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有效教学

2024-04-29 16:16
学苑教育 2024年9期
关键词:生物探究实验

王 露

(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江苏 盐城 224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更要注意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进一步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初中生物作为一门探究生命本质的学科,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并贴近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具体的生物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实现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也会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互动环节中来。有效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将生活情境和生物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逻辑思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完善,认识结构正处于发展形成的时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在教学和生活上真正做到关爱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此外,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要认识到初中生物这门学科的特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物要坚持培养学生的基本生命观念,引导学生体会生物体系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课本上枯燥的生物知识具体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完善,而且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生物教材中呈现的知识感到陌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结合实际生活加以引导,学生会迷失在枯燥的理论知识之中,久而久之会逐渐丧失生物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下册《关注健康》一节内容时,要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学会阅读药品标签、能够正确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安全用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设置生活场景:爸爸告诉乐乐,全家人准备一起出发去内蒙古大草原游玩,让乐乐整理一下自己的行李。同时,爸爸说,这次要带着爷爷奶奶一起去,爷爷有心脏病,奶奶会晕车,要请乐乐准备一个旅行小药箱,你们能帮助一下乐乐吗?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结合课本内容,教师引领学生得出结论:配备家庭药箱要坚持对症性、急救性、实用性的原则。通过分析具体的情景,学生进一步完成学习目标,掌握安全用药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关注自身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把握课程的主旨,挖掘教材中隐含的生活案例;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状况,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讲解方式,引导学生建立起所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教材中抽象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相结合,让学生从熟悉的方向进行思考并不断探索知识,有效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情景教学方式,不断化用生活场景,缩小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选取学生熟悉的情景,要注意避免所选情景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二、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在初中生物实验中,有些知识项目的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成教学目标。对于《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实验材料,并将实验材料进行科学的分配,从而达到提高实验难度的目的。以洋葱、大蒜为试验对象,其根尖为较好观测对象。而与之相应的豆科植物的根尖物质,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逐步地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训练。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在生物学实验中相互帮助、讨论、合作等方面的技能,以提高学生在生物学实验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生物学是研究自然界中所有有生命的物体的性质、特性和生活习惯的一门科学。根据生物学的特性,它不仅要走进教室,还要走进客观世界,走到大自然中去,把大自然作为一个试验场。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进行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补充、拓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了解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规律。

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教学中,老师们可以带着学生到城市周围的蔬菜大棚里去,以蔬菜为试验基地,由学生组成一个研究组,对蔬菜的生长特点进行深入的观察,以星期、月份为单位收集资料,并形成一份记录,记录蔬菜的种类、生长特点、种植结构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最直观的资料,从而得到最直观的启发。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课后的空闲时间,带学生到蔬菜种植基地,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身体验蔬菜的种植技术。它打破了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深入大自然,主动观察,主动询问和探究的习惯。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学生们的知识水平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对自然环境中的动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研究、实验来总结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进行知识的更新,从而增强自身的创新和探索能力。

三、发挥微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展开中,适当的引入微课教学,这可以让实验探究活动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有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与锻炼。在基于微课进行实验活动的设计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自主探究空间,给学生布置明确的微课学习任务,然后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自主完成实验探究过程。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就学习问题展开交互讨论,并且大家可以借助网络工具进行问题的查找。这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能够让微课教学的辅助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基于微课展开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时,除了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开展各种演示实验的教学,也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以微课为辅助,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为了达到这样的训练效果,教师首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明确实验的基本要求,了解实验的各个操作步骤,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整个实验过程。有了微课作为辅助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在形式上有所转变,让学生探究的空间更大。前期做好系统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保障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到良好落实,实验课教学的预设成果才能有效达成。

比如在教学《植物种子的萌发》这部分内容时,在讲新课前,教师先将学生分为6 个小组,两个小组探究一种因素,让不同的学习小组分别研究温度、空气与水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每个学习小组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后,需要在课下进行实验过程的跟踪记录,并且最终将自己得出的实验结果录制微视频,发送至班级微信学习群或QQ 群中,视频内容为:播放种子萌发的快进过程。待学生都完成这个环节的任务后,教师再来提出思考问题:种子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在种子发芽过程中为什么要灌溉?这几个问题和这节课的教学主题有紧密关联,能够引导学生探究种子萌芽受到哪些最为重要的因素影响。以这样的方式打造实验教学的开端,不仅让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顺利延伸到课下,同时,这也给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时间让大家完成相应的观察记录。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才会有更细致的发现,能够为后续的探究过程提供更好的实施基础。

四、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通过初中生物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的起源和发展规律。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要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响应表的实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生物问题,不断在解决生物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积累学习生物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此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开展具体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设计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课堂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调整教学节奏和计划,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取得实际的效果。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同龄人之间对一个问题存在的思维差异,从而达到启发学生自身思维的效果。此外,教师还要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拓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贴合实际生活的实验场景中运用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科态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学生在课后学习的时间大大减少,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作业布置方法,减少课后作业的数量,尽量挖掘生活中有用的素材,让学生在简单的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课堂知识的运用,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上册《探索生命的器具》一节内容时,可以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尝试并规范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教学环节,先拿出一台显微镜指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接着让学生两人一组,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边看教材边操作显微镜,然后进行观察。学生掌握了显微镜正确的取镜和安放技能之后,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比赛,评选出操作最为规范的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做实验时,让学生自学显微镜的使用过程,然后老师示范演示,强调关键步骤,最后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感受生物这门学科的魅力。同时通过学生们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重视课堂教学评价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评价都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教学过程、教学知识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结果进行评价,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对生物课堂有一定的总结,而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生物教学课堂的过程,也可以贯穿到教学评价当中,通过让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环节,创新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能够营造更为公正、民主和平等的教学课堂,一直以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以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进行,在这一评价方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提高,教师一味地进行评价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容易让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对于评价课堂的营造,便需要师生教学双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才能够达到教学评价的良好教育效果。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要结合任务完成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分数。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学生自己是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能够客观的自评和互评,才能在评估的过程中获得持续学习的方向。

比如初中生物第十单元《健康地生活》中第二十五章《疾病与免疫》,其中的第一节《传染病》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采取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完成教学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就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设计等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比如说传染病的教学环节可以增加多样化的传染病图片,以此来增加学生的了解,又或者对于传染病的有效预防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巩固等,都能够成为教师进行教学变革设计的重中之重,教师则通过借助多媒体随机点名的方式进行抽查测评,如此一来既能保证抽查的公正性、随机性和有效性,而且对于学生所回答的知识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保证师生全员参与到教学评价当中,有利于将参与式教学法融入教学评价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课堂的实际教育价值,也能够促进中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的能动作用。

六、结语

总之,现阶段随着教学变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做出改变,通过上述方法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当中,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生物课堂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这些教学形式的创新下,能提高生物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还能促进中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在这一教学氛围中综合素养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蓬勃兴盛、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生物多样性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第12话 完美生物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