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爱国主义精神的种子埋进年轻一代的心中

2024-04-29 05:54杨振宇
中国共青团 2024年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

杨振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迎来重要契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共青团中央提交了《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实践教育的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实践教育,提升实践教育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那么,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落实总书记殷殷嘱托,厚植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本期围绕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中国共青团》杂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爱国”的重要性、要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中华儿女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十年之后,当我们重温这句话时,该如何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呢?

崔志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爱国主义既是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价值要求的逻辑起点,也是推动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紧密耦合的精神谱系、原始动力和生动写照。对于总书记这句话的内涵,我有三点体会。

浩瀚历史传承如一的精神谱系。爱国主义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世代延续,它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以北宋大家张载“横渠四句”为代表的历史使命感得到普遍认可。经过数千年的沉淀,特别是百年来反帝自强斗争的洗礼,爱国主义已然内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作为我国各民族之间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面旗帜,也塑造出了中国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生活方式。

百年征程风华正茂的原始动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气势恢宏的爱国主义史诗,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把历史上维系国魂的民族气节同自觉的愛国主义理想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

时代奋进不负星光的生动写照。从彭士禄等“时代楷模”,到荣获团中央表彰的优秀团员青年,他们奋力投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发展,身体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准则。其间,最感人至深的还是那片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爱国主义,已不仅仅是个人情愫,更是中华民族涓滴成海、昂扬奋进的力量源泉。

马小江:爱国作为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首要要求,是最大公约数,这个公约数,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有着几千年中华文化血脉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其他要求对涵育爱国主义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时代在变,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爱国主义,其精神内核却一直没有发生改变。网络热词在变,但不变的依然是爱国情怀。这种情怀以一种内在的精神密码与国家共繁荣,以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诠释着对国家的深沉之爱。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爱国情怀始终富有真挚情感和激昂奋进的主旋律。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捍卫祖国荣誉,用热血书写忠诚,以行动诠释担当,在时代的黑板上续写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与精神渴望。

郭晓英:是的,穿越历史,无数先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爱国主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的黄旭华……中华文明5000多年来薪火未断,“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早已成为各族人民的情感归依、思想共识,爱国主义成了中华民族精神最稳定的文化基因,它贯穿于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爱国情结在绵延不断的历史追思、情感认同中变得愈加深厚、浓郁。“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爱国主义,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中国共青团》杂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那么,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有了哪些新的内涵和外在表现?

郑长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有关规定中,我们了解到,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内涵,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把握:

从主题来看,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鲜明主题的。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永恒主题,又是为完成不同历史任务而凝聚人民力量的方式。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爱国主义也必须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而将全国人民凝聚起来。

从内容来看,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包含有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以及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两方面结构,并通过教育将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和认知有机统一起来。

从目的来看,爱国主义可以起到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以及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爱国主义可以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产生凝聚磅礴力量的巨大效应;另一方面,爱国主义可以对每一位中国人在精神和行动方面产生影响,成为推进社会团结的重要机制。

王晗:在新时代,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历史和现实进程中用实践检验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就不仅仅是对国家的热爱,还体现在对党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同时将自身的理想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才是时代赋予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的外在表现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将自己的理想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只有我们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前途和未来。

郭晓英:作为教育工作者,经常能看到一群学生听到校园里国歌声响起时,不管自己是在前往学校的路上,还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都会停下脚步面向学校行注目礼;也会不时看到小学生发现掉落的国旗,小心翼翼捡起来保存好的样子。每年国庆节,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拍摄爱国题材的小视频,拿着五星红旗的孩子们是兴奋而骄傲的。我想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在00后身上的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以法之名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爱领土、爱同胞、爱文化和爱国家,表现为人们对祖国江河大地的依恋,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热爱,对祖国主权、社会制度、国家安全等的维护。

马小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也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外在表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具有文明创造和价值构建的功能,国家认同的确立和民族精神的凝聚主要源于文化统合和价值凝聚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和更深厚的自信。因此,要深刻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必须接受、理解、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和现实都深刻表明,如果一个民族抛弃或背叛了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会因精神世界的荒芜而失去发展的可能,甚至上演历史悲剧;如果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因为阙如保护和传承而受到外部文化的冲击,也将失去其根本的灵魂和凝聚作用。我们要在传承和创新中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中国共青团》杂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青少年该如何把握时代要求,恪守责任担当呢?

郑长忠:国家和民族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因此,新时代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同样需要放在相应维度中予以把握。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应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因此,有必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既是从历史发展中走过来的,又是在现实建设中进步的。在现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才使中国摆脱了积贫积弱的状况,并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因此,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是有機统一的。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一种凝聚力量,爱国主义精神自然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内在机制。我们既要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时,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又可通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的实践和创造,沉淀为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民族精神命脉。弘扬爱国主义,就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既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

马小江:今天,资讯发达程度已经足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爱国需要我们正确把握真爱国与假爱国的本质区分,善于从中汲取有营养的正能量,养成“浩然之气”,从而涵养我们的身心,这该是爱国主义应有的警觉和意识。将自身的穷达荣辱成败与国家民族命运利益有机结合相互依存在一起,将自己的言行、意志规范在爱国主义的基本框架内,这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华儿女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崔志勇:今天的中国,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我认为,对于新时代青少年来说,尤其要注重做到思想上清晰、人格上自信、行动上坚定。

思想上清晰是前提。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党的领导是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由之路。

人格上自信是保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今年,马面裙凭借简约百搭的款型,成为年轻人的“新年战袍”;潮汕英歌舞走出国门,惊艳各国观众;等等。让人越发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需要让青少年群体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平视这个世界,凸显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

行动上坚定是关键。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要求。青少年要有一颗赤诚的心、一腔滚烫的激情,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理想和抱负熔铸在脚踏实地的发愤图强中,投身在回馈社会的暖阳里,立志以一生的真情投入、顽强奋斗来实现爱国情怀,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中国共青团》杂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新时代,我们该如何创新爱国主义教育?

郭晓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划定了各责任主体的职责任务,其中明确提出:“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须不断创新教育形式,让其更好融入课堂、融入校园文化,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和滋养。

一是厚植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写到,“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首先要了解家乡。深厚的感情必须以深刻的认识作基础。唯有对家乡知之甚深,才能爱之愈切。”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国家、自己生活的土地。我所在的单位定期举办“坪山少年说”,号召全区各中小学校学生开展采风、调研、考察,用生动有趣又富有青春气息的语言和讲述方式,述说时代变迁和生活向前向上的故事。话题围绕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创新、坪山文化等板塊,引导广大青少年讲述深圳、坪山伟大变革的故事,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强国复兴的责任担当。

二是构建党团队一体化阶梯式培养机制。整体推进党团队思想引领、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考核评价等工作,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我们学校的经验是,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立体衔接、有效贯通,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合力,促进各类育人资源深度挖掘、充分融合。建立党政领导带头讲思政课制度,大力推进思政课进校园、全覆盖。邀请书本上的先进人物及其后代走进校园,聘请彭湃烈士的孙女彭伊娜教授为“思政课特聘导师”,为全区近万名师生讲授思政课。引入社会大课堂实践教学,组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突出党史党建、科技创新、生态文明等特色,组织各学校参与“东纵精神永久传”红色路线、“绿色文明造福子孙”绿色路线、“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交融”青色路线、“感受新兴未来产业的魅力”蓝色路线4条线路10个点的实践活动。

四是推进浸润体验式活动育人。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等重要节点精心谋划、周密组织,积极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同宣誓、同讲史、同升旗、同唱歌、同研学、同种树,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发挥引领作用。

五是全面提升普法质效。印发《坪山区法治副校长履职管理实施方案》,举行“开学法治第一课”启动仪式暨法治副校长聘任仪式。各中小学开展情景式、体验式、案例式的社会法治实践活动。在宪法宣传周期间,推动宪法教育有机融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社团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手抄报、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突出宣传宪法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国家意识、规则意识。

王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能只是单纯的知识讲授和情感传输,而是要求我们在脚踏实地的实践中,真正将个人融入祖国的发展,作为高校共青团,我们要在实践育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将青年工作与思政课堂、专业课堂相链接,推进“两个课堂”深度融合、“两张成绩单”相得益彰,引导广大青年将第一课堂所知所学应用到服务国家发展、首都建设的生动实践中,通过实践深化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认同,让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洒满祖国大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坚持将实践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在志愿实践中全流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志愿服务一直是学校的金名片,也是学校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坚持用好志愿服务“大思政课”,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和育人合力,将“服务国家、服务首都、服务属地、服务校园”的理念深植师生心中,引领青年读懂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青年的故事。引导青年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最前沿,在基层治理、社区服务的“战场”,自觉把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与人民的大我之中,把个人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志愿实践来弘扬爱国主义的办法是卓有成效的,北京冬奥会需要临时紧急新增240名志愿者时,学校达成了7分钟报名400人的“信息科大志愿者速度”和全校师生齐上阵参与志愿服务保障的“信息科大力量”。

在校园文化中全过程融入爱国主义元素。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1937年以来的建校历史,就是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路“同行”的历史。作为一所拥有红色血脉、军工特色的高校,学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始终以“同行”为主线,在各类校园活动的方案设计中全过程融入爱国主义元素,多年来持续举办“与祖国同行”文化艺术节、“为祖国奔跑”校园青春跑等品牌活动,2024年更是创编大型原创主题晚会《同行》,讲述信息科大与党和国家走过的岁月,让广大青年在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全覆盖。团员活动是共青团工作宣讲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抓手,从2019年起学校以“齐升国旗,共话党史”为主题,积极开展团员青年主题教育活动,打造初心炙热、团结奋斗的共青团组织。活动覆盖全校100%团支部,坚持每天1个支部参加升旗活动,同时邀请班主任和团员代表在国旗下分享、畅谈党史和学习感想(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升旗和分享)。升国旗活动后,团支部以团课、团日活动等形式进行集体学习和实践,通过交流讨论、分享心得体会、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作对青年的塑造培养作用,引领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推动爱国主义精神入脑入心。2023年,团建项目获评北京市百强团建、北京教育系统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百篇创新案例。

崔志勇:立物易,立心难。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既要靠思想教育,还要靠实践养成,滨州市通过教育破题、团干带头、全民行动,创新组织开展“传统课、优势课、现场课”“三堂课”,让每名青少年都能感知爱国主义、领悟爱国主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教育破题,升级“传统课”。滨州市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以思政课为载体,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主动寻找课堂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契合点,按照典型性、感染性和契合性等原则,通过教师主导讲授、学生主体参与、师生互动讨论等方式,将课堂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促进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渗透到学生的具体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转化为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团干带头,用好“优势课”。滨州市地处渤海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团市委汇集红色教育场所76个,设计红色资源地图,开展沉浸式、体验式红色教育活动。同时,打造“滨州青年说”品牌,组建300人的青春宣讲团,打造AI宣讲员形象,讲好“奋斗者?正青春”的系列故事,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红孩子”,引领“好孩子”,不断增强青少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全民行动,搭建“现场课”。滨州市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各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创新实施“滨滨学堂”留守儿童关爱项目,为5124名留守儿童累计授课超8000学时;用好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实体化校外教育阵地,持续建设“红领巾学院”红色品牌;开展“大学生进社区”“返家乡”社会实践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数以万计青年积极参与。通过让青少年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感,沉浸式感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温度,有效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准度和灵活度,提升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拿出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