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性作业设计的师范生核心素养发展研究

2024-04-29 00:06周鹭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3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师范生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周鹭(1990— ),女,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摘 要: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是美术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存在脱离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际的问题。如何发展师范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师范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成为美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以真实性作业设计为视角,探讨课程作业设计如何发展师范生核心素养,以期为提升美术专业课程育人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设计;师范生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是师范类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美术教学技能和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等,具备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必备素质和关键能力。当前,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师范类院校美术课程教学的一大难题,迫切需要实现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这对接下来在作业设计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挑战。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师范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美术课程是重要的艺术课程,也是美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小学美术课程应以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培育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塑造真善美的价值理念和美好的心灵品格。美术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重任,师范生能否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与意义,能否具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优良品格,能否具备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關键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水平和质量。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艺术课程标准》)根据艺术学科的特征及其独特育人价值,提炼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四个核心素养,为中小学生艺术学习能力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和要求。作为纲领性文件,《艺术课程标准》详细规定了美术课程的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既对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教学规范和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也成为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美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作为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科核心课程,应聚焦核心素养提升、坚持以美育人,注重学生的艺术体验,围绕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设计课程内容并组织实施教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师范生的独特思维和创意表现,引导他们发掘审美潜能,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学科知识不是指储存的一堆事实,而是指学科观念和思维方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像学科专家那样去思考。”可以说,发展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提升其运用美术核心观念与思维、美术知识技能与实践,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美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是师范类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师范生对核心素养的认知与理解,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师范生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方面的能力体现。目前,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艺术课程标准》规定的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以及中小学美术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要求不匹配。

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学习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之前通常需要完成美术史论、艺术概论、绘画、书法和设计等相关理论与技法课程的学习。该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三上学期,课时为32学时,课程内容较多,师范生既要学习美术教育理论知识,又要进行模拟授课训练。仅仅依靠32学时难以提升学生感悟“美”、阐释“美”的审美感知能力与文化理解能力,难以培养学生迸发“美”的灵感、创造“美”的形象等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能力。

其次,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单一,讲授式的方法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偏重知识灌输而较少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忽略了学生对审美艺术情境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基于项目化、实践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不完善,很少聚焦欣赏、表现、创造和融合等艺术实践活动的任务驱动式教学,不能很好地为师范生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提供丰富的艺术表达方式,也难以激发他们的教学实践水平,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以及艺术共情和创造能力。

最后,教学评价不够科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通常由过程性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但期末成绩权重占例过高。过程性成绩偏重技能训练,包括说课、试讲和课程设计;期末成绩侧重纸笔测验,多为选择、填空、简答、论述等题型,考试内容多为理论知识。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价值的教学评价很难提升教学成效。比如,“三习”不贯通导致师范生缺少实践教学经验,教学设计脱离学情和问题情境,仅考虑知识技能的习得而忽略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的养成。

三、利用真实性作业设计发展师范生的核心素养

课程作业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补充。作业设计是学习评价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艺术课程标准》指出,作业设计要有核心素养立意,体现开放性、情境性和整合性。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核心素养不是通过听课、记诵或刷题获得的,必须通过真实情境的实践才能迁移和内化。“真实性学习是让学生置身真实或类真实的生活情境,围绕‘真实问题自主探索,建构知识、发展思维、生发能力,从而促发个体真实认知的复杂过程”。真实性学习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真实性作业设计是真实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作业设计相比,真实性作业设计以真实问题为导向,紧扣核心素养的涵育。在真实性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积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师范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关键能力,潜移默化地掌握教学基本技能。随着问题情境的深入,师范生逐渐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索,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建立情感联系、塑造必备品格,将课程任务作为自身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真实性问题时应当体现问题的层次性与差异性,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师范生不同的个性及心理特征,“对症下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从而突出每个学生的个性优势,促进其学习兴趣和欲望由内而外地生发。

以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中“什么是课程”一章中民间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真实性作业设计为例。要求教师树立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意识,以研究者的姿态置身教学情境,具备对年画、风筝、折扇等课程“基本内容”进行拓展研究的能力。教师通过设计情境化的项目驱动式任务,将创作命题引向师范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在作业设计中引导他们“像艺术家一样创作”“像优秀教师一样思考”,旨在有效激活师范生的审美感知力、增强艺术表现力、提升创意实践力、增进文化理解力。真实性作业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是设定学习目标。师范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掌握美术教材以及校本教材开发的步骤和方法,理解美术核心素养以及生态美术教材观。师范生能够在撰写教案的过程中,按照《艺术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正确进行教材分析并合理安排后续教学活动。

二是明确设计思路。该作业设计基于真实性学习模式展开,鼓励学生“像艺术家一样创作”“像优秀教师一样思考”,对接社会需求提升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师要为师范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其“在做中学”,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教学不能仅就本章某个知识點要求学生进行机械记忆,而是要与整个学科紧密联系,系统地培育师范生的职业素养。

三是进行作业布置。师范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当地某种民间艺术为主题,开发中小学美术校本教材。调查与民间某种艺术相关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等,掌握这种民间艺术蕴含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开发出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校本教材。同时师范生也要完成调研报告、教材开发和教参设计三项任务。

该作业设计以美术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旨在培养师范生校本课程开发的团队协作能力,涵养优秀美术教师的职业素养。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材料、工艺、审美和地域特点,加深师范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任务驱动的项目化学习中掌握美术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充分发展美术教师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师范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美术知识与技能是动态、开放和发展的,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当在真实情境下进行项目驱动式作业设计,学会“像艺术家一样创作”“像优秀教师一样思考”,综合运用美术知识和媒介工具进行有意义的美术创作,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审美体验融入能力培养和品格塑造中,潜移默化地生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美术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2]王大根.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3]代建军,王素云.真实性学习及其实现[J].当代教育科学,2021(12).

[4]王大根.美术教案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责编:勉 耘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师范生核心素养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