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类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思政实践与思考

2024-04-29 04:36杨玲王小龙李青王煊
中国食品 2024年8期
关键词:果蔬专业课程加工

杨玲 王小龙 李青 王煊

课程思政在培养合格技术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提高学生爱国爱家、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精神的力量源泉。2020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深入发掘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做好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同时“隐性”而有效地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切实贯彻“三全育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高职类食品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果蔬加工技术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容,但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技能实践的成熟度及全面性方面仍有待提高。基于此,本文从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途径、考核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期通过深入发掘思政元素、拓展教学途径、优化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技能操作水平、创新意识及综合素质,培养合格技能型专业人才。

一、思政教学目标

我国的果蔬产业早已成为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业产业,也是支撑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新疆瓜果、甘肃高原夏菜、宁夏枸杞等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一定知名度,在保障供给、稳定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果蔬加工技术不仅是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晶,也是中国几千年智慧文化的结晶,包含着我国劳动人民爱国爱家、勤俭节约、科学严谨、创新发展等思政观念。所以,进行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思政实践,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思政和专业课的积极性、改善学习效果等都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果蔬加工技术课程的思政目标如下:

1.爱党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四个自信”,爱党爱国爱家,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担当,为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

2.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开阔的创新意识。果蔬加工技术是一门技术类专业课程,也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涉及化学、机械、食品微生物、工程原理等知识,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学习,也需要大量的技能训练。加之果品蔬菜的多样性、复杂性,学生想要学好果蔬加工技术课程,还必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开阔的创新意识,以及探求真知的工匠精神,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能够做出科学判断,开拓创新,不断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

3.严守职业道德,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生产让消费者放心的食品、安全绿色健康的产品,是对果蔬加工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果蔬产品加工的发展趋势。要教育学生严守职业道德,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4.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随着果蔬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的进步,果蔬产业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帮助学生了解果蔬行业的发展新动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顺应果蔬行业发展需求,增强职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知农、爱农,培养学生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5.自信、谦逊的全球视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在果蔬深加工技术、机械设备等方面需要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全球意识观,全面开阔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6.遵循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学生必须要认知的生态价值观。果蔬加工技术课程中涉及很多生态环境相关的知识,例如果蔬加工过程中废水、废料的处理,果蔬综合利用应尽可能进行“0”废物的加工等。培养学生遵循生态文明,节约产品成本,走可持续发展果蔬产业道路的理念,不仅是果蔬加工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思政教学内容

根据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思政目标,结合课程专业知识,我们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表1显示了各项目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对应的专业知识、教学案例,以及所体现的课程思政目标。

三、思政教学方法与途径

利用多种学习途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校内校外混合教学模式,利用云课堂、学习通、钉钉等智能教学工具,建立线上学习平台。采用OBE理念,根据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搭建校内学生创新实验平台,結合大学生“三创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线上)、课中(线下)、课后(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实习工厂)三个阶段,课前,教师根据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思政目标),在线推送任务、课件、案例、微课、作业;课中,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师线下精准讲解指导,结合讨论、案例、反转课堂、实验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精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目标的有机结合;课后,学生进行线下实验,教师线下指导,遇到问题随时在线上进行解答。课程结束后,学生进入工厂进行大实习,由企业导师辅助进行技能的提高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最终使学生成为有家国情怀、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知识的“四有”新人。图1为“果蔬罐藏”章节的教学设计。

四、全面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模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如图2所示,通过全面科学的考核,尤其是从多方面融入课程思政考核,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积极性,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五、反思与展望

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给职业院校思政工作和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了正确的方向。本文以食品专业课程中的主要专业课果蔬加工技术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实践与设计,尤其是在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入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与精准挖掘,为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与途径。不同的课程可融入的思政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不同课程的思政元素,防止专业知识、思政内容“两张皮”的问题,在课程思政改革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思政改革于2020年实施,以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为目标,以家乡建设为己任,应用OBE理念,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实践教学发现,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认可度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培养了正确的三观,通过全面科学的考核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方式,必将给课程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带来积极效应,但课程思政的融入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如何给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成效是否达成一致?这些都需要教学团队集思广益,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实践。

基金项目: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改项目——基于OBE理念下《果蔬加工技术》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23-jg-04)。

猜你喜欢
果蔬专业课程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清洗果蔬农残 你做对了吗
这些果蔬能保护呼吸道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果蔬大作战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