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空间视角下的博物馆室内设计探究

2024-04-30 22:39林君达
关键词:室内设计博物馆空间

林君达

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4

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方案,需要创新融合各类场景和空间元素,还可以融入部分地域性文化符号,在合理分配空间和时间资源的基础之上,对人物角色的动线和时间空间衍生视角进行对比分析。设计师需要结合不同博物馆的文化定位和叙事特点,将现实空间模型和三维空间模型进行对比,将不同设计要素之间的情感联系充分展现在设计方案和模型之中。

1 叙事空间以及叙事空间视角

在建筑以及影视领域内,叙事空间和视角主要集中在具体事件之中,人是叙事空间的重要主体,建筑空间则需要作为叙事载体出现在人的视角之中。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空间场景、事件以及活动组织都属于叙事载体,并为建筑室内空间赋予了更多情感层面上的联系[1]。建筑与叙事之间的纽带是人,特定空间场景的事件诱发因子有所差异,因此人所能够观察到的叙事空间往往与特定空间元素有关。部分色彩以及符号元素,能够从人类精神层面上唤起某个记忆点,并构造出相应的内在和外在环境。在特定建筑室内空间中,设计师需要引导观者从个性化细节和动态体系结构中发现更多人文情怀,并将艺术性十足的光线和特定物质相结合,引导观者感受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舒适空间体验。从叙事空间的视角构建语境,设计师也需要从空间载体的思维方式上理解故事和事件之间的时序特征差异,并对特定的人物行为触发机制进行解构和重组。叙事空间对应的视角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特征,因此三维空间的转译过程能够充分展现叙事语境中各类元素之间的情感联系[2]。

2 博物馆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场景空间设计

在对不同类型博物馆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合理运用场景营造氛围,间接放大特定功能空间的记忆承载效应,巧用空间的时间性构建沉浸式体验,才能够及时重构和塑造立体化的博物馆游览模式[3]。因此在对博物馆进行场景空间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室内光线的折射角,将时间痕迹融入到场景空间之中,激发游览者的深层次记忆,将刻在基因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实空间相对应。在对特定博物馆展示空间进行场景化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特定地域性文化元素和时间节点,将停留在过去时间点的游览体验逐步放大,还可以间接影响到游览者在场景空间之中的情感和感官体验。博物馆的场景空间设计方案和效果,需要在保护珍贵文物和历史遗迹的基础之上,需要将更多细节和场景局部区域进行视觉化放大,还可以结合双面镜等特殊道具,构造沉浸式的游览体验形式。部分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方案还可以在场景空间设计模式中凸显出珍贵历史文物上的独特时间痕迹和故事事件等内容[4]。

2.2 环境设计

在对博物馆室内空间进行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合理运用独特的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方法,有效分割空间区域,将透视错觉以及光影反射等技术手段运用在环境适应性设计模型之中。部分设计师在运用BIM技术平台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会将不同物质构件进行科学组织,逐步增强历史文物遗迹以及艺术品周边空间的视觉延伸效果[5]。很多中小型博物馆会将展览空间的环境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将展览主体置于中心位置上,主体和形式之间的协调性非常关键,还需要对展览互动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将不同空间环境的布局和流线进行科学规划。在众多博物馆的环境设计方案中,很多陈设品和展览动线都是非常关键的时空演化模型构建元素,还需要对比分析特定物质在展览环境中的适应性指标,对较为昏暗的展览空间进行区域化分割,逐步增强游览者在特定展览环境中的视觉体验。

2.3 装饰设计

在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中,装饰设计方案需要涵盖品质定位、精神定位以及形象塑造定位等基本内容,因此需要从文化特色层面、社会生活层面以及传统创新层面进行立体化展现。因此装饰设计方案需要合理分配装饰风格和展览风格,并将空间和形体的张力进行有机融合。很多历史以及艺术类博物馆,都能够从主题墙、指示牌、托架、照明装饰品等设计要素入手,逐步强化视觉效应。但是很多博物馆内部空间的各项功能错综复杂,主题之间的衔接性非常关键,大部分装饰物品都不能喧宾夺主,更需要烘托展览物品和特定故事情节等展出主题。部分地方博物馆中的地域性文化元素数量和类型都比较多,此时需要将不同尺寸规格的装饰物品合理陈列在展览空间和通道之中,逐步形成递进式的博物馆空间环境和游览氛围。大部分室内装饰设计效果和主题展区风格基本是相似的,但是设计师可以从更多细节元素和文化符号入手,将外部和内部装饰空间通道进行有效对接,保障游览者能够深层次感受博物馆的各项文化和艺术特性。

3 博物馆室内设计中的叙事空间

3.1 参观者的需求变化

在对博物馆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多个视角和空间维度的相关性非常显著,因此需要及时构建叙事空间的设计视角,将时间空间以及人物事件四项基本叙事要素的社会性、历史性特征进行抽象化表征处理。设计师需要根据参观者的需求变化趋势,加工特定的功能场所,例如室内景观以及建筑设计要素,逐步生成立体化的叙事空间视角,并对其理论概念、空间结构、设计手法以及价值观进行全面展现。很多博物馆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元素不可或缺,因此设计师需要依据参观者的需求变化趋势,构造时间和空间叙事视角,合理运用展陈设计要素吸引参观者,还需要将数字化创意设计方案融入到特定场景空间和主题墙通道等区域中。参观者的需求变化,往往象征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关键转折点,区别于外地游客,本地游客的参观需求更倾向于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外地游客的需求更倾向于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等内容。根据不同参观群体的需求变化情况,设计师需要构造与现实空间有较多共同点的想象空间,将博物馆作为城市的关键叙事空间。

3.2 国内博物馆的现状

我国各个地区的博物馆普遍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其地域性文化元素更加显著,还能够将特定展览现场与叙事内容等设计要素实现有效适配,充分展现我国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能够进一步突出我国众多历史文物的艺术性和人文性等展览特征。很多城市中的博物馆都有其特定展览主题,还能够对应当地方志馆和其他历史文化研究机构中的文献资料,强化博物馆内部各类功能空间的陈设等功能,需要将创新和互动性元素融入到博物馆空间设计效果之中。国内部分博物馆能够创新引入较多计算机和智能信息技术,逐步凸显不同展陈物品的艺术文化内涵,游览者能够从不同的叙事空间视角和艺术文化赏析角度构建想象空间,并与现实空间进行对比。我国一二线城市中的博物馆创新发展速度非常快,还能够在创新融合各项新技术和文创产品的基础之上,逐步展现叙事空间的多样性和视觉冲击效应等特点。但是偏远地区的博物馆并未完成现代化改造目标,因此部分展品的陈设设计和装饰设计效果并不突出。

3.3 叙事空间的表达优势

不同地区的博物馆,其叙事空间的视觉表达优势有一定差异,主要源于众多中外驰名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因此部分城市博物馆中的叙事空间概念化定位效果并不突出。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时间和空间关系,是叙事学体系的重点,我国城市博物馆中的叙事空间以及室内设计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博物馆的室内设计,需要呈现不同主题的叙事空间轨迹,因此在更新空间特色主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人在空间中的主体性作用。部分叙事空间的表达优势,主要集中在叙事内容、细节、元素以及氛围之中,并且需要依托于具体展览和陈设空间,深度描述特定历史文化事件之间的时间空间关系。叙事空间的表达优势,可以从对比强烈的明暗变化入手,将声音颜色和触感融为一体,从参观者的情感体验层面进行适度加强和削弱。特定叙事空间的视觉和感觉表达优势,需要依托于特定的展陈媒介和展陈方式,并需要将城市博物馆的地域性文化内涵和思想精神依托在叙事空间场景的转换模式之中。

4 基于叙事空间视角的博物馆室内设计要点

4.1 游览体验的多样化设计

基于叙事空间视角的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需要将参观者的游览体验进行多样化设计,结合展陈空间的时间性特点,构建差异化的沉浸式体验模式。尤其在特定主题墙的引导之下,很多展陈物品对应的现实-想象空间元素有一定共通之处,但是需要客观考量思维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在叙事空间视角中,不同故事线中时间空间元素的先后顺序因人而异,因此设计师可以从关联性情节入手进行叙事和时空描述。很多叙事空间与特定人群的行为习惯相关联,因此需要从视觉和思维逻辑等层面进行深化设计,还需要对交互节点进行合理部署。博物馆室内设计的叙事空间视角,需要将不同故事线的起承转合效应映射到想象空间之中,并在现实空间中合理布设展品和交互节点。本地和外地游客对特定博物馆叙事空间的视觉体验效果有一定差异,其整体游览体验更倾向于精神层面,还需要在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基础之上,满足差异化的游览需求。

4.2 人文艺术的感性化设计

基于叙事空间视角的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需要呈现人文艺术的感性化设计效果,并需要对比分析不同空间和场景的功能差异,将特定形式感和叙事手法进行有效融合。尤其在集中描绘政治和历史事件的过程中,部分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的文化倾向性有一定差异,因此更需要从全面的叙事空间视角展现特定历史时期和现实空间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和差别。基于人文和艺术性特征的感性化设计方案,需要将学习功能和教育功能融为一体,并对场景空间的线条和光影效应进行对比分析。部分历史和文化博物馆中的展陈物品,都有其独特的展陈主题,因此需要在打造叙事空间的过程,从还原故事和场景等立意角度入手,合理延伸部分历史文化元素和思想内涵。很多地区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其展陈空间数量较多,故事线更加丰富具有地域性内涵,因此叙事空间的时空转换机制非常关键,设计师则需要重点凸显以人为本的特定社会环境变迁与创新发展特征。

4.3 自然科学的创新化设计

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和艺术展览馆,都需要基于叙事空间的设计视角,将自然科学技术融入到创新设计方案和模型之中,并将其展陈形式和方法手段进行立体化设计和节能设计,尽量减少环境资源浪费等问题。基于自然科学的创新化设计方案,需要将不同展陈空间中的展览物品和主题进行匹配,将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在虚拟叙事空间之中。全息技术与8K摄像机的出现,能够对博物馆内的空间进行记录,而后使用5G技术再现博物馆内的空间,使参观者可在其他地点观看传输内容。博物馆的数字云空间,能够将众多自然科学技术实现有机融合,并将互联网技术平台作为主要宣发渠道,合理运用融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对不同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进行分类展陈,还能够及时拉近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部分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方案,能够创新融合多项自然科学技术,并对人机交互界面和叙事空间视角进行虚拟化转换,逐步凸显人在叙事空间之中的主体性特征。

4.4 强化游览者动线的空间设计

基于叙事空间视角的博物馆室内设计,需要逐步强化游览者动线,并对叙事内容、叙事形式以及辅助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很多历史文化以及艺术类博物馆,都会将展陈媒介界定在展览以及活动之中,因此需要对特定叙事元素进行合理分类,设计师需要从较多细节叙事方法入手,逐步凸显特定历史文化元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并在构建沉浸式体验空间的过程中,将游览者的不同动线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很多博物馆中的室内设计方案,更倾向于数字化和多媒体展览形式,因此需要对叙事特点进行合理分类,构造差异化的叙事氛围。强化游览者动线的空间设计,需要对不同展陈空间之间的视觉转换机制和隔离介质进行科学设计和系统规划,将不同展陈物品作为激发故事线的关键节点。部分博物馆室内空间之间的黏性并不突出,因此在强化游览者动线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参观者的需求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不同故事线的叙事空间视觉效应差异,逐步提升游览者的全感官体验。

4.5 渗透地域性元素的展览设计

基于叙事空间的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需要融入一系列渗透地域性元素的展览设计要素,并将叙事细节与特定的展陈物品适配,例如青铜器、书法绘画等不同文物,都能够充分展现该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繁茂程度。渗透地域性元素的展览设计,需要进一步强化展陈空间与游览者之间的互动性和情感交融性,因此室内设计方案还需要运用更多叙事细节元素,例如图案纹样以及档案资料等内容,重点凸显叙事空间中的时空差异特征。不同的文物可以对应不同的叙事故事线,还可以将部分网络文学小说中对某些文物的描述运用在展览陈设平台之中,引导游览者发现更多叙事细节,将博物馆不同展览空间的时间节点进行有序串联。渗透地域性元素的展览设计,需要将博物馆功能空间和叙事节点实现有效融合。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叙事空间视角的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需要重点呈现时间、空间与人物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还需要以游览者为主体,构造沉浸式的现实-想象空间,但是需要对具体的展陈媒介和叙事内容进行详细设计,并逐步凸显地域性文化元素和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博物馆空间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空间是什么?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创享空间
博物馆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QQ空间那点事