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探析

2024-04-29 16:16
学苑教育 2024年9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艺术

何 婧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第五中学,江西 上饶 334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对于初中美术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迎合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初中美术教学要以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美术学习全方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美术人才做出积极的探索。

一、初中美术构建高效课堂的价值

在初中学科教育系统中,美术课程是一门核心的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对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价值。但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美术教学长期以来被边缘化,其教学效率得不到教育领域的关注,课堂效率低下,阻碍了学生的美术素养的发展。相较于普通课堂,高效课堂更加注重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促使了美术教学效率的极大提升,迎合了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这对于促进学生美术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卓越的贡献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艺术潜能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艺术素养形成的初步阶段,若是学校、家长、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艺术潜能,采用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美术方面的天赋,就可以释放学生的艺术天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艺术启蒙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求知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新事物,形象生动的事物更加容易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因此构建起高效的初中美术课堂,迎合学生的美术学习特质,以学生的美术潜能为教学的导向,因材施教,科学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潜能,促使学生美术发展之路的不断完善。

(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是对学习内容缺乏持久的热情,尚未形成完善的价值观。初中美术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迎合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起学生的美术学习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高超的艺术素养,使他们在参与艺术鉴赏的过程中获取丰富的美术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开美术之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美术人才做出积极的探索。

(三)拓宽学生的美术学习视野

在初中美术高效课堂开展的过程中,从最基础的线条、形状入手,之后开启更为深入的学习,向更深更广的美术领域拓展,使学生充分认识更为广阔的美术世界。这一项教育工作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进程,要经历一个基本的基础知识积累、理解到突破的历程。学生在系统的美术学习历程中,可以获取更为丰富的美术知识,不断拓宽美术学习视野,艺术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鉴赏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为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往艺术殿堂的道路。

(四)促进学生对文化、社会的认知

初中美术构建高效课堂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机会,美术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化、历史和社会的深刻认知。艺术作品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美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各种丰富的艺术形态,并从中感知到不同地域和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风貌。美术课堂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背景,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和影响力,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所传递的丰富的信息和思想。

二、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一)美术教学氛围不够浓厚

初中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载体,承担着培养未来美术审美人才的重任。而浓郁的美术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发展美术素养,提升美术学习效率。但是在实际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受制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和技能,缺乏浓郁的美术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无法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

(二)美术教学资源利用率低

随着现代美术教育的长足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走进了课堂教学,丰富了美术教育资源,优化了美术课堂环境,为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提供了现实基础。但是迄今为止的初中美术教学现状中,美术教学资源利用率低下,教学模式僵化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需求,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美术教师作为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肩负着激活学生美术思维、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任务。因此教师要引入现代教育资源,拓宽美术课堂的教学结构,不断完善美术教学课程体系,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真正意义上释放美术课堂的育人价值。

(三)美术教学活动开展较少

人类步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全力推行,美术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初中美术教育开始迎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肩负起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初中美术教学的任务之一在于使学生获取美术知识与技能,并促使学生艺术行为的发生,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积极开展美术活动,增加美术活动的频率,可以促使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从迄今为止对初中美术教学开展状况的调查来看,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主动组织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频率很低,教师仅仅关注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和考核任务的完成,漠视学生美术发展需求,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制约了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评价方式滞后

第一,迄今为止的初中美术教学的评价主要局限在对作品成果的评价上,忽视了学生的创作能力、鉴赏水准、思考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导致了学生只注重评价结果,而忽略了艺术创作和思考的重要性。

第二,评价方式缺乏个性化。评价应该针对不同学生艺术个性特质展开,但目前的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模式较为垄断,无法满足不同艺术天分学生的需求与发展水平。这种评价方式会使有些学生的美术学习效率降低,限制了学生美术素养的全方位发展。

第三,评价方式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在一些初中学校的美术教学中,评价方式往往会受到师生关系、教师个人专业水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缺乏客观评判标准,无法彰显评价的公正性。由此导致了评价结果的不准确,致使学生的艺术天赋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三、初中美术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关注课堂学习状况,提升学习效率

学生课堂学习状况是衡量课堂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标,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深入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深度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构建美术高效课堂。

1.提升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美术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方面。学生在美术课堂活动中没有主动参与、应付参与,皆无法体现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通常以45 分钟为宜,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使学生开启高效率的学习,获取尽可能丰富的课堂知识,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要开启美术知识的练习、应用、测评、评价等,由此途径可以获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若是美术课堂流于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美术课堂不能被称之为高效课堂。

3.关注学生合作习惯的养成状况

学生合作学习不仅仅指的是形式上的分组讨论、交流,而是由于美术课堂的客观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合作学习的模式,参与美术小组学习的学生要养成如下美术学习习惯: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踊跃发言、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团队合作。

4.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意识

在自由、宽松、和谐、丰富的美术教学模式下,教师设计出有探索意义的美术课题,可以养成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学习习惯,这些要素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前提。在美术探究活动开启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看法,并付诸于美术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交流活动的生成,使他们在分享交流、相互借鉴的学习历程中,促使情感、思想的交流,产生价值观念的碰撞。

(二)应用艺术性教学语言,提升美术鉴赏能力

在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会对美术教学效果产生深度的影响,若是教师应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可以将美术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并使学生的灵魂受到启迪,使他们积极地投身于美术课堂的学习氛围中。

首先,提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教师需要在美术课堂上,将教学内容准确、清晰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直观了解和接受美术知识。

其次,提升教学语言的简单精炼性,初中美术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的时候要应用准确简洁的教学语言,只有这样才可以吸引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注意力。

再次,要提升美术教学语言的情感感染力,教师用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可以激发起学生的美术学习欲望,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在有效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构建起高效的美术课堂。

以初中美术“大自然之歌”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用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开展教学,使学生的灵魂受到洗涤,使他们进入特有的审美意境中,以独到的审美眼光去欣赏大自然的风景图,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准。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为学生推送名画家的风景作品,拓展学生的美术鉴赏视野,使他们用灵魂去触摸自然,运用创意性的美术语言表述自身的创造天分。

(三)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初中美术教学氛围的营造对于学生美术学习效果产生了深度的影响作用,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而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点燃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探究热情,丰富学生的美术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所以,初中美术教师要丰富和革新教学模式,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美术学科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主要借助于视觉来获取美术信息。若是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印象,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开展美术学习与创作,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探究热情。另外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是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革新,利用多媒体营造的鲜活生动的课堂情境氛围,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审美体验。如在教学中插入图形、文字、动画、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直观、动感、形象的情境氛围,可以引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探究欲望,使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充满生趣,丰富学生的各项感官体验,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中提升美术学习能力。

比如在“春天的畅想”美术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自然的无限生趣,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营造逼真形象的课堂氛围。可以向学生推送关于春天的图文,配上关于春天的音乐旋律。也可以引入朱自清《春》的图景,并配上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生机勃发的春天的意境。之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推送被世代画家推崇的关于“春”这一题材的中国画,如向学生推送《梅石溪凫图》《春如线》等画作,并配上背景和解读,使学生学会丰富的绘画表现手法,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从传统的单一枯燥的课堂中解脱出来,提升美术学习效率。实践证明,在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教学目标,有效开展美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比如在“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要学生以组为单位掌握简单的剪纸团花的技能。在开始的小组合作环节中,教师要使学生深入走进春节习俗,向学生传授传统剪纸工艺,比如传统剪纸艺术的特质涵盖装饰性、简洁性、喜庆性等;剪纸的题材涵盖自然风光、吉祥图案、花鸟鱼虫、人物形象等;剪纸制作技能涵盖剪和刻;剪纸的表述形式涵盖分色、衬色、电色、套色、阴刻、阳刻等基本类型。后对学生解析剪纸艺术的重点和难点等知识,并要学生准备出红纸、剪刀、刻刀、复写纸、胶水等。

接下来,教师以分组的形式指导学生完成剪纸任务,为春节增添节日气氛。在整个小组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学生一起协调,完成分工合作任务,教师随时对组内成员的工作开展监督和指导,保证提升剪纸学习效率,使学生学习到丰富的传统剪纸艺术。

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剪纸作品上传到美术学习网站或者是微信公众号,供人浏览,以留言、点赞的形式开展合作、互动、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学生会在集体分工合作中学会几项基本的美术技能,制作出各自满意的作品,迎来最大限度的发展和创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关注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构架高效美术课堂作为教育的目标,引入丰富的教学手段,拓宽课堂教学渠道,使学生在美术课堂活动中获取知识,提升美术审美意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美术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艺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