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预制菜消费者行为研究

2024-04-29 10:21李嘉元
中国食品 2024年8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江苏省食品

预制菜在江苏省发展得极为迅速,市场规模已达数十亿元。业内数据显示,预制菜市场规模的增长率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探究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消费者行为对行业的影响,从而为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江苏省预制菜发展现状

预制菜行业在江苏省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具有多样化、标准化、高品质等特点。数据显示,江苏省预制菜产业规模从2019年的20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0%以上。目前,江苏省内预制菜相关企业已达近5800家,位列全国第三,好得睐、味知香、老翁蟹业、益客食品和雨润食品等知名品牌均位列百强榜单。预制菜行业的主要参与者集中在中下游产业链,分为食品生产企业和经销服务性企业两种,雨润食品等企业以食品加工制造为主,味知香等企业则以提供餐饮服务为主。

在产品质量方面,随着江苏省预制菜行业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愈加注重品质控制和安全卫生,政府部门也加大了对预制菜企业的监管力度,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消费者行为对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消费者对预制菜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一部分人因为工作繁忙、不爱下厨等原因,对预制菜偏爱有加,全面推动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有关调研显示,这类消费者在选择预制菜时,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营养和口感,这种消费行为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技术,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预制菜的需求。

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对预制菜持反对态度,认为预制菜在口感和营养上都无法与新鲜食物相比,甚至对预制菜的安全性有所担忧,担心预制菜中含有过量的防腐剂和色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

可以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预制菜行业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限制作用,这就需要预制菜企业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以实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江苏省预制菜消费者行为分析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对江苏省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频率、种类、理由和满意度等展开了研究,探讨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研究显示,每月餐饮支出在1000-2999元的消费者占比53%,此类人群大多为年轻人,他们的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作日,这是因为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简便、快捷的方式来解决饮食问题。

在购买预制菜的消费者群体中,大多数偏向于选择即热、即食类产品,倾向于线上购买,注重品牌口碑和产品营养成分。在价格方面,消费者会进行比较和权衡,愿意为高质量的预制菜支付相应的价格。

研究显示,另有23.25%的人群不了解预制菜,而且在已经了解的人群中也有20%的人群从未尝试过预制菜,由此可见,预制菜的市场认知度和普及度还有待提高。

四、江苏省预制菜行业发展建议

根据预制菜消费者行为调查结果,笔者对江苏省的预制菜企业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根据消费者行为特性优化产品与服务。消费者是预制菜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此预制菜行业必须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特性,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消费者对健康、营养和方便快捷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预制菜行业可以根据这些需求,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加大对健康、营养、快捷类预制菜的研发和生产力度,生产低脂、低糖、低盐预制菜,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预制菜行业可以与农产品种植、畜牧业养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确保预制菜原材料的质量和连续供应;还需要与餐饮业、零售业和物流业等进行合作与整合,实现快速配送、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驗,以提高预制菜行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再如,预制菜行业可以通过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开发绿色包装、快速预冷、节能烘干等一批集自动控制、精确控制于一体的实用新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精准营销,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

2.加强行业标准和监管,提升消费者信心。行业标准和监管是促进预制菜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有效规范市场秩序,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然而,目前虽然已经有了《预制菜》团体标准,但在食品安全、预制菜生产和质量管理方面仍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导致生产企业的硬件、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差异大,影响了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阻碍了行业发展。

比如,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就曝光了预制菜企业使用“糟头肉”制作梅菜扣肉的内幕。糟头肉是指猪头和躯干连接的部位,民间也多称为血脖子肉和淋巴肉,是猪肉中公认的劣质肉,价格低廉,其实并不具备太高的食用价值。据记者暗访调查,多家预制菜生产企业的车间里都堆放着大量的冷冻糟头肉,工人们把这些价格低廉的劣质糟头肉切片和梅菜一起装碗包装,之后运送至全国各地进行售卖。

为了规范预制菜行业的发展,3月2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预制菜的范围、标准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监管、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明确,特别写明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这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预制菜虽经过工业化预制,但仍属于菜肴范畴,消费者在菜肴烹制过程中一般不添加防腐剂,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二是食品添加剂“非必要不添加”“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已经逐步成为行业共识。预制菜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后处理工艺,无使用防腐剂技术必要性。

在预制菜的监管措施趋严的大背景下,江苏省的预制菜行业应该加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出台统一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和生产标准,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消费者能够买到安全放心的预制菜产品,提升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心,推动行业的发展。

3.鼓励企业创新,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创新是预制菜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能够有效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江苏省预制菜企业应加强创新研发,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产品研发能力,推动预制菜产业实现技术升级。此外,江苏省各级政府也应加大对预制菜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从制度和资金两方面给予支持,从而促进本省预制菜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这方面,上述《通知》也明确,鼓励预制菜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开展气调保鲜、精准保鲜与品质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着力解决风味衰减难题;创新非热加工、微生物控制、微胶囊包埋、营养与风味稳态化等技术工艺,减少营养成分损失,提升产品品质和口味复原度;鼓励预制菜企业使用新型产品包装材料,减少包材使用量、提升包装强度,防止食品过度包装。

4.打造预制菜企业品牌形象,提升行业影响力。品牌是预制菜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预制菜行业必须注重品牌的建设和维护。例如,可以通过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预制菜行业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预制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并接受预制菜。例如,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推广,或者通过参加各种行业展览和会议,开展系列宣传,提高品牌的曝光率和影响力。

总之,江苏省预制菜行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就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特性优化产品和服务,同时还需要加强行业标准和监管,提升消费者的信心。

尽管本研究已经得出了一些结论,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本研究并未深入探讨消费者对预制菜新产品的接受度,这对产品的成功而言至关重要;二是没有研究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是如何影响预制菜的线上销售的,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探讨。总的来说,消费者行为对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仍需进行深入研究以了解其影响。预制菜企业要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根据消费者行为优化产品结构、改变经营策略,以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李嘉元(1995-),男,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江苏省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江苏省交通图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江苏省政区图
食品造假必严惩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江苏省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