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节目的新发展

2024-04-29 23:26
新闻传播 2024年6期
关键词:受众

李 婷

(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13)

新闻评论是针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述评性言论的写作与发表,表达了写作者对该新闻事件的观点和看法,用以表明自己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无线电的发明与运用导致新闻在传播中出现了广播电视这一新鲜途径,对报纸媒介的文字传播造成冲击。在广播电视新闻蓬勃发展的时代,广播电视评论节目应运而生,并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突破了新闻评论依靠文字传播的单一传播途径。广播电视传播具有报纸不具备的声音画面相结合的特点,新闻评论节目实现了新闻评论在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上的新发展,开拓了新闻评论方式的新局面,越来越多的新闻节目都采用新闻评论的方式来对受众展现新闻信息。我国首档新闻评论类节目《观察与思考》以及广为人知的《焦点访谈》《新闻1+1》等经典新闻评论节目经久不衰,随着时代发展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新媒体与网络公共平台拥有更多的用户、更广的传播范围和更大的传播影响力。网络的普及和公共平台的蓬勃发展导致新闻评论的定义范围进一步扩大,只有媒体工作者可以刊发新闻评论的现象一去不复返,新闻评论的发布门槛降低,网友在新闻类视频评论区发布的新闻评论随处可见。公共媒体平台为大众提供畅所欲言的场所,导致新闻类视频的评论区中容易出现偏激言论,良莠不齐的新闻评论造成了网络舆论空前混乱。

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快餐式短视频的兴起扩大了受众的年龄范围,时长较短的新闻评论视频比长篇大论的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更能吸引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由此看来,传统的新闻评论节目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融合的趋势,采取新的发展策略,利用互联网公共平台发布新闻评论视频,更好地在受众中提高影响力。

一、融媒体时代中新闻评论节目传播环境的转变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传播方式变化

传统媒体时代,在报纸作为纸质媒介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时,最初的新闻评论一般是由职业记者针对新闻事件撰写新闻评论稿件刊登在报纸版面上,作为构成报纸的文体之一,受众只能通过购买每日的报纸才能获知新闻信息,传播能力受到制约。而后逐渐向着广播和电视方向发展,新闻评论的传播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音频传播和视频传播两种方式。电视逐渐在家家户户普及,众多新闻评论类电视节目也随之纷纷涌现,这类由主持人主持和评论新闻的电视节目进一步扩大了新闻评论的传播范围和受众范围。

新媒体时代来临,新闻信息井喷式爆发,再加之公共媒体平台的发展,对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造成冲击。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不再局限于报纸、广播和电视,新闻信息更多地通过网络这一渠道进入公众视野,公共媒体不断给广大受众提供对新闻信息进行评论的平台,更加丰富了新闻评论的传播方式。受众也能随时在网络中针对新闻事实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评论随处可见,逐渐形成新形势下的新闻评论。

现如今,网络中的新闻评论逐渐取代报纸刊登的新闻评论和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媒体平台更具即时性和便捷性,公共平台正在代替报纸和电视新闻成为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传统纸媒和电视新闻节目也都纷纷与时俱进地入驻公共媒体平台建立官方账号,在公共媒体平台上即时发布新闻信息与新闻评论。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传播乱象

新闻评论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中具有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公共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导致发表新闻评论的门槛降低,新闻评论的范畴以及传播平台有所扩大。网络普及,网民规模逐年提升,受众既能成为新闻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也能针对新闻信息发表评论,众说纷纭的新闻评论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不容小觑,受众的从众心理极易造成网络舆论的混乱,主流媒体在网络环境中容易失去舆论导向作用。

近几年,自媒体盛行,越过官方主流媒体以文字和视频的方式发布新闻信息或发表新闻评论。有些自媒体为了迎合受众、获得热度,将新闻信息断章取义地进行发布传播,更有甚者还在文案中编辑一些有负面导向意义的评论性言论。受众因为缺乏专业的新闻素养和自主思考能力,迫不及待地站队,针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性言论,更容易滋生网络暴力事件。这是有悖于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行为,如此评论与传播更是对受众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新闻信息碎片化传播的时代,虚假新闻与反转新闻并非个例,自媒体针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时,容易被热度和流量吸引,通常只看到新闻事件一个片面的角度就迫不及待地进行赞扬或者进行批判。网络受众在面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时缺乏自主声音,从众心理导致网络受众容易被舆论引导,成为心怀恶意之人手中对准无辜之人的一杆枪。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节目短视频化

融媒体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也遭受到了新媒体带来的冲击。网络、智能手机和数字电视的普及导致受众不必守在模拟电视前定时定点地收看电视新闻节目,而是可以通过网络搜索随时观看,受众拥有极大的自主选择权,新闻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导致受众接受新闻信息也更加方便快捷。新闻评论节目同样也遭到了新媒体时代的挑战,节目组在各大公共媒体平台都建立了官方账号,以文字搭配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对新闻信息和新闻评论进行发布,及时传达给受众。

近年来,短视频红极一时,依托于智能手机与移动网络发展,短视频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最热门的消遣方式,主要阵地在网络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新的传播方式给传统的新闻评论节目提供了新的思路,使用网络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只多不少,短视频成为新闻信息和新闻评论传播的流行趋势。新闻评论节目入驻网络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将新闻信息和新闻评论剪辑制作成短视频投放至平台,摆脱了在固定时间播放的限制,满足受众随时随地了解新闻信息的需求,配合文案和置顶评论功能在数目众多的网络受众中引导正向舆论。

短视频平台受众覆盖更为广阔,用户活跃度也更高,新闻评论节目顺应融媒体时代的潮流,积极开拓短视频媒介进行传播,紧紧抓住这一传播渠道焕新发展,为受众展现了新的传播思路与策略。

二、融媒体时代中新闻评论节目的新发展

(一)优化新闻评论视频的内容质量

新闻评论节目官方入驻用户流量较大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建立官方账号,将新闻评论制作成短视频进行上传发布。媒体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相同的内容重复发布在众多不同的媒介平台上,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平台面向的受众不同,在不同平台上发布不同的内容,做到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真正融合。

官方媒体最初在媒介平台发布节目内容的简单剪辑,逐渐转变为发布受众更感兴趣的选题和内容,更贴近了受众心理。但这并不表示对新闻评论的选题要刻意地去迎合受众,不能一味地追求流量至上,不能依靠猎奇新闻博眼球,应该选取受众真正关心的、与受众生活切实相关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与发布。

短视频中的评论员要用简洁生动的话语对新闻事件进行强逻辑性的分析与评论。在新媒体条件下,受众从来不会缺乏了解新闻信息的渠道,但是受众缺乏最基本的新闻素养,有时并不能分辨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容易被自媒体“带节奏”。主流媒体制作新闻评论短视频,通过评论员对新闻事件的评述,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又表达出媒体的观点和态度,引发受众的独立思考,要让受众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保证新闻评论的内容质量。

(二)加强新闻评论视频与用户互动

新闻评论节目制作成短视频进行发布立足于提供评论功能的公共媒介平台,受众突破观看的时间地点限制,可以通过在评论区留言,针对评论性短视频中的新闻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受众在短视频媒介平台中能够切实地参与到新闻传播中,在增加了受众参与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官方媒体也可以在评论区收集到受众对新闻评论视频的反馈与建议,关注并尊重广大受众的声音,实时了解受众关注的新闻种类,从而不断优化视频的内容呈现与传播。受众的优质建议会推动新闻评论视频的良性持续发展,提高新闻评论视频的传播度。受众在视频的评论区可以畅所欲言,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新闻评论员提出建议,或是评论出身边类似的事例,官方也会回复受众的评论,进行良好的互动。

除此以外,评论节目在电视直播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公共媒介平台进行同步直播,直播间功能可以和观看直播的受众实时通过评论或弹幕互动。官方能够通过大数据实时抓取受众最感兴趣的新闻消息,评论员对其进行实时评论,即时为受众答疑解惑。长此以往,新闻评论员通过与受众的互动,增强了新闻评论直播的讨论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自己的现场应变能力。

(三)培养新闻评论视频专业人才

新闻评论渠道的多样化不仅要重视视频内容的优质化发展,还要注重对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新闻评论视频的制作与发布的流程中,需要优秀的媒体人才。

新闻评论员是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档新闻评论节目,能在新闻评论节目中出镜的都是具有优秀新闻素质的评论员。优秀的新闻评论员具有专业的新闻素养:能够真实客观地叙述新闻事件,让受众迅速了解新闻脉络;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新闻事件,在此基础上再选取一个独特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述;能够条理清晰地表达积极正向的观点,对受众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新闻评论节目在培养单位内的新闻评论员的同时,也可以在制作新闻评论视频中邀请一些资深媒体人或者得到广泛关注的自媒体作为嘉宾参与其中。

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中,注定了新闻评论节目官方需要在受众群体不同的公共媒体平台上发布不同的评论视频,新闻评论视频的评论员、后期制作与文案宣传也要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不同年龄层次而做出相应的变化。受众年龄层次较低的公共媒体平台可以在内容中多用一些网络流行语言和词汇,受众年龄层次较高的则要言简意赅地将事件和观点交代清楚。通过对受众进行年龄的分类推送,既能进一步对新闻评论的人才进行培养,又能够吸引不同层次受众的广泛关注,提高新闻评论视频在受众中的影响力。

(四)增强新闻评论官方正向舆论导向作用

新闻评论通过对新闻事件进行叙述分析,进而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得出论证,针砭时弊,具有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的作用。新媒体时代,公共媒体平台为自媒体提供了便利的发布新闻信息和新闻评论的条件,受众也更多地通过网络获取新闻信息。部分自媒体为了流量和热度,对新闻信息进行断章取义式发布,罔顾新闻事实,而网络中部分受众缺乏分辨事实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容易被缺乏新闻素养的自媒体利用,成为散播虚假新闻、滋生网络暴力的一环,极大地扰乱了网络舆论环境,造成网络舆论乱象丛生。

主流媒体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官方面对此类问题时,应该与平台官方积极合作,对引战评论进行删除屏蔽,将发布虚假新闻或引战评论的自媒体进行禁言或封禁账号处理。官方账号应及时发布澄清虚假新闻的辟谣文案,在造成大规模传播前将谣言扼杀,面对片面的新闻评论时也要站出来引导网络受众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客观地看待新闻事件,优化网络舆论环境,推进网络舆论环境的良性发展。

主流媒体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官方要肩负起净化网络舆论环境的责任。网络受众基数大,网民数量逐年上升,年龄的上限和下限都在逐年增大,年龄层次跨度也较大,主流媒体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官方媒体在制作和发布新闻评论视频的时候,要注意在视频的内容以及宣传文案的内容中体现出对网络舆论积极正向的引导,发挥主流媒体和官方的舆论导向作用。

结语

媒体融合是国内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官方媒体在近几年的媒体融合中得到了新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积极改变自身的传播方式进行应对,入驻网络公共媒体平台,采取了文本与短视频相配合的方式对新闻信息和新闻评论进行即时发布,焕发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的生机,用短视频的方式进行新闻评论的传播,在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基础上更扩大了影响力,被年龄层次更广的受众群体所接受。

新闻评论理应基于全面了解新闻事实,理性发表言论,不要片面注重流量,拒绝偏激言论。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对能够引导舆论的新闻评论要求也越来越高。官方媒体应抓住网络平台传播能力强、受众覆盖面广的优势,发挥新闻专业素养,发表优质的新闻评论内容对受众进行引导。官方媒体以往发布的传统新闻评论具有强逻辑性和强评论性特点,而这类新闻评论已经不能吸引接受网络环境熏陶的广大受众,网络热词频频更新换代,经典语录层出不穷,网友也更想看到幽默风趣的新闻评论作品。

官方媒体在网络公共媒体平台发布的新闻评论视频的本质还是新闻评论,只不过是换了一种传播方式,新闻评论视频中表达的观点仍旧不能失去引导受众的思想和舆论的作用。对新闻内容客观地进行陈述,用简单容易理解的话语代替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抓取独特的角度进行新闻评论,让受众能够轻松理解视频中评论员所想表达的思想,了解到新闻事件更深层次的内涵。在新闻评论视频中一定要凸显出媒体的观点和价值,要被网络中的广大受众接受,要对受众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力,进而提高新闻评论视频在网络平台中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