带来困难。

2 企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策略建议

2.1 建筑类企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策略

2.1.1 设计单位

(1)推广使用BIM和VR设计工具,促进产业数字化

设计单位可选择适合的3D设计软件进行建模,以快速、精确的建筑设计和模拟。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创建虚拟模型,让客户亲身体验建筑设计,帮助设计师可视化设计,并及早发现潜在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2)利用大数据辅助决策,促进数字产业化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分析设计数据,可通过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工具更好地跟踪和管理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这些数据还可用于优化设计流程、预测风险和改进设计决策。多项目数据可以归并分析,帮助企业改善设计质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满意度和公司竞争力。

2.1.2 施工单位

(1)使用数字化项目管理软件,打造项目数据信息平台

施工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用于施工管理的软件(如项目管理软件、进度计划软件、材料管理软件等),帮助企业实时跟踪项目进展、资源分配和质量控制,并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由于施工过程涉及甲方、施工方、监理方、投资方、消费者多个利益群体,为畅通信息,可以建立信息化云平台,集中管理和存储项目数据、文档和通信记录,方便成员协作和信息共享。

(2)施工现场远程监控、施工方案模拟和可视化交底,推进产业数字化

数字化程度较高的施工单位可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进行施工方案模拟、吊装模拟、关键节点施工动画模拟、可视化交底,降低施工风险,也可在施工现场布设智能设备和传感器,远程监控施工现场,采集温度、湿度、压力等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实现预警和优化决策,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风险。

(3)推广使用智能施工机器人

对于高强度、高危险性的施工程序,可采用工业机器人,如测量机器人、放样机器人、砌砖机器人、混凝土浇捣机器人、3D打印等,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其下游将衍生施工机器人设计、施工、维修保养、数据采集维护等新型产业。

2.1.3 监理单位

(1)开发移动应用程序,建立数据管理系统,促进产业数字化

基于BIM技术,监理单位可以实时跟踪工程进展、监督施工过程、检查工程质量,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全方位掌握工程信息,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利用移动应用程序和数据管理系统,可集中管理和分析工程监理数据,提供数据共享与协作,或与施工单位的数字化系统对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全面分析项目得失、考核员工效率。利用无人机技术,监理单位可以进行航拍、测量和监测,收集工程数据,用以实时分析和决策。数字化监理将对建设工程整体质量水平提升和工程安全保障起到积极作用。

(2)改进或研发施工质量检测、设备工器具检测的数字化设备,发掘新产业商机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监理单位应改进或研发新型质量检测、材料检测、设备检测的高精度检测仪器设备,提高检测精度,保障项目施工质量,这也是监理行业孕育的新商机。

2.2 房地产企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策略

房地产作为与建筑业高度相关的第三产业,去除建筑业相关链条后,其数字化主要体现在房地产网络营销、VR实景看房、AI一键换装、运维的数字化等方面。

2.2.1 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应基于消费大数据的充分调研

消费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通过消费数据分析来预测未来市场走势,精准设计、合理开发、科学营销是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19年以后,全球各地冲突不断,极端天气频现,地震频发,消费者关心住房的抗震、防水、防火、隔音、上下电梯设施;老龄化社会到来,消费者更关心周边医疗、教育的配套;二孩时代,消费者更倾向4室两厅的房子;空巢老人增多的时代,消费者更关心户内的医疗急救设施、适老化改造等。因此,房地产开发应结合消费需求,开发适度超前于国家标准的房地产,这是提高产品满意度、防止产品过快经济折旧的有效办法。

2.2.2 应用区块链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智慧销售和线上销售

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石,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和客户。因此,企业应建立以政府公信力背书的房地产网络销售平台,打造网络VR实景看房平台,提供房地产权属查询服务、房地产过户代理,甚至可以提供装修方案、家居设计等,以一条龙的服务为消费者节约时间,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2.2.3 布设智能设备、智慧家居,发展智能物业,推进产业数字化

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智慧销售、智能家居设计、智能物业管理、智慧小区,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物业管理企业可利用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物业设施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也可针对性地选择适用于物业管理的数字化平台或软件系统,集中管理租赁信息、合同管理、维护工单、收费管理等。结合数据分析系统,物管企业可对租金收入、租户满意度、维修和保养记录等进行详细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在安全和保障系统中引入数字化技术(如智能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警报系统)可以提高物业安全和保障系数。

2.2.4 基于房地产生产、消费大数据,分析行业健康态势,防范房地产泡沫

对房地产业大数据的精细分析不仅可以判断消费习惯,提供精准的后续服务,还能判断宏观经济风险。将房地产开发、销售大数据与GDP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教育状况、生育状况结合起来,利用AI技术精细分析,可以监控房地产业供求态势,防范结构性风险,防范经济动荡和社会风险。基于房地产大数据、无人机摄影、GPS等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国土测绘、产权确属,构造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其中,蕴藏着房地产市场健康诊断、数字城市构建等新的商机。

2.3 机械制造企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策略

2.3.1 推进基于消费需求的产品定制

通过消费需求调查,结合数字化工具,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从客户反馈和需求中获取的数据可以反馈到设计环节,以改进产品设计和满足客户期望。

2.3.2 推进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数字化制造

机械设计时应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帮助工程师进行设计、模拟和优化产品。

机械制造中引入数字化制造和控制技术,建设数字化车间,布局智能制造设备、自动化机器人、物联网(IOT)、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数据和质量指标,提高设备维护和故障预测的准确性,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灵活性,减少人为误差,并实现更高的产能。

2.3.3 推进供应链管理、设备维护、售后管理数字化

在生产线中引入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供应链的全程可视化、协作与跟踪,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有助于优化物料采购、库存管理和交付效率,降低延误和成本。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应用技术,可以实现售后服务的全程追踪与在线支持,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售后服务效率;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运行的远程监测和故障预警,提高设备维护和管理的效率及可靠性。

2.3.4 基于市场大数据判断经济风险,开发潜在产业

通过收集生产过程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可以预测设备故障、优化供应链和改进产品服务,也可以发现潜在的消费需求,延伸下游产业链(如二手机械交易、备件交易、爬楼机械、逃生机械、儿童拼装机械玩具等)。对行业宏观大数据的分析有助于判断我国总体经济风险,防止结构性失衡,并提前干预。

2.3.5 基于工业互联网,打造现代智能智造企业集团

基于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可充分发挥领航效应,补齐行业链的发展短板,塑造数字经济转型成功案例,带动整个机械行业的数字经济转型发展。大型机械企业集团可以强强联合,抱团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分工协作,挑战超巨任务和超大工程。

2.4 能源企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策略

2.4.1 建立能源管理平台,监控能源运行,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能源是工业社会的血液,能源的消耗与工业、商业、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云计算能源管理和监测系统,连接生产设备、生产线、生产环节、能源设备和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能源供应、需求、储备等情况的实时追踪、评估、分析和优化,提高能源调度和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精度,有助于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和能源不平衡问题,降低能源成本,提高供电质量、能源利用效率和电网安全性,打造智能电网。

2.4.2 建立电子交易平台,提供智慧服务

通过在线能源交易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供需双方的匹配和交易,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推动能源市场的开放和竞争。利用数字化技术提供在线自助服务、智能电表读数和账单查看、个性化的能源管理建议等,还可以改善用户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4.3 构建能源防护屏障,防范应急风险

对各类重要能源设施应提前设置保护屏障,防范突发状况,还应建立数据定期巡检、专项巡检制度,并对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能源系统应急预案、备用能源系统,防范重大应急事件。

2.5 医药企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策略

2.5.1 利用AI技术,继续推进药品研发和生产制造全链条的数字化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药品研发、生产、库存、销售、分销、物流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精确控制药品的生产加工链条,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利用数字技术有助于精确控制药品副作用,防止脱靶效应。建立数字化营销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推荐等技术进行精准营销和用户细分,有助于提高药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

2.5.2 继续推进远程数字医疗和个性化诊疗,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共享

通过电子病历、患者监测设备、传感器等技术,采集患者的个人健康信息、医疗设备的运行数据及医院管理数据,并将其存储在云端或本地数据库中,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人工智能辅助医疗决策,有助于全面提高诊疗效率。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远程医疗,有助于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诊疗水平,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共享。

2.5.3 结合诊疗记录建立健康大数据,提供健康饮食、运动指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通过对患者医疗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新的医学知识和潜在疾病风险,为医学研究和创新提供支持。通过对医疗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可以识别和监测医疗风险,提供饮食和运动建议,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其下游可能延伸出健康分析师、医药健康顾问等新职业。但医疗大数据产业化需要解决数据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伦理道德等问题。

2.5.4 利用数字技术,研究中医药药理及活性成分,促进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在屡次疫情的控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医在西医的话语体系内饱受诟病,利用数字技术可以精研中医中药的药理及活性成分,从而深入了解中医、发扬中医药。政府也应立法防止国外对中国汉方经方的掠夺和抢注、对中药材的大量掠夺,保护传统中医中药,防止中药材的转基因化,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2.6 信息服务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策略

2.6.1 利用数字技术,优化业务流程

信息技术公司应使用信息技术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例如,打造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创新合作平台等,整合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与协作,促进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流通,提高团队的协同效率和创新能力。利用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云端服务器和虚拟化平台,将企业的业务和服务在线化,实现信息共享和敏捷开发、快速迭代,提供更快、更便捷的服务。

2.6.2 继续推进数字化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

引入数字化技术,通过网络爬虫、数据采集和信息整合等方式收集和存储大量信息资源,建立信息数据库和知识图谱,再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分析海量数据,发现潜在的信息模式、趋势和关联性,帮助企业做出更准确和明智的决策。例如,建立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和预测分析,提供客户行为洞察和市场趋势分析。

2.6.3 在保护客户隐私的前提下,促进信息大数据的数字产业化

通过信息技术改善客户体验和营销方式,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实现客户信息和交互的整合,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2.6.4 加大同业内协作,打造信息互联网平台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将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和传输,实现远程互动、即时通信和多媒体内容共享,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范围。建立信息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搜索、数据查询、信息筛选和专业咨询等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信息服务。数字化信息交互时,应注意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通过加密技术、权限管理和数据备份等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商业数据安全,提高信息服务的可信度与可靠性。

2.6.5 打造典型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并不断完善

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平台,将传统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数字化,并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创意和创新,打造典型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信息内容的快速、便捷、精准的传播和流通,打破时空和地域限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服务。在信息服务业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护用户和企业的数据安全和隐私。

2.6.6 利用数字技术,加强风险管理

作为信息技术服务商,应注重运用数字技术进行风险管理,通过企业经营数据、消费数据、市场竞争数据、财务数据,资金流等数据分析,加强企业风险管控,防范企业风险。

2.7 商品销售企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策略

2.7.1 建立电子销售和供应链管理平台,推进个性化营销和定制服务

商业销售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拓展销售渠道、降低运营成本,向客户提供在线购物、个性化推荐、精准营销、合并支付、物流配送等服务,方便消费者在手机上浏览产品、下订单和获得促销信息,使消费者可以方便地在网上购买产品或服务,最大限度地扩大消费客群。此外,还应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供应链的物流、库存和订单等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优化库存控制,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

2.7.2 利用人工智能,深入挖掘消费数据,发现潜在需求

商业企业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销售、市场和客户行为等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发现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特点、潜在机会和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优化产品定价和优化供应链管理,并发现潜在需求,打造下游产业链。推进商业大数据产业化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建立健全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提高数字化的技术能力和人才培养,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数据安全。

2.7.3 打造客户社交群,增强消费黏性

商业企业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网络广告、搜索引擎优化、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等渠道来扩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宣传力度。通过定向广告投放、精准营销和品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可以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集中管理客户信息和交互,帮助企业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8 汽车企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策略

2.8.1 基于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现汽车的智能设计和智能制造

随着新能源车崛起、芯片缺乏、零部件原材料涨价,业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竞争、清洁能源的竞争、动力电池品牌的竞争,中国汽车销售环境越来越复杂。然而,新能源车自身存在着结构性产能过剩,技术瓶颈多,维修人才短缺,安全性、环保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等问题,无人驾驶技术也面临着诸多法律空白,如国家安全问题、个人生活轨迹隐私安全、网络入侵犯罪、“电车难题”等。为此,汽车企业应基于工业互联网建立自己的创新发展战略,并围绕数字化发展战略重新构建企业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打造创新氛围,并从制度上设置系列有助于数字经济发展、创新研发的规定,实现汽车的数字化设计、智能生产制造。企业可通过资本市场的不断融资,布局数字经济转型,打造数字化生产线,再借助数字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从而实现数字经济的成功转型。

2.8.2 围绕消费数据进行产品设计、功能选配和智慧售后

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数字化升级,驱动车企从数字化需求与供给两个维度进行数字化转型。当前,车企数字化升级正由“以车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从“销售导向”到“体验导向”、从“硬件驱动”到“软件驱动”,其核心是以客户体验为导向。车企的数字化应基于用户体验,依托超级App、各类数字化调查平台等深入了解消费需求,实现用户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挖掘企业数据资产价值,在此基础上,打造以服务为核心的产品体系。

2.8.3 基于汽车行业大数据,预判市场空间,并采取对策,防范行业风险

汽车消费属于大宗消费,而市场有饱和期,当市场饱和与需求疲软相叠加,将给汽车企业带来巨大风险。汽车企业应基于汽车市场生产、消费大数据进行精细分析,发现细分市场、预判市场空间、开发销售后服务(如汽车装修、智慧服务、二手车辆交易等)、防范行业风险。

2.9 食品企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策略

2.9.1 推进新产品研发、生产、配送、销售的数字化

食品类企业应结合市场需求大数据调查,创新开发农产品、食品,利用智慧生产线、智慧检测设备等保证食品安全、绿色有机、无污染,并采用物联网技术对食品生产设备进行连接和监控,利用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对产品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管理,实现全程可追溯,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在销售端,食品企业应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在线订购、订单管理、支付、配送,拓展销售渠道,也可利用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数字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增加用户互动和提高参与度。

2.9.2 食品消费大数据的数字产业化

通过收集和分析食品产业大数据(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物流配送等环节),可以为企业提供销售预测、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支持。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挖掘用户的购买偏好和行为数据,也可以辅助商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售后服务,发掘潜在商机,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还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溯源体系建设,加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数字化的技术能力和人才培养,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9.3 推进有机食品、健康食品的开发、保鲜、运输技术研究

利用数字技术推进有机食品、健康食品的开发,有助于食品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知名度。同时,食品的保鲜与运输技术直接影响食品(尤其生鲜食品)的销售范围和销售量。因此,食品企业需关注冷链、物流、食品保鲜技术的进步,加快食品保存及物流技术的发展。

2.9.4 推进便携式食品添加剂、农残成分检测设备的研究

食品业的发展为相关数字化检测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便携式食品添加剂、农残检测设备的发展不仅可以监督食品企业提供绿色、健康的食品,提振消费者信心,还能带来新产业和新商机。

3 政府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加强立法防范重要数据外泄,保护个人出行数据安全,防范定制意外

政府部门应加强立法,防范国家、地方政府重要部门、重大基础设施、军事驻地等重要地理数据外泄,产生潜在风险。有关地图测绘和出版公司的数据监管,防止披着学术研究外衣的数据海外流传行为,尤其是涉密部门、军事部门、重大安全部门。对个人出行数据也需要立法保护,防止不法收集、非法利用。尤其是对各行各业核心领导人物、技术精英的个人出行数据应加以保护,防止出现各类定制意外。

3.2 利用数字技术布局基因诊断及修复研究,防范基因武器

针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政府应立法禁止针对国人的商业性大规模基因数据采集和数据外泄,尤其是打着学术研究、中外合作的幌子进行华人基因数据研究。政府应提前布局基因诊断及修复研究,组织可靠的专业人士,通过科研项目攻关,研究定向基因武器的可能性、判别依据、应对办法。

3.3 通过税收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需要企业的合理布局,也需要政府政策的指引。政府应根据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要,制定数字化产业发展的规划与目标,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给企业提供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此外,还可以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专项基金、研发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向数字化转型企业提供贷款和风险投资。

例如,建筑业各类评标、评奖过程中,由政府主导,将数字技术计入权重,将项目使用数字技术带来的质量提升、工期缩短、成本降低(即项目管理中的三控制)计入项目总结报奖的考核指标,并引导企业制定自己的数字经济转型战略,提前布局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使整个建筑业实现劳动密集到智力、科技密集转型,在建筑行业实现中国智造。

3.4 鼓励企业创新合作,打造创新生态

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合作(尤其是头部企业和后进企业)、国际交流合作。推进跨界创新,推动数字化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和合作,打造数字化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确保数字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效益。

3.5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数据安全

政府应加大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提高宽带网络的覆盖率和速度,推动5G技术的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基础设施,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技术支持和环境条件。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政策保护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法规,加强对数据的保护与管理,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流的规范,确保数字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6 推进人才培训,解决企业人才难题

为解决企业人才荒,政府应设立相关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提供奖励政策和优惠条件,促进企业和高校联手,进行订单制培养或员工培训,加强对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吸引优秀人才从事产业数字化相关工作。

3.7 引导企业推进数字化风险管理,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引导行业内部建立企业运行大数据平台,联合行业龙头企业、资深软件开发公司塑造行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并向全行业推广,推进企业信息共享、沟通和调配,取长补短,加强行业自律,提升全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此外,还可借此对企业的经营状态进行数字化跟踪和优化,实现对企业的全面管控和决策架构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数字经济转型是我国新时代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各行各业应对数字经济时代到来的必然选择,需要政府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的扶持和引领,需要企业领导的高瞻远瞩和制度配套,还需要数字化技术、互联网、物联网、通信技术等系列高技术的加持。各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从制定战略开始,到硬件软件更新、标准体系和精细化管理思维的全面确立,不断推进数字经济转型。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