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经济赋能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及纾解路径

2024-04-29 13:40邓涛游战武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4期
关键词:产业振兴数字经济

邓涛 游战武

摘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已成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增量赋能的重要引擎,在乡村产业振兴进程中展示了强大的赋能作用,数字经济可通过改善生产经营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故必须重点把握数字经济机遇,释放数字化对产业发展的叠加、倍增效应。然而,数字经济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仍存在数字基础设施不全、产业资源要素供给不足、乡村居民数字素养不高、产业融合程度不深等一系列困境亟待解决。基于此,探寻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以现实突出问题为导向,从建立健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引导资源要素向下流动、切实提高乡村小农数字素养、着力推进三产高效融合等方面加强部署,以数字经济引领乡村产业华丽转身,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

关键词:数字经济 产业振兴 纾解策略

*基金项目:2017XYB06-绿色金融对湖南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进程正在持续推进。2018年,党中央首次提出“数字乡村实施战略”。2023年,中央网信办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要求各地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上述领导人指示及国家政策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同时也为更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新机遇推动乡村振兴,以数字经济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资源要素向上流通、打造乡村特色产业链条,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作为农业经济、工业經济后的第三种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辐射范围与影响程度持续扩大。数字经济以现代媒介为载体、以数字信息为主要生产要素,加速了现代产业要素与乡村传统产业的融合,为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降低乡村产业交易成本提供全新动能及可行性策略。值得关注的是,数字经济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亦暴露出许多弊端:乡村的5G网络普及率、网络连通率、供给与服务能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难以保障,资金稳定投入机制、数字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数字下乡长效机制等有待建立与完善;乡村产业发展方式较为单一零散,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层次低,乡村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等全产业链条短等。鉴于此,本文从降本增益、转型升级、产业融合三个维度厘清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通过揭示乡村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维联动、对症下药,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红利,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兴旺的内在机理

(一)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降本增益

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的降本增益具有重要驱动作用。基于产业分类的角度分析,乡村产业多以农业畜牧业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渠道,借助智能辅助、农业机器人、卫星遥感等设备有利于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亦能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随着农村淘宝、电商直播等数字服务平台的兴起,能够推动更多乡村产业主体参与其中,加快信息在虚拟空间自由流动,降低了交易中的信息搜索成本和营销流通成本。

(二)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赋能。数字经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手段,将传统的乡村产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了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发展“数字经济”为抓手,正式推出“数商兴农”及“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将传统零散化、小规模、粗放型的生产生活模式在数字经济赋能下逐渐转变为密集型、大规模、精细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字经济打通了从“乡村田间”到“消费者餐桌”的全产业链,通过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加工厂、农村物流、农村电商平台一体的生态循环圈,提供产品产购销一条龙服务,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产品,为乡村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夯实了产业支撑。通过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可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同时推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三产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更高级经济阶段,数字经济的发展将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近年来,数字经济在赋能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表现出强大的引导及推动作用。一是数字经济赋能“农业+文化+旅游”,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乡村文化为灵魂,衍生农文旅融合项目,辐射带动乡村地区经济、文化、娱乐、生态等产业的全方位发展,实现以农助旅、以旅兴农。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互联互通。通过数字化的供应链、物流配送和电商平台,使得乡村一二三产业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市场共享,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三是实现一二三产业升级和模式创新。传统型农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升产品转化率,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困境

(一)数字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与支撑,在推进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起搏与带动作用,故建立健全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已迫在眉睫。自数字乡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乡村数字化水平已取得一定进展,其战略地位及基础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囿于数字乡村建设起步晚、发展慢、基础薄弱,与高水平数字乡村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而言,一是乡村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落后,5G网络、人工智能等现代化设备覆盖率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地区居民与企业对数字经济的有效利用,影响了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的赋能和促进作用。二是多数乡村地区的数字化农业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缺乏先进的数字技术支持,限制了乡村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加之农村电商服务平台、物流配送等覆盖范围有限,产业配套要素难以下沉,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与转型。

(二)数字经济与产业资源要素供给的矛盾

乡村产业资源要素供给不足是制约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现实问题,乡村产业振兴:土地是基础,人才是核心,资金是保障。一是土地资源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要前提。由于乡村地区土地流转不畅,存在大量的散地和闲置土地,土地流转难、流转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农業生产和产业发展。加之部分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生产方式陈旧,严重脱离现代农业和数字经济的需求。二是乡村产业振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的农业技术人才、数字化经营管理人才等,伴随着城镇化水平日益提升,乡村“空心化”愈加严重,老幼化现象突出,青壮年人才流失严重,难以支撑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资金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产业要振兴,金融需给力。鉴于乡村产业资金来源单一、总量不足,乡村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普遍存在,金融扶贫“造血”能力不足,限制了乡村产业的资金支持和发展,难以满足数字经济在乡村地区的拓展与延伸。

(三)数字经济与乡村小农素养的矛盾

农民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力军,其数字素养程度极大程度决定着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进程。目前来看,我国乡村群体数字素养总体偏低:依据2021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农民数字素养得分仅18.6分,较平均值低57%,城乡居民得分差距高达21.2分。当前农民数字素养不高主要归纳为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受教育程度。受教育资源、区域环境影响,乡村群体整体认知水平及文化程度较低,而数字经济对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乡村数字迟滞一时难以跨越,多数群体难以真正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时代红利。二是劳动力结构。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乡村流向城镇的人口为3.31亿,较2010年增加3.85%,乡村有能力、有文化的青年、知识分子面对城市的虹吸效应趋向于人口外流,留下来的老年人、留守儿童难以满足与匹配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践需求,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经济赋能产业振兴带来的巨大机遇也只是望洋兴叹。

(四)数字经济与乡村三产融合程度的矛盾

产业是发展的重要载体,亦是推动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动力。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农村农业资源为依托,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针对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当前顶层设计已基本成型,需要关注的是,当前乡村三产融合实际落地还面临一些困难及挑战。一是乡村产业多以供应原产品为主,产业链横向功能拓展不深,纵向延长发展滞后,二三产业隶属产品发展规模明显掉队,农产品精加工业、储藏运输业体系不健全,物流成本高、配送速度慢、产品存储难、过程损耗多等问题日益突出。二是三产融合发展的平台和机制尚不完善,一二三产业交互融通程度不高,农产品生产、包装、加工、销售等环节还缺少外部媒介的融合与支撑,设备、工艺、产品有待升级,农村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一时难以显现。

三、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纾解路径

(一)建立健全数字基础设施,夯实乡村产业振兴基础

新型基础设施是融合数字转型、智能升级、业态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针对当前乡村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困境,需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推动其与乡村产业深度结合,夯实乡村产业振兴数字基础。一是要加快部署5G网络、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推动其应用最大限度地覆盖全域,保障乡村基本数字经济可及性,满足乡村产业规模化与集聚化要求,借助“强基”为乡村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支撑,二是要加快推动水电供应、物流运输、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存储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力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水平,为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打下长远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要全面提升乡村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弥补服务短板,加大产业新基建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探索乡村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方案。

(二)构建多元保障体系,引导资源要素向下流动

人才、土地、资金是制约乡村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一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需要具备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队伍提供支撑,应做好“引凤”与“养凤”两个方面的文章;一方面,需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平台企业开展数字经济领域人才下乡活动,为当地干部群众普及数字经济相关知识,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加强干部队伍的数字技术应用与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需完善人才外部激励与内在驱动,吸引更多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投身乡村,持续强化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二是在资本要素方面,应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财政帮扶资金,联合各大金融主体发展农村数字普惠,拓宽融资渠道,缩小融资成本,优先、重点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夯实乡村产业金融基础。三是在土地要素方面,可通过“零存整贷”方式优化配置农村散地、闲置土地,合理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强化对乡村土地的管理、整改与开发,提升土地资源转化率。

(三)提升乡村小农数字素养,培育新型数字新农人

数字素养是通过数字技术掌握数字信息,并利用数字信息对农业生产生活进行改造与升级,从而具备互动交流、价值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要加强对农民的数字技术培训,与时俱进设置培训体系,用好线上线下

(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人多地少国家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终南捷径。从产业业态的视角,按照“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的理念思路,打破产业层次与价值利益链的藩篱,从而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一是促进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二是注重促进农业与交通运输、零售餐饮等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的价值创造和就业吸纳能力。三是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社会化生态农业发展,这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推动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并进一步融合工业、物流业、休闲旅游业、服务业等多元化业态,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注重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合本地特色资源环境条件推动农业多功能开发和多元价值实现。

参考文献:

[1]初金哲,佟丹丹.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动因、掣肘及其消解[J].当代农村财经,2023,(11):20-24.

[2]吴玲,朱治戎.数字经济赋能龙江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考[J].当代农村财经,2023,(11):44-49.

[3]田野,刘勤,黄进.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理——基于湖北省秭归县三个典型乡镇的案例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23,(12):36-46.

[4]王麗,滕慧君.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传导机制与实践路径[J].农业经济,2023,(08):61-62.

[5]侯方淼,李晓怡,肖慧等.数字经济赋能中国乡村林业发展:理论机制、成效分析及政策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23,36(02):1-6.

[6]冯朝睿,徐宏宇.当前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困境与突破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3(05):93-102.

[7]肖顺武,董鹏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的困境检视、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23,(05):1-12.

[8]时孜腾.数字经济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评《数字乡村:数字经济时代的农业农村发展新范式》[J].国际贸易,2022,(11):98.

[9]汪振,唐惠敏.数字下乡:乡村产业振兴的技术实践与风险规避[J].农村经济,2023,(12):53-61.

[10]李荣日,于迪扬.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逻辑理路与实现向度[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3,38(06): 653-661.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责任编辑:李政

猜你喜欢
产业振兴数字经济
关于远安县乡村产业振兴的调查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我见
论如何促进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
“两南”临夏定西脱贫攻坚与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兴旺和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产业振兴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